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但斌
但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7,465
  • 关注人气:300,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2014-05-04 11:37:14)
标签: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2014-05-01 王心田 36氪


36氪微信账号:wow36kr


Mark Zuckerberg从来就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他所创立的企业也是:Facebook 的口号已从“速行、打破常规”(Move fast, Break things)变成了“速行、稳定架构”(Move fast , With Stable infra)。


在旧金山举办的Facebook F8大会上,他表示有意将公司的 SNS 服务拓展至智能手机上的所有应用,在他看来计算机世界的未来将建立在瞬时信息、可穿戴设备、甚至虚拟现实技术之上。他坚信所有应用都应当社会化,并强调了 Facebook 在该领域的领导资质。


3 年前的上届 F8 大会上(回顾 2011 年的 F8 大会,请移步:七大要点让你对Facebook F8大会一目了然,关于Facebook F8你所该知道的)主题是重磅产品发布,而今年却聚焦于开发者工具及服务——整个大会都以“Build, Grow, Monetize”(创建应用、推动增长、协助盈利)为基调。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1a53852cd9e4a48bd07bda67784b15ee.jp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Mark 演讲时提到,过去,开发者只是为 Facebook 平台编写应用,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绝大部分开发者都开始使用 Facebook 作为开发平台,编写跨平台运行的程序了。他认为 Facebook 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开发者群体建立紧密、友好的关系。为此,Facebook 必须不断为后者提供、改善开发工具,使其工作更高效、便利。


往后每年都将举办一次F8大会,2015 年度大会将于(旧金山时间)3 月 25 日举办。


以下是F8大会的九大看点(前三点为 Mark 此次讲演的三大主题):


一、Facebook Connect与匿名登录(Anonymous Login)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630f0fddd5e50f735b46e18c3e546b47.jp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改进 Facebook Connect。该功能允许用户自主选择是否授权第三方程序使用其在 Facebook 上的个人信息。如今,用户还拥有了匿名登录应用的权利(但 Facebook 依旧知悉登陆者的身份)。Mark 表示:当用户对应用产生了信赖,还是能随时选择与程序共享身份信息的。


Mark 对此如是解读:We put people first。尽管该政策也许会为开发者带来一点点不便利,但长期而言,若 Facebook 因用户的信赖得以成长,开发者也会从中受益。


与 Facebook 标志性的蓝色不同,匿名登录键为黑色。目前 Facebook 还在与诸如 Flipboard 等开发者共同测试该功能,所以一般用户可能在数月内都见不到这个新的黑按钮。


二、稳定性——也是Facebook在2014年的首要任务


提升 Facebook 作为开发平台的稳定性,方便外部开发者编写和接入应用,无需顾虑是否会因平台变动而反复调整程序。


Facebook 将有计划地更新开发平台,甚至像操作系统那样制定版本号。Mark 坚信稳定与速度并不冲突,前者于后者而言甚至是个必要前提:如果开发一个东西得反复维护十次,那么就快不起来。相反,如果没有这种拖累,那么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能掌握开发的主动性。


Mark 有意将这种哲学介绍给 Facebook 的开发者群体。他还称,开发者们所使用的 API 与 Facebook 内部用于开发移动应用的 API 是一模一样的。


此外,他还承诺:所有核心API都将被赋予2年的稳定性保证——所有重要故障都会在48小时内得到修复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49eb6cd89351886c16441ed625eb07b0.jp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三、跨平台开发(Cross-platform Development)


开发一系列工具,以方便开发跨平台应用(比如 iOS、Android、Windows)。


四、FbStart开发者工具


为开发者群体提供全新的 FbStart 程序,其服务有两大内容:(1)Bootstrap Track(原使用价最高达 5 千美元,现免费)用于开发,服务包括:Parse Credit、Adobe Creative Cloud,及工具测试、设计调研、招聘工具等;(2)Accelerate Track(原使用价最高达 3 万美元,现免费)用于增长,服务包括:Parse Credit、Adobe Creative Cloud、MailChimp(电邮推广)、SurveyMonkey(问卷调研)、及工具测试、设计调研、招聘工具等。


一旦开发者选定服务,就会获得 Facebook 广告积分、云项目 Parse 的访问及测试权限,还有客服、视频会议、文件管理等诸多服务。


五、广告网络Audience Network——服务商业化的目的(关于Facebook在广告业务的动作,请移步:越来越热闹的移动广告网络竞争)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6d726d3a8853acde3f1f366eb411a620.jp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今年 1 月起,该 Facebook 的自家广告网络Audience Network便已在部分客户中进行了测试,现已全面开放注册


该网络允许营销者将其广告从 Facebook 推送至第三方合作应用。它提供 Banner(横栏广告)、Interstitial(插播广告)、Native(原生广告)三大服务模式,还可利用 Facebook 自有的广告数据统计及分析系统。


Facebook 将与旗下一百万广告商一道为开发者提供精准广告投放服务,帮助他们盈利。


目前该服务尚处于初期,Facebook 表示并未寄望其在今年就产生显著收益。


(关于本功能,氪星人 Xingyu Chen 也做了自己的研究,感兴趣的朋友请移步:Facebook发布跨应用移动广告网络。)


六、Like(喜爱)按钮将无所不在


移动端上的第三方应用将配有 Like(喜爱)按钮,借此开发者可直观地了解其程序受欢迎的程度。


七、离线数据存储


Parse差不多在一年前被 Facebook收购,如今它终于降价了。在其此前的用户使用反馈里,最引人注意的两大问题便是价格偏高,又不支持离线运行。


从今天开始,Parse Android SDK 增加 Local Datastore(“本地数据存储”),得以离线存储数据——应用的运行将不必联网。


八、AppLinks(“应用链接”)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df01536c4a99e499964e6b2913380352.pn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该功能又被称为“深度链接”(关于 AppLinks 的使用体验,请移步该Vimeo视频)。允许开发者在任何内容中嵌入链接:用户点击后便会跳转至应用内的其它部分,或另一个应用


有观点认为,AppLinks 在开发者层面能开创移动端应用搜索、链接的新模式,甚至移动应用的新开发标准;在用户层面,可使其在内容与应用(Content to Application)、应用与应用(Application to Application)间切换更快捷且“无缝”。


九、新的媒体API(应用程序接口)


发布 4 个服务媒体组织的 API:(1)Trending(“趋势”);(2)Topic Insights(“话题洞察”);(3)Topic Feed(“话题内容”);(4)Hashtag Counter(“标签计数”)。


这四者同样是 Facebook 公共内容解决方案(Public Content Solutions)的一部分。


Facebook 在向开发者示好的同时,也收购了一系列强悍的产品,比如:WhatsApp(据称收购价为190亿美元),以及最近的收购对象Moves(健身应用)。而对Oculus VR的收购,则隐含了该公司对于未来的展望——Mark将其看作计算领域的下一个重磅炸弹。


http://a.36krcnd.com/photo/2014/de31dd2f3db788f9ea62bf5fbc7d27d4.jpgF8大会9大看点" TITLE="2014年Facebook F8大会9大看点" />

在会上,Mark 还感性地对开发者群体谈道其刚与妻子庆祝“相识 10 周年纪念日”——Facebook 也迎来了第 10 个年头。“Facebook 让我们与很多不同的人建立了联系,而黑客文化关注的是我们(开发者),并非我们所服务的人。(可)我想要建立这么一种文化:关爱我们所服务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