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我们认为仅凭“新基建”撑不起稳增长的大旗?|国君总量
(2020-03-06 23:27:46)
标签:
财经 |
为什么我们认为仅凭“新基建”撑不起稳增长的大旗? |
国君总量
原创 国泰君安总量团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今天
近期,“新基建”被高层频繁点名。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细化工作,指出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0天内,中央级别的政府会议4次提及“新基建”,频率可谓史无前例。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那么,究竟什么可以被纳入新基建的范畴?2020年开年再次被高层频频提及的“新基建”和之前有何不同?仅凭“新基建”一己之力,能否撑起2020年经济稳增长的大旗?
我们整合了国泰君安策略团队之前对新基建概念的分析,以及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对近期政策的最新点评,希望能让读者对这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凡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都需要从国家层面考虑,由政府主导推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因此,我们也将从这个角度去看新兴产业发展背后的新基建落脚方向。
无论是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是系统信息安全等,接下来若干年的发展都需要建立更为便利的信息运用上,这就包括了信息采集、存储、传输、计算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企业上云,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储备,以及传输流畅等方面给予支持,才能更好促进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则需要在数据采集,计算,系统集成等方面配套完善。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次的新基建看作为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主要包括新一轮的网络建设,如光纤宽带、窄带物联网(NB-IoT)、5G、IPv6,北斗等,数据信息的相关服务,如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以及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保障等。
1、新一轮的网络建设
满足新经济的配套网络需要提供更多的入口,更快速的通信,和更智能化的连接,才能成为今后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助推我国成为网络大国。
已出台三年规划的新兴产业政策和各地提到的信息基建方向中,网络基础建设主要包含了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第五代移动通信(5G),窄带物联网(NB-IoT)和北斗导航四大细分方向。
其中,IPv6属于网络升级,北斗和NB-IoT属于推广建设,而5G则是未来布局方向。
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计划到2020年建成35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其中,5G网络是重中之重。
由于5G网络具备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点,其所支持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将带动VR/AR、高清视频、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多个新兴产业的运用,因此是全球布局未来创新经济的重要基础。
相关产业随着5G成熟度提升而大幅增加
数据来源:HIS《5G经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目前我国5G行业已进入正式商用阶段。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预测,之后五年5G将直接拉动智能网联汽车1.3亿辆,物联网连接数累计达124.5亿,以及VR/AR设备出货量共2356.2万台。
2019-2027年国内5G投资图谱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需求提振大数据中心建设
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
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10-15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除了集中式的数据中心区域发展以外,国家层面也将在重点行业推进大数据平台,如信用、政务、工业、农业等。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推进使得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同样的还有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推进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一直是重点。
因此,从平台来看,与国家今后发展重心相关的产业未来有望率先实现大数据平台服务;而在未来数据大量产生和使用的背景下,各地对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旺盛,能凭借低成本成为区域中心,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建设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国泰君安产业研究中心去年底发布的报告《IDC峰会纪实:资本浪潮下的数字基建》中指出,从下游需求的角度来说,未来三到五年会是数据中心建设的爆发期。
运营商认为,数据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可分为客户需求和战略规划两个维度,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省级的核心数据中心、地市级的城域级的边缘数据中心、指定区域进行相关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四个层级。
第三方IDC服务商认为,第一方面,目前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就是北上广深杭,数据中心的需求被云计算厂商的主导,未来一段时间行业增长主要是因为企业上云等行为的驱动。第二方面,成本、集中化管理以及规模的角度来说带来的新的需求,二、三线城市实际建设的数据中心规模会远大于一线城市。
3、信息和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新经济的关键防线。在建立数字强国、网络强国的路上,如何保障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一直是关键。
根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8)》显示,我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同比增长20%,且受境外安全风险影响的程度正在提升。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促使需求提升,国家也陆续出台各项政策鼓励产业发展。在顶层立法,政企协作的共同推进下,作为数字产业基础的网络安全将有望迎来爆发成长期。
网络安全每年新增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网络安全产业地图》,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宏观:新版“4万亿”?新基建?29省(市)两会的线索》《策略:新基建,助推经济结构新貌》及公开资料,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花长春(分析师) 证书编号
S0880518110004
张
捷(分析师) 证书编号
S0880517050006
李少君(分析师) 证书编号
S0880517030001
前一篇:转载:我们为什么低估了特斯拉
后一篇:美股的下跌空间不会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