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兄弟,请别妖魔化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

标签:
股票财经 |
分类: 财经 |
包括龙门(longmen518)在内,一直都妖魔化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用数字说话,可以理性地看待融资融券,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很有必要。
在我们想当然的观念里,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对股市起到了加速助涨和助跌的作用,导致了股市的巨大波动。事实上,对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工具对股市的上涨和下跌的确有帮助,但是,却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巨大。
整体来看,融资规模的余额在股市加速上涨的最近一个月内,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幅上升。今年11月11日,两市的融资总额为7000亿元;一个月后的12月8日,融资余额为8000亿元,在市场疯狂上涨一个月里的增幅仅为14.28%;而同期沪深300的涨幅则高达32.94%,远远超过融资量的增长幅度(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12月10日A6版,下同)。这说明,推动市场上涨的,并非主要来源于融资的资金。按简单算术平均法来计算,融资资金对上述期间内沪深300上涨的贡献率仅为44%,而56.65%的涨幅,系为其他来源的资金(主要是场外增量资金)贡献的。
图一:近一月融资余额与沪深300走势图
12月8日之前的一周内,融资净买入的前三大行业主要是金融、制造业和采矿业,分别为350亿元、160亿元和50亿元;相对于上述三个行业、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天文数字的存量总额和交易量总额,上述融资买入量其实仅仅只是占了一个微不足道,或者说占了一个较小的比例。
图二:近一周行业融资净买入额
所以,对上述两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融资盘对大盘的影响,远远没有我们“猜想”的那么巨大。
股指期货对市场的影响,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巨大。一般而言,股指期货的交割日,被成熟市场称为大盘的“魔鬼日”,因为每个月的股指期货的交割日,市场都会因股指期货的交割而出现大幅震荡,并且多以大幅下跌为主。但是,A股牛起来的8月到11月间(12月的交割日为19日,还未到),大盘基本没受到负面的影响。8月15日,8月份股指期货合约IF1408交割日,沪深300涨1.06%;9月19日,9月份股指期货合约IF1409交割日,沪深300涨0.69%;10月17日,10月份股指期货合约IF14010交割日,沪深300跌2.67%;11月21日,11月份股指期货合约IF14011交割日,沪深300涨1.83%。可以看出,股指期货交割日的“魔鬼时刻”,大盘涨多跌少,影响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负面,反而是正面得多。
就是刚刚过去的12月9日A股市场的大幅向下调整,后来的数据显示,融资融券并非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且,当日,融资盘是净买入。
我们对数据的分析还显示,融资盘在对具体券种的买卖,整体上还是极为理性的。在最近一周融资余额(12月10日之前的一周)大幅上升的前20只股票中,融资盘最新融资余额在对应个股的流通市值中的占比最大的是航天通讯,占比为7.18%,甚至都没有超出公募基金对个券买入不能超过10%的限制。
同样列在最近一周融资余额(12月10日之前的一周)大幅上升的前20只股票中的中国银行、新华保险、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建设银行、光大证券、广发证券等同期热门个股中,最新融资余额占对应股票的流通市值的比例,分别为0.60%、5.02%、0.66%、0.14%、3.90%、3.00%、2.57%。由此可以发现,拉升上述个股,尤其是类似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两桶油”等航母级个股的主要资金来源,却并非融资而来的;非融资资金拉升,则意味着是场内存量资金和场外增量资金拉升了那些航母级个股——由此我们可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巨量场外资金,已经在近期迅猛地进入了股市,而且这些资金的量级,是远大于8000亿元的融资资金总额的。这一结论非常重要,它说明,场内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得到空前的提高,这波牛市具备极为广泛的流动性基础,大可看高一线。也说明,6000亿到8000亿的日交易量,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新常态,直接受益的券商股的上涨空间无可限!
图三:近一周融资余额大幅上升
简单谈谈大盘。自12月9日调整以来,大盘基本上处于我们预期中的横盘整理之中。正如我们12月10日《别怕!调整是为了上攻!》一文所预计的那样,会横盘一段时间。这是极为有利的一种调整,而调整就是为了上攻。如果能如我们所预计的那样,大盘能耐心横盘整理到下周五的话,大盘未来再次上攻时,就会走得更为有力、更为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