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无病呻吟谈茅台
(2013-07-19 23:37:4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最近收到了很多人发来的关于茅台的问题,我对此也很好奇,为什么大家突然对茅台产生了很多疑问,而且都发到我这里来。关于茅台我没什么可说的,无新内容可表达。面对如此多的提问,我只好说些什么,只好无病呻吟一下。
第一,现在还看不清茅台未来,可能不合适投资
大家的提问反映很多人对茅台未来向何处去看不清,2013
第二,市场先生事事关心太过敏感
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大家最近特别紧张和不知所措?市场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敏感,对什么东西都敏感,他不能够无视某些不重要的现象。近期茅台推出网购,推出中低端产品降价,也推出了经销商开放,这些事件有必要操心吗?这些事件跟核心价值有关系吗?没必要!但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些事,并非常担心,再加上有一些“算卦”先生宣布这意味着茅台库存积压,经销不畅,于是喜欢关心细节的投资人情绪不稳,变成了市场先生的一部分。做过股票的人都知道,盯着股价走势图的人永远是输家,研究基本面要抓大放小,不能看的太细,甚至不能看的太清,基本面是基本的东西,很多企业的基本面一千年都不变,基本面像山岳一样恒久,根本不是随机变化的。我们很多投资人分不清什么是基本面,他把每天发生在企业身上的现象和事件当成了基本面,每天追踪沉溺于事件中,这种做法和看分时走势是一样的。茅台发生的这几件事情是企业经营的几个事件,不是基本面,没必要关心。世界上哪个企业不是把抓市场和推广做为首要问题,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企业的做法总是经过管理层研究和思考,用不着投资人关心。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中国老八大名酒的董事长中只有袁仁国是十几岁从青年时期就进入酒厂从事酿酒事业,他是一生都是做酒业生产和经营,茅台公司的管理层是懂酒的,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对环境分析所做出的决策。投资人理解不了,就不要理解,不要硬理解,尤其不要被某些“算命”先生的掐算搞得晕头转向,投资人常常是把小事当成大事、太过敏感,最后不由自主的成为市场先生阵营中的急先锋。
第三,白酒危机进入下半场的判断
针对茅台最近的三大动作,中低端降价,触网,开放经销商,这是中国白酒危机转入下半场的标志,从去年到现在是上半场,各企业主要的做法是观望、感受这轮调整,在上半场没有搞清楚调整的力度、幅度、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上半场主要是搞清局面,静观,形成判断。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白酒危机进入
第四,茅台经销权的价值不仅没有下跌可能还有上涨
据我调研茅台确实开放经销商,只要从茅台进货30吨,次年就会得到十分之一的配额,这个政策推出后也就是十几天大约1000多吨的配额已经卖给三十多家新经销商(也有人说是五十多家新的经销商买走了),十多天不到1000吨的茅台酒,几十亿的市值被很快刮分了。为获得每年3吨的配额,现在需要支付6000万,如果这些人从目前市场上买30吨茅台,大概每瓶900元就能买到,但是为了获得经销权,他们以单瓶999元的价格来买,于是他们多付出的接近100元,这多付的100元就是买茅台经销权的溢价。每瓶100元的差距,30吨有600万的差距,茅台这次开放经销权,那些获得经销权的单位,实际上是以600万的价格买下了茅台的3吨配额的经销权,可以讲这个价格与此前我掌握的市场的转让价差不了多少。在白酒危机爆发前市场上的茅台经销权转让大体在500万~1000万之间,这次白酒危机爆发按理说经销权要贬值,但实际情况现在经销权没有贬值,并且经销权在如此高的价格下非常抢手。如果茅台再开放几千吨的销量,经销权的买家还会大量踊现,现在可以通过这个事件看到一个清楚的事实,产业界巨额资金的拥有者们,他们愿意为获得茅台经销权支付近千万的费用,你说贵州茅台到底有没有价值,值多少钱?贵州茅台在反腐败之后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出路了,是不是就从此下滑了,产业界巨额资金的拥有者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资本市场的市场先生们还在痛苦的做着悲观的情绪化的判断。
以上是我对茅台在没有看法情况下的看法,也算是对很多把我当成懂一点茅台的朋友提问的回复吧!
董宝珍关于白酒文章:
《茅台民间化,没有不确定》
《茅台博弈分析》
《白酒泡沫详解》
《茅台非正常需求的量化分析》
《茅台的成长是由收入水平驱动的,绝不会停止!》
《茅台仍旧供不应求,谨防兵不厌诈》
《茅台合理估值不少于360元》
《再谈茅台2013、2014年会有确定30%的复合增长!》
《白酒危机下的多轮次、次第性投资战略》
《高端白酒已经完成基本面调整,中端白酒面临不确定》
《行业调整啼不住,茅台已过万重山》
《白酒股会和银行股一样熊三年吗?》
《白酒行业一季报分析》
《对茅台、五粮液专卖店的调研》
《茅台处于双重错误定价引起的双重安全边际中》
《泸州老窖的厨房里有蟑螂》
《白酒OEM生产是以增加当期利润的方式毁灭长期价值》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