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这本书,给你一个养猪大王的真实故事
(2020-03-10 00:10:40)
标签:
财经 |
这本书,给你一个养猪大王的真实故事
Original
南阳名人研究 伏牛情缘
2019-11-14、
“猪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面对付出珍贵的生命,它没有渴求生命的长度,没有计较自己吃了多少,依然是乐呵呵地、快快地生长。
“猪的一生,是充满哲理的一生。当人们还在对生命闵思苦索,对名利难以取舍的时候,猪却简简单单、明明白白,用生命做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的真谛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能给社会和他人奉献多少。
“今天,我们不再犹豫,不再把珍贵的时间耗费在对人生价值的讨论上,而是坚定信念,像猪一样少算计,多奉献,创造价值!”
——摘自秦英林《拜猪文》
序曲 神奇的牧原
2019年,中华民族传统“猪年”春节尚未到来,一则重磅消息在互联网迅速蹿红:河南内乡,中国第二个“千万级巨头”企业在这里诞生!
一时间,舆论澎湃,评论、留言迅速霸屏。消息经媒体广泛传播后,有网友在微信留言:业精于“秦”,永不满“猪”!
这个“千万级巨头”企业,指的就是注册地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牧原集团。而这“八个字”,则是对牧原集团掌舵人、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的激情褒扬。
秦英林,高高的个头,迈步矫健,不胖不瘦的身材颇显精干,眉宇间精神充沛。与他聊天,敏捷的思维如同琴键上跳跃的音符,稍不留神,就被他灵动活跃的思维弄得不知所措。
从当初的“个体户”养殖,到如今燎原大半个中国的企业版图,秦英林用27年的不懈奋斗,创造了一个“惊天”神话。1992年,他从22头猪养起;2019年春节过后,牧原股份总市值连闯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三大关口,稳坐河南上市公司“头把交椅”。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当天,总市值达1111亿元,比2014年1月登陆资本市场时的58亿元增长19倍;而在2018年底,牧原股份就已成为近三年来A股市值增幅全国排名第四的上市公司。
奇迹,真的是奇迹!面对牧原的“几何式”增长,人们无不竖指赞叹。
一串串数字,见证着一个痴心养猪企业的豪情跨越。秦英林,这位农民的儿子,这位曾经体制内的大学生,在中国养猪业落后的情况下,扬起了生猪养殖业的深海波澜,在“三农”的广阔疆场上,创造出了中国养猪业的美丽神话。
这里,也是秦英林梦想启航的港湾。在辞职回乡之前,他和他的妻子大学毕业后都被分配在南阳市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南阳,是一个拥有超千万人口、全国最大的地级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偏远山区的农村青年而言,这里是多少人向往的殿堂。但秦英林不安于让自己在这里过四平八稳的日子,他也没有做官的梦想,他一天到晚想着的就是自己中学时代的养猪梦,他要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养好猪、多养猪,建设中国养猪强国,为百姓过上好日子做贡献。
秦英林难以忘却那艰难的岁月,他的父母靠喂猪获得生计,供养姊妹几个上学。但每一次遇上猪瘟传染,一家人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上高中时,父亲饲养的几头猪又一次因疫病而死掉了。秦英林听说后,心里比针扎还难受,他把被子一卷,课本一收拾,就离开学校回家了,他不想再上学了。他要帮助父母养好猪,来改变家庭的贫穷落后状况。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啊?不好好读书咋能养好猪啊?”
“赶快回学校吧!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学更多的知识,你才能养好猪啊!”
就这样,在母亲的劝说下,秦英林又返回学校。自此,读好书,上大学,养好猪,帮助父母和乡邻们过好生活,建设中国养猪强国,成了秦英林越来越清晰的梦想。
当年考大学,按照秦英林的分数完全可以上所更好的大学,但他背负着的养猪梦让他说服自己:必须上农业大学,学与养猪有关的专业!他如愿以偿地被河南农业大学录取,读了畜牧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发奋学习,常常是提前完成规定课程,然后把自己一天到晚关在学校图书室里,学习与生猪养殖有关的专业知识。每年放暑假,他不乘公交车回家,而是借辆自行车,沿路寻找养殖户搞调查研究,为人家提供养殖服务。开学前,再提前几天骑上自行车,边实习、边服务、边返校。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南阳市内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但他在这里却度日如年。因为他心底里有一个养猪梦,他怕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被耽误了。
当秦英林辞职丢掉“铁饭碗”回到家乡,世俗的偏见让街坊邻居投来异样的目光。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铁饭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啊。
尽管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心里有“梦”,但一贫如洗的家庭,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大学生,端上了“铁饭碗”,岂有无缘无故再回来当农民的道理啊?父母不厌其烦地诱导他,想让他再回到大城市,但秦英林像吃定了秤砣,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在父母姊妹和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秦英林借来了2万多元,在村子里租赁土地,拉电线、打机井、建饲料库……盖起了养猪场。因为没有钱,首批只投养了22头小猪仔。艰难的创业历程就这样开始了。
在老家建起的这个场子尽管不大,养的猪尽管也不多,但秦英林养猪的梦想就此起航,他和妻子都很踏实、很幸福。
秦英林善于学习,除了养猪方面的,还有建筑等方面的,所以,这里的猪舍、粮仓、饲料仓储等建筑都是按照他自己的设计建起来的,为此节省了不少开支。
刚开始那些年,秦英林外出参观猪舍身上总装着一把卷尺,看到一些自己感觉有用的地方,他就会掏出卷尺量一量,记下尺寸,用在自己的工程建设中。这也为他日后的筒子楼和如今别具一格的总部双子楼、金字塔和员工公寓设计,打下了深厚基础。
27年过去了,如今秦英林原始创业的这些建筑依然保存着当初的风貌,并继续发挥着价值创造作用,唯一变化了的是他当年栽植在自己养殖场办公楼前的石榴树、橘子树等已长得枝繁叶茂,每到收获季节,累累果实缀满枝头。
在这里,秦英林发挥出大学生养猪“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水平”、“不一样的收益”。很快,一个名叫“早期隔离断奶”的技术就在这里诞生,在提升仔猪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等方面发挥出突出效用,在全国养猪界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这项“早期隔离断奶”技术至今仍然是他企业的“内核”。
在这里——
秦英林连续创造出了中国养猪业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让中国、也让世界投来关注的目光,吸引着美国、丹麦等养猪发达国家的学者前来参观、考察。
在这里——
秦英林成为中国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向往的楷模。1999年,秦英林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紧接着,又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
在这里——
秦英林迈开了开放发展的步伐,让牧原集团走出了小山村,走出了内乡县,走出了南阳市,走出了河南省,走向了全国。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区)拥有下属公司120余家、员工30000多人、固定资产450亿元,在当今社会财富“风水轮流转”的现实下,秦英林、钱瑛夫妇已连续5年稳坐“河南首富”宝座。
从农民的儿子到大学生、国家干部,从国家干部又到农民、企业家,从企业家到“河南首富”、全国人大代表,并获得象征着责任和担当的国家一项项崇高荣誉,秦英林的养猪梦想伴随着自己的艰难创业,伴随着承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秦英林实现了成功。而成功的背后,蕴藏着的是秦英林那卓越品质的力量。
第三章:把脉时代,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一种果敢的品质。小成功来于勤奋,大成功成于胸怀。只有心怀大格局的人,才能洞察世事,顺势而为。
从秦英林的企业名字,就可以略见一斑——牧原,“牧野千里”,一个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名字,一个勇于面向未来而气势恢宏的名字。
实际上,秦英林的企业,起初也就是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众多的个体户一样的“小门店”而已。而秦英林之所以把企业的名字定为牧原,体现出的是他“大气磅礴”“不落俗套”的气魄和追求。如今,牧原集团这家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牧企业,不但真的已拥有了“牧野千里”的发展格局和气派,而且真的是让猪也“飞”了起来。
就在2014年1月28日,当“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敲响登陆资本市场的钟声后,秦英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各位股东,登上深圳莲花山顶,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向邓小平塑像举行了庄重的瞻仰仪式。此时此刻,秦英林登高望远,望着当年的小渔村,也思考着自己的一路创业,思绪万千……
秦英林深知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掌声。而中国的养猪业刚刚起步,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劳动。
秦英林的梦想不是“小打小闹”,他知道,只在自己家门口这个山旮旯里养猪是养不出多大名堂的。因此,在家门口养猪成功后,他就决定走出自己所在的村镇,面向内乡全县布局养殖产业规模。
1997年,他选址县内灌涨镇水田村开建规模化养殖场。这里尽管也是一个偏僻落后甚或是荒凉的地方,但翻过一道岭就是312国道,距内乡县城只有几公里,出行也很方便,所以秦英林就决定把当时的企业总部也一同建在这里。
秦英林把之前在自家门口村子里的创业成为“第一次创业”,而把走出家门口、面向全县的发展称之为“第二次创业”。“第二次创业”之难不亚于第一次创业。秦英林经常是开着桑塔纳轿车四处借钱,“挖东墙、补西墙”。
你是一棵伟岸的胡杨!
用顽强的意志,
谱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歌唱;
用平和的心态,
享受雨露阳光。
你为大地添彩,
不屈的信念与日月同辉,
绘就生命的华章!
生,一千年不死!
死,一千年不倒!
倒,一千年不朽!
这就是不朽的胡杨!
这是秦英林2008年8月14日凌晨4时写下的诗歌,无论当时他是怎样的心境,但我们绝对愿意把那一棵棵胡杨视为他本人的形象——不屈不挠,勇敢坚强,平和乐观,屹立不倒。
秦英林,其实就是一棵伟岸的胡杨!
秦英林对胡杨的深情礼赞,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人生的思考。
这是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信念,这是一种品质,这是一种力量!正是这一切,才孕育出了响彻华夏的“牧原现象”。
责任和担当是一种文化,守诺和良心是一种文化,舍弃和奉献是一种文化,上善若水是一种文化,厚德载物是一种文化,大道无形、大音希声更是一种文化……秦英林倡导的牧原核心文化理念,培育出了大格局、大胸怀、大气场的牧原人,赢得了社会,赢得了事业,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光芒万丈的成功!
文化是永恒的,品格是坚韧的。秦英林是个大智慧者,他知道只有用文化和品格武装起来的团队才能传承牧原大业,所以,他孜孜不倦地涵养一棵文化大树,去支撑着牧原越来越雄壮、越宏伟的事业。
一个企业家无论挣钱再多,如果境界上不去,只能叫有钱人,不能叫企业家,更不是人民心中的企业家。像秦英林这样的企业家,事业做得越大越好,挣的钱越多越好,因为他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眼中有温情,胸中有大爱!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牧原,一个越来越传之久远的名字,正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大舞台的步伐,直挂云帆,沧海远航——
据2019年2月26日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消息:牧原股份秦英林、钱瑛夫妇以420亿元的财富再次位居河南首富,也是唯一入围全球TOP500的河南富豪,排在全球榜单第293位。
春雷初响,喜讯频发——
2月15日,秦英林兑现承诺,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亿元人民币股票,资助西湖大学及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筹建和发展!
3月1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出资3亿元在内乡县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生猪屠宰、分割和肉产品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在河南省正阳县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项目;分别出资2000万元在江苏省新沂市、山东省平原县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省新沂市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山东平原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3月2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回到内乡县马山口镇履职调研,他现场决定设立4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表示在继续做好脱贫攻坚的同时,立足产业振兴,在这里开启乡村振兴的试点建设!
……
一个个重磅消息,一条条惊人喜讯,一种种无畏担当,正伴随着这个“猪年”的春天,在沃野大地上铺展开秦英林和他的牧原事业的壮丽画卷!(作于2019年初春)
据《南阳名人研究·企业家卷》作者
徐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