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嘉禾:纪念A股一个消失的指数:下跌幅度99% 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2017-06-12 20:28:34)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财经

纪念A股一个消失的指数:下跌幅度99% 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2017-06-12 来源: 中国基金报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612/6C033831076339A94188D16C0639E3C4C97CE494_size49_w886_h580.jpeg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TITLE="陈嘉禾:纪念A股一个消失的指数:下跌幅度99% 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

 

来源:证券时报,作者:陈嘉禾,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原标题:纪念一个消失了的指数,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华尔街见闻立场。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天下之事从来分合无常,盛衰不定。最近,笔者发现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指数——发布近20年后宣布不再更新。想到这样有意义的指数以后无法再查阅、无法再提醒投资者们应当如何投资,惋惜之余,打算写一篇小文以滋纪念。

这个指数就是申万活跃股指数,代码801862。该指数基期设定于1999年12月31日,起始点位1000点。根据公告,自2017年1月20日收盘后,该指数不再更新。

活跃股指数编制的意义,就是假设投资者一直投资A股市场最活跃的股票,最终看看能取得怎样的回报。其基本编制规则,是选取周换手率最高的前100家公司,计算其涨跌幅,然后每周轮换股票。也就是说,假设投资者一直买入交易最活跃的100个股票,并按周更新。

结果,这个指数在发布18年以后的2017年1月20日,报收于10.11点。是的,你没看错,从1000点跌到10.11点、而不是1011点,下跌幅度99%。而且,这还没考虑调仓中可能产生的冲击成本和交易费用。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612/1FFB4DA3240689E0F264BD2E8C351D0E2608654B_size42_w1274_h586.jpeg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TITLE="陈嘉禾:纪念A股一个消失的指数:下跌幅度99% 亏的几乎一分钱不剩" />

 

所以,如果有这样一个投资者,18年间孜孜不倦持续买入A股交易最活跃的股票,那么他可以亏得几乎一分钱不剩。这就是申万活跃股指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其实,这个活跃股指数属于申万风格指数族,风格指数包含了其它风格的指数。从其它指数来看,从1999年12月31日的1000点至今,表现最好的是低价股指数,2017年6月9日(下同)收于9175点,其次则是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指数,分别收于6671点和6305点。表现最差的恰恰是高市盈率指数、高市净率指数,分别收于1036点和1314点。当然,如果活跃股指数还在的话,那么它会妥妥的以10点左右,排在倒数第一。

这样的分布几乎完美展示了价值投资的魅力,以及不按价值投资所带来的问题。从1999年12月31日到2017年6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从1366点上涨到3158点,涨幅131%,而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指数分别涨了567%和630%。

而且,大凡懂得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一定会知道,只看市盈率和市净率做价值投资,那基本只能算摸到了个门。价值投资的殿堂里奥妙无数,又怎是两个估值指标所能讲得明白。

当然,同期低价股指数的突兀表现,让人仍然对在A股市场“炒”股票、而不是“投资”股票有所遐想。毕竟,投资只看股价,大多和价值投资无关,可这个指数在所有风格指数里却表现最好。至于这到底是由于指数编制没有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停牌、新股持续上涨等,还是因为当前正好低价股热门,或是因为A股就是适合低价股投资,又是一件需要深入研究、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研究活跃股指数,仔细拆开看,追热点、找活跃的股票投资,取得的回报不光总体差,几乎每年都差。笔者比较从2000年到2017年的18年中(截至2017年1月20日),这个指数每年表现和当年上证综合指数表现对比,结果发现,18年中,有17年这个指数表现的比上证综合指数差,只有2010年略好,当年战胜上证综合指数区区1.6%。

那么,为什么按股票活跃度表现去投资,业绩能这么差?因为指数的编制并不包含交易点差和交易费率,所以频繁交易并不是导致指数惨淡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会导致投资者实际交易的时候赔得更多)。想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大凡热门,那么多半遭人追捧、价格虚高,在此时买入,接盘吃亏的概率也就大,长期自然就亏损严重。

可惜,如此有教育意义的指数,以后却再也看不到了。投资者遏制不住自己的从众欲望、想跟风短炒的时候,也再难看到如此炒作的前车之鉴,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记得唐朝大宦官仇士良,在退休之前,教自己的党羽如何控制皇帝,曾讲出一段千古名言:“慎勿使天子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必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也就是说,只要皇帝不看书、不见聪明的人,就不知道前代兴亡的惨痛,就不知道怕,宦官和当权小人们也就可以得志。

其实,富有四海的天子如果真要看书,又岂是仇士良所能拦得住。今天的投资者们如果真想科学的总结投资规律,在资讯越来越发达、电脑技术越来越方便的今天,又岂是一个不再更新的指数所能困扰。所以说,指数不再更新事小,心里不主动去更新,才是最要命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