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从美剧《亿万》看对冲基金大佬的投资道德

(2016-04-28 21:30:43)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财经

从美剧《亿万》看对冲基金大佬的投资道德

2016-04-28 私募工坊

近几年资本行业愈发关注影视圈,影视作品题材也越来越多地涉及金融投资领域,年前的《大空头》以及刚刚季终的美剧《亿万》就是如此。其专业性虽与其他题材相比更远离观者生活,并不妨碍金融剧获得超高口碑,前者荣获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后者首播即得到了历史最高收视率。

《亿万》的高人气便在于金融的专业性以及对于真实事件的戏剧化还原。剧中对冲基金大佬的原型其实是美国SAC基金的创始人史蒂夫·科恩,其在1992年创立的SAC对冲基金曾被誉为美国最成功基金之一,过去20多年的平均年化收益高达25%。SAC基金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的年收益都高达70%,即使在2013年同类仅有平均9%的收益时也跑出了40.5%的惊人增长。然而在2013年末,这只超过150亿美元规模的神话基金却随着内幕交易的曝光而终结。

《亿万》中主人公Axelrod通过银行的股票交易部门及标的公司的内幕消息捞金无数。现实中,科恩通过将银行交易员收买为其投资者而换来其他对手的一手信息,旗下属基金经理也同样通过内幕信息多次做空戴尔及其他医疗公司。由于负责内幕交易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当时缺乏专职探员,导致内幕交易俨然成为美国对冲基金的一道“风光”的产业链。然而2009年后,原任曼哈顿助理检察长的Bharara上台担任纽约南区检察长后,将矛头直直对准了华尔街的内幕交易,6年起诉并成功定罪了87宗案件。与美剧中一样,SAC基金从不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联邦部门的审查和指控,2013年,SAC基金对于指控供认不讳并支付了高达18亿美元的罚金。同时,旗下8位基金经理被认定罪名成立,其中最长的被判45年的入狱,SAC基金也被停止了外部顾问咨询业务并归还了全部外部资金。

信任才是金融体系的核心,而非仅是利益驱使。根据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2016年报告,投资者普遍认为投资经理的道德标准比业绩更为重要。同样,企业对于自身投资道德自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包括世界最大的债券基金管理公司黑石集团在内的1000多家金融公司,都采用了CFA协会所制定的资产管理职业行为条例,规范自身资产管理行为,同时也保护了投资者的财富和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