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2021-06-25 09:26:22)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军事

情感

分类: 但斌观点
@但斌:#穿越记忆的河流# 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黄经耀同志(1915-2005),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家里祖祖辈辈以务农为生,耕种的土地多半是次土地,每年除了交租外,所剩不多。家有父母、兄弟、姐妹共八口人。家里的兄弟姐妹从小就参加劳动。两个姐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嫁了。哥哥没有上过学,帮助父亲耕种田地,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黄经耀7岁时,在本地念私塾,学费是每学期交两块大洋。念了两年私塾,除了认识些字,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第三年,村里流行疟疾病,影响学习,加之家庭生括困难,就辍学了。此后就做家务,放牛割草、拾粪积肥、上山砍柴、挑水送饭等活都由他担当,农忙时还要到地里干活,经年累月一直干到了16岁。
1931年初夏,刚满16岁的他和村子里几个少先队员一起去山岗上放牛割草时,议论起自己苦难的童年,看到当时的革命群众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又看到周围有许多青壮年都去参加红军,打白狗子,打反动派。于是,大伙凑在一起,商量怎么去参军。大人们总说年纪还小,总不让他去参军。“可是,不参加红军去打白狗子、打发反动派,还算什么少先队员。”黄经耀说。父母勉强同意后,第二天,他们几个人就直接跑到桥头、上堡找到红3军第7师部队,请求部队接收他们,就这样黄经耀同志开始参军了。在军队中黄经耀同志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为军队和地方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备注:收到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张李长书记发给我的黄经耀将军参军故事。保留于此留个纪念!#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穿越记忆的河流#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黄经耀同志参军故事


//@令狐盈盈1166: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陈毅任政治委员。第七师师长是陈伯钧,政治委员李涛。看到这照片,感觉历史活了[赞]//@子在川上日日日日: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同志是湖南湘乡人,与曾文正公、陈赓大将一样,是我们湘乡人的骄傲。毛主席曾有诗赞曰:"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是毛主席诗词中出现过的唯二的两位战将之一,另一位是彭大将军。只可惜黄公略同志在革命中过早的牺牲,但红三军的优良传统可见一斑//@多多队长:但总,桥头是我老家,从小就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没有黄将军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作揖]

//@李厥宝1:今天听抗美援朝全史,听到血战砥平里,有黄经耀将军[good][good][good]@但斌:回复@李厥宝1:第三张照片就是他在抗美援朝的朝鲜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