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京东:低利润率有多大竞争力? ——宁静的冬日

(2014-10-26 22:09:08)
标签: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京东:低利润率有多大竞争力?
2014-10-25 宁静的冬日M 雪球

我以前对@梁宏 所说的京东的低毛利率优势很感兴趣,并且非常赞同@李成东 的观点,所谓的低毛利率优势其实是低费用率优势的反映,只是,我一直不明白京东是如何实现这种低费用率的。
然而今天@梁宏 (再次对您的好意回复表示感谢,希望您对我下面会提出来讨论的问题不要介意)给我的回复说,他其实并没有注意费用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之前所说的低毛利率优势并不一定真正存在,或者说,有一种可能是京东的低毛利率只是一种短期内烧钱打击充竞争对手的手段?
如果是这样,这种烧钱手段的效果如向呢?大家最关心的京东的营收增长趋势究竟如何?
数据显示,京东2007年营收增长350%,2008年增长267%,2009年增长203%...直到今年二季度增速下降到64%~更重要的是,这是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引起的结果,因为去年上半年没有合并腾讯电商,有人计算过,剔除这个因素后,京东今年上半年的可比营收增长只有54%~55%
也就是说,在过去七年中,京东的营收增速绝对值虽然比$亚马逊(AMZN)$更肩,但其下降速率其实远超亚马逊(亚马逊2007年的营收增长39%,之后虽然也在下降,但在最近一个季度也有20%),二者的增速差异越来越小。
根据艾瑞的《2014q2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报告》,天猫市场份额占比57.3%,环比q1增长了近7%,继续领跑b2c购物市场;京东以21.2%的市场份位居第二,环比下降2.1%。
这有些令人费解,因为投资者原本普遍预期微信会提振京东的市场份额。然而,接入微信一级入口的京东,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份额不升反跌,环比下降2.1%,以21.2%排在第二,和老大天猫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后者的市场份额环比q1增长了近7%,占比57.3%。
不仅如此,二季度京东在增速上甚主跑不过唯品会、国美在线、1号店。更为糟糕的是,京东的份额是在加上了腾讯电商之后的结果,换言之,京东本身的份额下滑比2.1%更大。
电商,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其竞争之巨大,丝毫不亚于发展空间之大。所以,关心一下各个电商是否有独特的竞争力还是有必要的,比如$阿里巴巴(BABA)$ 旗下的淘宝,其满足长尾需求的能力至今天下无敌。京东却似乎面临着前有天猫后有苏宁,一号店…等等一大群对手的惨烈竞争,它倒底有没有低费用率优势带来的低毛利率竞争力?或者,它的竞争力在于其它方面?请大家不吝赐教,先在此表示感谢,并为满意答案准备了雪碧500

精彩评论
御闲:
一,天猫根本不是B2C,就是个大一点的淘宝马甲而已,天猫的B2C份额是不能作数的。二,微信入口确实未能给京东带来显著的增长。三,京东的低毛利率是策略选择,而非自身的竞争力,只要苏宁、当当愿意跟着一起烧钱,也能选择低价抢市场。B2C市场客户只对价格有忠诚度,这也是京东目前的瓶颈所在。京东自身的竞争力来自三个方面:1,自有物流,其实也是钱烧出来的,烧得早烧得大而已。2,利用浏览数据预计销售提前备货,实现快周转,大数据技术之一,据称京东的平均存货周转只有21天,神一样的。3,利用消费评价向供应商定制包销产品,例如JDPhone计划,更契合消费者需求,更大销量,更低进货价。2,3才是未来B2C核心竞争力之根本。并不能因为短期的阿里涨京东跌,就看图说话。长尾的淘宝终将边缘化,就像在京东买手机然后去淘宝买手机套,而且移动时代,手机屏幕放不下那么多广告,淘宝的收入增长很快就要碰上天花板,阿里未来真正金矿在金融。

猎农 回复 价值at风险:
人生第一个100W就是淘宝上赚的,淘宝的流量粘度价值其实远远大于京东。
虽然京东很努力的在做所谓的“体验”,但是没有把握核心价值的"体验"只是臆想。

互联网的性别是女,主要消费群体是屌丝。
他们虽然也希望当日送达,他们的时间他们自己不觉得值钱,远远比不上少个零头优惠几块。逛店、砍价、等待、斗嘴、退货、秒杀....有时候也是一种体验。
至于产品丰富度至少地球没有什么地方比淘宝多了吧。

淘宝建立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网络集市,然后开始收取摊位费,广告增值服务费,甚至是马云眼中最好的商业模式国家税收模式。
得用户者的市场,挟用户以令商家,问题黑锅推给商家,只要不太过分做到商不聊生。互联网最大的地主马云该有一席之地。

反观京东自营便自担风险与责任,做的好用户欣然接受,做不好就得遭骂,最可悲的是没利润。标准化产品把信息对称以后想盈利本就困难,何况还有强大的竞争压力。

电商也好,线下生意也罢,无非是把流量(人流)变现获得利润。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还是坐收租金的地主最爽。

淘宝由无数个小而美组成的大而强,这是互联网去中心的形态。
京东看似大而强最终能做个小而美已是万幸,不过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苏宁国美。

梁宏:
别人说除去腾讯电商合并营收增长只有54%?这是什么逻辑?qq网购是平台,提供gmv,提供一点点营收。拍拍网是平台,但是是c2c,因为c2c不抽佣,提供gmv,营收提供几乎为0。从京东一季报来看,京东营收226亿,其中自营217亿,平台带来营收9亿。平台营收占比仅仅4%。显然腾讯电商带来营收显然要比京东自身平台要小那也就是说给京东带来的营收也就1%的水平。怎么可能因为去除腾讯以后营收增速会由64变成54%? 总是有很多什么gmv,营收,平台这些基本概念都搞不懂的人来分析电商。你竟然还引用错误数据。

獨釣寒江雪:
作为曾经在天猫和淘宝开过小店的人 谈一下看法:对品牌上而言 天猫模式比京东有几个好处 通过平台直接销售给客户 产品的优缺点 可以立马知晓  以便升级改进 对于更新换代比较快的消费电子 手机 服装尤其重要,通过京东销售给客户 无法及时感知客户的体验,所以华为 中兴的新品首发很多放在天猫 有道理的。2  扣点 天猫5%的扣点(不同类目有小差异)举个例子 华为手机 通过京东销售 肯定不止5%的代理费 账期 天猫回款最多10天 很多客户会提前确认的 平均 7天左右 京东的账期 至少1个月 对于小商家更久 特别是现金流紧张的时候。所以有实力的品牌商更愿意讲天猫作为主要的网络直销通道 ,自己的官网 京东作为补充。京东也有开放平台 和自营业务类目有冲突的 流量分配 肯定有所倾斜 。所以天猫本质上是网络营销服务商 贩卖流量 然后分成 轻资产模式。京东更多是销售代理商 进货 仓储 送货 网络是营销手段而已 重资产 毛利低。所以小弟更看好天猫,双十一今年肯定超过去年很多 (可能有刷单)


挖矿的饭钵: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
一堆60,70,80的大老爷们在jjyy,却没想过剁手党的核心群体是哪些人?真正的剁手族是你老婆、你侄女、你女儿,是那些85后、90后、00后,多想想他们,就知道为什么京东只能也只能是配角;
还有一点,移动电商受益最大的是谁?是和微信联姻的JD?那只是幻觉,移动时代已经没有了入口万能论;现在的手机淘宝真正理解了移动电商的本质,打破了设备使用的位置和时间桎梏才是移动电商的精髓(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攻击),手机淘宝深蕴此道,完爆各路诸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