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海天味业2013年股东大会

标签:
财经 |
分类: 但斌观点 |
参加海天味业2013年股东大会,程雪女士股东答疑环节的答复让人印象深刻。
【中银国际食品饮料】海天股东大会交流纪要
主要亮点:
- 酱油是公司打品牌、铺渠道的排头兵,未来几年重心依然是酱油,
保证酱油品类收入15%稳定增长。新品类集中于调味酱和料酒, 拌饭酱去年规模已过亿,未来有望单品过5亿;料酒今年年初推出, 市场规模200-300万吨(酱油规模1/2-1/3), 当前市场分散没有绝对龙头,海天可能性很大。 - 海天高盈利能力来自规模效应及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随着产品结构升级及供应链持续优化,依然有提升空间:高端40% 左右快速增长,去年高端销量18亿,占酱油比重超过25%。 新推出海天老字号定价10元以上,作为高端消费重点培植产品。 - 未来市场扩张主要来自渠道下沉: 海天优势在批发和餐饮,当前商超占比仅15%,
考虑到批发餐饮可拓展空间及商超的高费用投入, 中短期依然以批发餐饮为核心。但在渠道上加速下沉步伐,未来2- 3年内县级覆盖从当前1200(60%)提升至1600(覆盖率 80%,有效覆盖率100%)。规模县级市场组合开发, 加速向乡镇农村下沉。市区覆盖基本完成但须继续加深细化。 - 公司预算2014年收入98.13亿,增长16.8%,利润19
.98亿,增长24%。
问答交流:
- 收入98.13亿元,增长16.8%,利润19.98亿元,增长
24%。成本60.04亿(毛利率38.8%),销售费用9. 69亿(销售费用率9.87%),管理费用4.67亿(4. 75%),财务费用2400万。
- Q:新设立的子公司的情况?
- 总公司的生产基地,非酱油类调味品。
- Q:
募投项目何时建成投产,销售能力匹配?
- 三期共150万吨,13年底,一期50万吨已经消化完毕,
二期产能13年释放超过20万吨,预计在14年二期50万吨全部 释放出来。大朗分厂是减产的,如果二期产能不能完全释放, 大朗会补充不足产能。15年三期试运行,16年产能饱和。 产能跟销售匹配。
- Q:
原材料成本上涨应对方式?
- 海天成本管控能力强:1.有规模供应商合作,锁定材料成本;2.
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原材料效益提升;3.高端占比提升, 且产品议价能力强。
- Q:
怎么看待消费升级趋势?未来高端比例达到什么水平?
- 中低端占比高,高端增速快。过去几年高端40%左右快速增长,
去年高端销量18亿,占酱油比重超过25%。 预计未来几年还会保持快速发展。高中低端收入占比从1:6:3提 升2:6:2;未来几年提升至3:6:1; - 海天老字号年初上市,提升高端竞争优势。
- Q:
未来销售网络的开发是否能满足产能的不断释放?
- 经销商从1500到1700,2013到2100家,
经销商数量增长快。今后几年还会进一步提升。 - 县级市场:已经开发了1200个,覆盖率超过50%,未来2-3
年完成空白县份基本开发完毕(2100个,有价值的1600个) ; - 市级市场:地市覆盖率超过90%以上,大部分都只是简单覆盖,
密集程度高的只有几十个,绝大部分地区仍有很大细化空间。 - 规模县级市场(500-1000万县级市场):过去1家经销商,
乡镇组合开发,网络向乡镇下沉,加大县级-乡镇-农村覆盖能力提 升。
- 网络数量和经销商规模提升同步,未来3年支撑未来5年的网络结构
。
- Q:
渠道开发空间?
- 销售网络会用3-5年时间满足翻番要求,13年经销商数量提高较
多,下一步,开发更多空白县份,另一方面在已开发的地级市, 渠道做的更厚实,1家经销商只会做最畅销的产品, 对我们发展不利,二次开发,品种再细分; - 我们的渠道分为:超市、BC、地级市周边乡镇、批发市场。
前期积累的最大优势是批发、餐饮通路。 大部分调味品源头是从批发走向餐饮和农贸市场( 中小餐饮和居民采购)。 - 超市占比15%,要做超市很容易,肯投钱就行了,
大超市的杂牌还是有销售量的,主要靠促销。 目前的想法还是进一步扩张批发、餐饮、农贸的优势。
- Q:
海天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高盈利能力是否能保持?
- 销售网络是海天核心竞争力之一,订单和货款都是提前1个星期,
节假日提前1个月。销售前端驱动带动海天供应链主动性。 经销商先款后货、供应商先货后款:海天销售人员帮助经销商赚钱, 维持价格体系稳定,经销商原因先款后货。 海天给供应商带来的价值使得供应商也愿意先货后款,比如, 黄豆都是统仓, 海天快检研究中心把原本要几天的工作几十分钟内统计出来结果,1 -2个小时就能卸货,供应商周转率提升。 - 海天的高盈利也来自供应链内耗降低、效率提升。
- 盈利的提升不能只靠提价,提价需要6个月时间做准备,
终端价格提升后才能提升出厂价。也不能仅靠成本控制, 有人怀疑我们的原材料用豆粕降低成本, 我们的黄豆和豆粕每吨成本差不了多少。 海天公布的豆粕价格跟其他企业公布的黄豆的价格, 依然是海天的脱脂大豆价格高。
- Q:
脱脂大豆加工品质是否比黄豆差?
- 海天用脱脂大豆生产的品质不比黄豆差,
更多的取决于技术而非原材料。 - 脱脂大豆用于酱油生产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日本也是脱脂大豆为主要原材料的。 - 豆粕跟大豆的区别主要在于蛋白质含量更高,
酱油发酵中最主要是蛋白质发酵。当原材料蛋白质越高, 对利用率和转化率越高,多出来的蛋白反倒是利用率下降。 能用好脱脂大豆取决于技术水平。 - 我们使用的脱脂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的,
成本比某些使用的黄豆的价格还要高。
- Q:
海天在工艺上产出率提升空间?
- 海天在酱油产出率国内领先,蛋白利用率空间还是有的,
需要科研和设备逐步提升。
- Q:
海天新产品的计划?
- 拌饭酱、海天老字号、料酒是重点拓展品类;
- 拌饭销售2年接近1亿,今年继续保持快增长,未来几年会超过5亿
规模,成为黄豆酱以后又一个上规模产品; 去年还只是在部分市场销售,今年逐步全国化; - 高端老字号酱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价格10块以上,原来7-10
块的高端主体规模20亿。 - 料酒:过去几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今年年初推出料酒产品,200
-300万吨市场容量,比较大的品类,重点品类规划, 市场反应积极。
- Q:
外延式扩张节奏?
- 外延式扩张在非酱油领域,酱油依赖自身发展。
地方特色产品但没有自身网络和资金。稳步推进中。 收购的广中皇生产腐乳,对海天产品体系补充,全国容量30亿规模 ,还没有领导型品牌,收购以后全国化。
- Q:
上市后管理层进取心是否会下降?
- 通过上市平台加快企业发展,
未来海天要进一步完善骨干和非股东骨干的激励制度; - 海天文化理念:保持进取的精神,有信心共同发展。
- Q:
酱油行业空间,未来其他品类拓展计划?
- 中国酱油容量大,时间悠久,官方统计数据600万吨,海天100
万吨的份额还很小,三、四线城市当地品牌, 过去每个城市都有当地品牌。 - 行业格局特点:1.集中度加剧提升,
进入一个市场拉锯几年后地方品牌不见了;2.法律法规、 行业门槛提升;3.价位不断提升, 以前中端产品现在卖到过去高端价格。吃中档的转去高档的, 或者提价敏感性降低;3.每年几十万吨的容量提升。 每年行业收入增速10%增速,一年增长60万吨, 就相当于半个海天。 - 酱油是做通网络的核心品类,如果酱油不稳定,
海天整个盘子不能稳定。酱油是基础产品,每年保持基础速度, 不要求20-30,每年保持15%增速。 - 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品类发展,黄豆酱、蚝油,蚝油25万吨,
第二名是3万吨。料酒、腐乳等都可以利用酱油网络带动。 颈项上二次、三次开发,每一次开发多放进去几个品种。 - 海天是一个比较稳的企业,每一年不会往下滑,
并力图达到增长目标。 - 有些调味品企业畅销产品只有1-2个,我们不认同,
产品一定要组团发展,才能带动毛利率提升, 才能满足经销商一车成本;
- Q:
分红计划?
- 合作伙伴一定要盈利。过去通过帮助经销商获得更多利益。
现在海天上市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投资者。自己做大做强, 不会为了做漂亮的报表来取悦资本市场。 - 分红每年都不一样。
但斌备注:本文只是个人的投资随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慎重!特此声明!
后一篇:酱油的护城河比茅台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