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证券食品饮料(陈徐姗,吕若晨)——白云山交流纪要

(2014-03-24 22:54:51)
标签: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各位领导,我们参加了白云山2013年业绩说明会,具体纪要如下

 

13年公司亮点

1.         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按照整体上市承诺逐项落实。广药集团占白云山股份45.24%,开创了沪深港三地交易所上市的先例,以整体上市为契机,集中采购平台建立,运作是比较快的。现在是整个上市公司按照这个力度推进,力度速度都高于以往。广药是广州市国资委的,下面45.24%的是占白云山股份的,27家企业现在可以整体来做了。都整合到上市公司了,三大板块来操作运营。

2.         发展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加大了力度,王老吉收过来的时候是无产能无渠道无团队的“三无”状态,现在都有了。科研上加大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重视社会公益事业。

3.         公司品牌资源丰富,13个中华老字号,8各中国驰名商标,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覆盖齐全,包括中药西药等各种,国家一共有5各保密处方,华佗丸是一个在广药。梯队产品也很大,超过10亿的一个是王老吉系列,1-10亿的有12个,5000万到1亿的有12个。未来的新品储备也比较多。

4.         科研实力比较强,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有8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

5.         营业收入增长比较多,归母净利润都比较多,总资产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同比+3点几,资产结构逐渐合理。周转加快,应收款周转加快了1/4, 周转率加快了1/5,医药行业大环境没有改变,净利润下降但ROE提高

 

未来战略

1,  推进整体上市后三大板块升级发展产业升级(大南药:营销导向——创新驱动;大健康:生产制造——健康产业综合体;大商业:区域龙头——全国巨头)。

2,  大南药:立足现有优势,内生增长:中药、特色中药、化药、生物药(狂犬疫苗)

并购扩张,跨越式发展。无菌药新版GMP认证期限已经13年底到期,尚有四成未通过。其他药的认证15年12月31日是大限,都在考虑未来怎么弄,做还是不做。未来3-4年并购20家以上企业或者是生产品。要产业批文等资源。

3,  大健康:之前路径清楚,铺建广药的快消渠道,未来各种健康产品发展。平台:产业平台在加大力度在做,广州总部,北京有北方总部。王老吉也在药店卖,整合大健康产品资源,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储备

4,  大商业:加快商业并购,已经在做,未来力度和速度会更大。类似于药房托管,升级电子商务,打造全国的物流网络。

5,  电子商务、医疗健康、资本财务。电商:做了以后增长非常快,未来要加快做,消费者也有需求。要加大投入,对现有平台升级改造;资本财务:盘活资本,提高运营效率,债务融资等。积极探索市场化激励(国企改革);医疗健康:技术品牌人才管理,全方位136发展战略,从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终结,医疗产业链上和我们关联性强的领域。

 

分部利润

1.         13年的三大板块净利润:大南药占比60%左右,其他两个板块各20%左右。

 

药品:

1.         中药和化药占医药板块的贡献:中成药和化药差不多,生物药少一些(品种少)。生物药5000-6000万净利润(合资,分到我们公司的净利润6000万左右)

2.         大南药是我们未来要重点发展的,最近有一个国际上的合作洽谈,乙肝疫苗也在继续推进,上次公告了2批临床,设计方案用药的剂量时间还要再改善。

3.         中药化学药是我们比较大的业务,国家政策也对我有好处,国务院开会扶持低价药做好药品保障。对国药来说普药占比多,国家政策对我们是利好

4.         维药我们跟新疆一个治疗白癜风的药厂合作有进展了,今年在广州开门诊,把维医维药发扬光大。藏药也在发展,利用西藏的养生理念等未来要推进的。大南药不是广州的药,是这个范围内的。

5.         化药:制剂比较大,原料药也有,有白云山化药厂。我们也在通过自身发展和合作发展完善产业链。上游可能发展

6.         伟哥中国专利就要到期,国家一旦批下来,我们会是第一批获得伟哥仿制批文的。伟哥现在在大的连锁里销量金额都在前列,是大品种,伟哥之父就在广药,相信会是第一品牌。本来04年就做好准备了,但是伟哥的专利延长了10年,所以现在做好准备

7.         成本现在比较贵的原因:低价药成本在上升,价格没有变动,成本有的和国家定的零售价倒挂,每天日费用中成药子啊5元以下,化药在3元以下的,以后企业自己定价,国家就不再定了。过去批文2000个,价格倒挂没法做,现在价格放开了,可以适度提价了,我们就可以拿出来做了。

 

王老吉:

1.         红罐王老吉:我们也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去年按照出厂价出货的红罐王老吉90亿,绿盒的30亿,按零售价算170-180亿甚至200亿了。保守来说150亿肯定有的。今天早上和上海经销商喝早茶,大家信心比较足。最近用新的王老吉广告语,调研发现59%的消费者对竞品的辨识度比较低。我们有充足的研发力量,有无糖的低糖的固态的王老吉(低糖即将推出,今年,认为除了无糖的,低糖的也很有市场。北京成立王老吉北方总部,要在北京上海建王老吉博物馆,广州已经有博物馆反响很好)。我们和腾讯合作,世界杯,合作金额好几个亿,不一定要包围电视报纸,但是要包围新媒体,腾讯给我们承诺从5月启动,不少于1亿人看到我们的宣传,微信6亿人+QQ消费群,人很多。

2.         凉茶的旺季在5-9月夏天,看上下半年的环比不是很科学,应该看同比。和天气也高度相关的,提前2-3个月做准备,这是销量。毛利:处于大环境复杂,竞争对手等,毛利构成(开票单价-成本单价,成本率是在下降的,只是开票包含了很多折扣费用,费用问题:多1-2亿对100亿品种问题不大,主要考虑长远(市占率和利润的权衡考虑)毛利率和费用高度相关,不仅仅是成本。下降主要是用在了市场投入。广告费的投入问题:广告和品牌我们更加注重内涵,对手比较年轻2年不到。我们宣传公益,1.828亿的基金,未来还有更多,方式不太一样。对方更喜欢喊叫和大面积的投放,全国轮番轰炸,叫卖式更多。固定多少钱不具体讲了。

3.         渠道一级全部是我们的,和竞争对手基本不重合,批发有重合,不高,二级也基本是我们的。KA基本覆盖完了,大的,自动贩卖机还在涉足。餐饮:10位台以下的不算餐饮算到小店,我们占20%-30%左右如果算小店,如果算10位台以上的要加大力度。政策我们总体预算控制,每个渠道做法不太一样,区别对待,不同季节做法也不一样。考虑竞争对手和极端天气,我们也要采取特殊策略(具体看市场)。总的来说还是整体控制。总基调和去年变化不是特别大,终端:500万个终端,我们刚开始接过王老吉之后一接而立三拓,市场我们是从二线城市切入,往三四线和一线去拓,北上最近铺货变化很大,认为二级城市是最容易切入的。我们终端占有率是很大的,尤其是农村,接入导入慢,农村进入很快,很多人都记不住加多宝的名字。

4.         王老吉收回生产经营权之后,先是收复,肯定要快,所以会比较激进一点,去年比较快。立:广告语马上出来,拓:产品研发和市场方面都在做,不单是红罐了,有糖无糖PET塑料瓶等。之前主要是接,14年立会多一些,但是还有要接的。立接拓是同时进行的。“怕上火认准正宗王老吉”新的广告语就是立的一部分。60%认可王老吉的消费者,40%是其他品牌。我们要立起来王老吉的品牌。14年也要拓如低糖和固体的,餐饮的业态连锁也要涉足,再往后就是拓为主。立的过程中双方都没有触碰出货和零售的价格底线,都在费用上做文章,对手就是降价,我们就是坚持正宗王老吉的价位,不管对方怎么降价。

5.         渠道库存:资金管理没变都是先款后货,我们可以给经销商提供一些银行支持,积压认为是不存在的,春节外省一级二级终端都断货了,尤其是礼品,个别PET1.5升可能,我们对批号管理是比较严的。

6.         去年7-8月重点开始转变两片和三片罐。我们上海和重庆的增长趋势都比较好,批号可能是三片转两片,PET占10%的红罐,金属罐(软的铝罐除了广东没转,两广以外基本都是铝罐了,成本下降)供应商这块原则上不会超过50%,安全性问题。宝钢制罐接手了王老吉的罐子制造。占比不好说,世界杯全部由宝钢供应。

7.         凉茶市场去年300亿左右规模,今年350-370亿空间。通过凉茶推广,增幅高于其他饮料。认为凉茶符合消费习惯,未来还会保持高增长。

8.         终端分餐饮和直接零售,没有大的变化。餐饮的直饮怎么解决?(如麦当劳的可乐就是直饮现调),售卖机这块也要加强。餐饮只有销量没有利润。考核:销量、利润、基数、有效终端数,县镇都有要求。还有很大空间。

 

融资

1.         暂时没有股权融资计划,债务融资计划10亿境外,20亿银行授信,不一定会用到这么多,目前资产负债率42%偏低,前几年利用财务杠杆不是很够,未来资金需求肯定是必须的,未来做好债务融资的准备,30亿都是信用额度,借不借什么时候借还要看公司的计划。

 

国企改革

1.         广东省出台两个文件,广州市国资委也在按文件调研,广药集团是第二大的国有企业(第一大广汽),也是千亿目标企业,是国资委重点关注的集团,我们会与时俱进,按照市场情况推进。上海是推动比较快的,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比较快的,广州也是走在前沿的。

 

 

祝好,

 

守正出奇,天道酬勤

陈徐姗

东方证券研究所食品饮料研究员

东方证券食品饮料(陈徐姗,吕若晨)——白云山交流纪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