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香港看Tesla

(2013-07-16 21:34:26)
标签:

财经

杂谈

教育

文化

分类: 但斌观点
@但斌 :在香港看Tesla,没有发动机,前面也是储物箱,还可以直接上网•••非常不错的驾驶感觉。充一次电可以跑500公里左右,如果能改进到1000公里,革命就真来了。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 在香港看Tesla
(19)| 阅读(26.4万)| 转发(409) | 评论(73)
 
 //@这话我爱听:Tesla,就是一家可以颠覆你对纯电动车固有印象的新兴汽车企业,它以推出高性能、长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为宗旨,或许在未来10年以后,Tesla将成为现在的丰田或者大众! //@但斌:充一次可以跑500公里左右,如果能改进到1000公里,革命就真来了。 //@leonlan:未来就看“超级电容”电动车能不能突破了,新技术将带来划时代的变革——18岁印度裔女孩发明:手机充电只需20秒http://t.cn/zH2h2tv //@长江边客:确实!革命可能来自两方面!一,充电时间,如果小于20分钟,续航300公里也可以带来革命。二,如果续航达到一千公里,充电2小时也是可以带来革命!//@ 我是汤建华:根本不需要1000公里,500公里足以,只要充电变得简单,两种方式,一种时间缩短,另一种直接换电池,电池可以回收,同时折旧率低//@张洲:网络与汽车相容必然是个大趋势,某个汽车峰会就可以达成统一规格的一致性。可迄今为止尚没有这类动作,苹果和谷歌都曾伸出过橄榄枝,但汽车厂家执意要自行研发。情况在这里——更新一次原厂车载导航地图费用数千,而更新一次凯立德则一百元。看谁先贴近生活吧。//@鹤鸣九皋_007:电动汽车真的会是未来的趋势吗?电池充电采用什么方式呢?加电站是充电还是换电池?换电池解决了时间问题,但是电池新旧程度不一的问题如何解决?

 

备注:三技术引领后特斯拉时代

 2013-07-16 证券时报网

    作为第二代电动车的代表,特斯拉的股价迭创新高,但下一代的电动车技术也正在酝酿。

  据上证报报道,美国著名IT分析师罗布·恩德勒于北京时间15日零晨在美国数码趋势网上发表署名文章,对新一代电动车的技术做出了前瞻。他认为,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和超级电容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会被结合入下一代电动车中,这不仅将彻底解决电池能量问题,也会把电动车的技术推升到全新的高度。

  背景消息:

  美国著名IT分析师罗布·恩德勒认为,目前的电动汽车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代,20世纪早些时候,第一代电动汽车面世,但由于电池能量无法与油箱媲美,致使电动汽车大面积夭折。过去十年,由特斯拉领衔的第二代电动汽车出现,打破了电动汽车的使用瓶颈,但其燃油汽车相比,经济性和电池技术仍然是这一代电动车的瓶颈。

  而为了打破这一均衡,让市场彻底向电动车行业倾斜,新兴技术必须被融入到第三代电动车的项目中。其中,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与超级电容

  这三项技术,将是第三代电动车的核心。

  这三项技术中,感应充电技术能让电动车在无需物理连接电源的情况下就完成充电。据悉,目前著名的高通公司已经在推广其名为Halo的感应充电技术,高通已与伦敦市政府展开合作,计划在伦敦主要道路下方埋放无线充电装置,让电动汽车在等红灯、行进、停靠公共停车场时都能随时随地充电。在今年1月的发布会上,高通已经成功展示了为一辆劳斯莱斯充电的过程。

  锂空气电池技术是恩德勒提到的第二项技术。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阴极反应物,相比普通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克服目前锂电池的容量不足,行驶距离有限的缺点。业内认为,要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能量密度需达到目前的约6~7倍,而理论上锂空气电池的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可以提供与汽油同等的能量,现阶段全球不少实验室都在研究这种技术。

  而超级电容则被恩德勒认为有可能成为锂电池的替代品。超级电容是电池的替代品,且事实上其已经应用于商用车辆之中。虽然目前电容的价格非常高昂,但随着超级电容技术的发展,普通用户也有望使用结合超级电容的电动车。

  对于三大核心技术,国内也早已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此前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已经在锂空气电池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超级电容方面,国内研究较为成熟,但受制于高成本和能量密度低的原因,产业化仍处起步阶段。 感应充电技术方面,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 电子方面,奇瑞汽车等少数企业已开始研发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已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引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已加入该组织。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