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表格,一是7月以来重要股东减持创业板个股;一是创业板昨日跌幅居前个股一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重要股东减持时刻,对应的企业估值。3年后再回首也许非常有意思。也许有人会问当初它是如何发生、形成的?
我在:|11号路
//@向班长:
不用三年吧,三个月//@august831:是,股市中的再回首给人启发最深刻
- //@垂钓汀沙:市面上喊:没买过创业板都不好意思说你炒过股票,不适合再A股生存,转型,董事长,高管辞职的转型,复制纳指10年10倍。就这么发生的。客户不够开创业板资质,不给开他会找你打架。哈哈。//@垂钓汀沙:对于散户来说别说三年,三天他们都是煎熬,他们认为买入3分钟后,拉涨停是合理的。
(51分钟前)
@李大霄
:创业板三问:1现高估值基于只有350家,而深交所并无签订家数的协议,高估基础就像泥沙一样薄弱,数量当真不变么?2创业板的门槛要比主板低,而新政还要降低创业板的门槛,创业板的估值比主板要高的基础非常不牢靠,中国缺小公司吗?3这么美丽的新经济股为什么会在上市当天及1239到585点腰斩N次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