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7年前的微信带来的启示

(2018-05-28 19:33:54)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
7年前的微信带来的启示

原创: 叶盛 叶盛的读书笔记  今天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7年前关于微信的评论,看完感触颇深》,里面大多内容是对微信功能吐槽,觉得微信没啥用。画面如下:



微信的崛起是过去10年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1、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是十几年一遇的大机会,一定能够孕育出伟大的商业模式。在PC机时代,是不可能有一款社交软件颠覆掉QQ的。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时代是给了颠覆QQ的机会和可能的。

在国外,类似微信的WhatsApp,Line都是创业团队做起来的。WhatsApp更是以190亿美元被Facebook收购。而在国内也是,腾讯最终也是独立团队做起来的微信,而不是靠原有QQ产品转型成功的。

2、初始产品的功能往往是不完善的,最重要的是迭代进化。微信如此,它早期最大的竞争对手米聊也是如此。产品的迭代进化会让许多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

3、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新事物的发展。要多看新事物带来的独特价值,不要总盯着负面的东西觉得毫无用处。譬如现在谈起区块链就觉得全是泡沫,一棒子打死也是和评论里面一样的心态。

4、时机至关重要。微信网络效应极强,用户黏性极高,行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一旦用户数量突破临界点,追赶者没有逆袭机会。因此,颠覆的窗口期非常短。

据媒体报道,当时雷军判断QQ是基于PC端的产品,转型不易。做米聊就是与腾讯赌时间差。如果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胜率是50%,如果腾讯两三个月就有反应,米聊应该100%会死掉。

而实际上,米聊上市后的40多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就推出来了。腾讯留给米聊的时间窗口非常短,米聊根本无法完成产品、用户的积累。

到2011年6月微信日新增用户已到20万,米聊胜出的机会已经很小。到了2011年底,微信的胜利已是显然的事实。而到了2012年2月25日,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亿人,胜利已经无可置疑。

5、洞察力甚至是想象力,在转折关头比信息更重要。同期腾讯股价反应很有趣:从2011年初的40元下跌到2011年底的26元。此时正好是微信的胜利已经基本确立的时候。

至于股价下跌大概是由于腾讯当期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到仅有10%多吧。此后股价大幅反弹后在40多元波动一年多。直到2013年4月之后,才迎来真正的爆发。



资本市场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投资人去思考研究微信的价值。传统研究往往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像微信这种全新的产品,短时间内又没有商业变现方式,是非常考验投资人眼光,甚至是想象力的。

曾经给马化腾造成极大麻烦的周鸿祎也许是最早意识到微信价值的人之一。在2012年的一次峰会上,周鸿祎说:“在今天中国这么多互联网公司里,只有伟大的腾讯公司、尊敬的马总拿到了‘船票’,其他人都还在琢磨。”马总则谦虚地说,腾讯拿到的是一张“站台票”,“我们进去了,但竞争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没有坐下来的资格”。

6、想起了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注:部分内容引用《腾讯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