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遵义将投资百亿移民 为茅台扩产提供空间.
(2013-07-14 16:26:37)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在“十二五”期间,遵义的白酒产业将做何调整?对茅台的发展,又将出台哪些支持政策?近期,《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遵义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余冷。
给茅台腾地方
要将茅台从官酒变民酒,让老百姓能消费得起,买得起。
《中国经营报》:在遵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重点扩大白酒产能,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茅台酒发展,实现年新增茅台酒产能2000吨”,遵义市政府将如何集中资源支持茅台发展,具体措施是什么?
余冷:茅台在遵义属支柱型企业,属于遵义市工业中举足轻重的企业,所以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要继续支持茅台做大做强,这对我们整个工业的引领至关重要。
支持茅台做大做强有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是支持茅台扩大产能,茅台不可复制也不能搬迁,在茅台有限的发展空间里,我们采取的支持举措是将茅台镇上的居民搬迁出来,留下空间让茅台扩大产能。今年我们将投资100多个亿,将赤水河边的老百姓搬迁出来,给茅台腾出空间,到2015年茅台酒生产能力达到4万千升。
第二是从原料上给予支持,我们规划了绿色原料基地,茅台的原料都是来自当地,并且对原料的种植有严格管控,比如不能有化肥农药。积极推广“企业+基地+标准+农户”等多种形式,发展订单农业,培育和扶持优质高粱、小麦原料种植基地,推进原料基地的规模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努力把仁怀市及其周边县市建成茅台酒专用优质有机原料基地。
第三要将茅台镇打造成为贵州第一镇、中国第一镇。第四要加强赤水河的环境保护,在赤水河沿岸分布的都是酱香酒,我们对在赤水河设酒厂的审批很严格,不允许一般的小酒厂随便在这里建厂。对赤水河谷特别是茅台镇及周边的白酒企业进行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散、小、乱”问题。进一步加强赤水河流域及茅台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解决好赤水河上游地区水环境、茅台镇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和镇区空气质量及环境卫生问题,确保国酒茅台生产基地的水质长期稳定,满足茅台酒的生产要求。
《中国经营报》:白酒产业是遵义的支柱产业,在未来几年内,遵义对白酒产业的工业规划是怎样的?白酒产量将达到多少?
余冷:到2015年,白酒产量达到30万千升,茅台酒生产能力达到4万千升,白酒及配套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左右,形成以茅台镇为中心(仁怀市区范围)的白酒产业集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全国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中国经营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对国内高端白酒的销售有一定影响,遵义除了茅台之外还有许多国内高端白酒品牌,这些企业受到的影响怎样?你们将如何应对?
余冷:八项规定出台后,客观地说对高端酒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就遵义的整个白酒产业来看,整体产量还是在增长,所以贵州省委、省政府,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茅台从官酒变民酒,让老百姓能消费得起,买得起。目前,茅台集团也在对销售模式进行一系列创新,比如增加了网上采购,加大了防伪力度,用手机一扫描就可以知道真伪。
《中国经营报》:在遵义仁怀市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厂,这些中小酒厂目前的整体状况怎样?遵义会不会启动对中小酒企的整合工作?
余冷: 仁怀市正在启动对小酒厂的淘汰工作,1000吨以下的将面临淘汰。白酒产业也要进行整合,淘汰小酒厂。一些小酒厂的资金链还未出现明显的资金链断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