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空间到底在哪里--报告作者:@郭荆璞
(2013-04-06 22:26:11)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上海家化:空间到底在哪里
报告作者:@郭荆璞
报告出处:雪球策略会
相关股票: $上海家化(SH600315)$
以下为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在雪球2013投资策略会北京场的演讲实录,演讲题目是《上海家化:空间到底在哪里》。pdf材料在这:http://xueqiu.com/2552920054/23480643
我今天想说上海家化的空间到底在哪儿,一方面我们肯定要讲业务的空间在哪儿,它股价的空间在哪儿,它的上升空间在哪儿这几个问题。
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你就当一个雪球的用户过来跟大家聊一聊,不用把自己当做分析师,我说好,拿到嘉宾名单的时候我一看,你居然请了郭海燕,那干嘛要请我来讲消费类的东西?刚才主持人说我是化工行业的分析师,其实化工行业很不受待见,我们去上市公司有时候,高管都说,我们不希望别人觉得我们是化工行业的,我们希望说我们是日用品行业或者药类公司。
化工公司看上去盈利不错,可能突然一下就不行了。上海家化,刚才主持人提到它的价格很高,我们现在的预期还是比较好的增长,但它的价格确实是很高的,它的增长空间怎么看,它的股价空间又怎么看?
首先是我们对增长预期比较好,往后三年我们给的是33%的复合增长,14%的销售收入的增长,毛利率提升能带来14%的增长,还有投资收益增加大概5%。
毛利提升不是说毛利率会提升14%,因为我们知道上海家化这个公司净利润大概在10-13%的水平上,它的毛利率提升两个点,差不多它的净利润就要提升15%左右,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估计的上海家化的毛利率从55%到60%之间,三年以后大概会上升到65%左右,是这么一个估计,三年毛利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销售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是有必然联系的,高毛利产品销售增长更高,它就要负担更高的销售费用,因此增速较高,在总收入的占比中提高,带动了平均毛利率的上升。上海家化的产品六神的市场占有率大概超过50%,这种增长不可能希望它持续非常好的时间,它会慢慢降到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的正常增速上去。
高毛利的产品指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夫等,不管市场规模大还是小,它的毛利率一般都在80%左右,这也符合一般人认识中的日化品的数据。平均毛利的上升实际就是高毛利占比增加了,如果以前低毛利高毛利一个50%一个80%,平均就是65%,这实际是不同的增长速度带来的。
上海家化的ROIC非常高,上海家化没有有息负债,现金流充裕,高于同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较低的投入资本造成了高于全球的平均情况。
这是一个财务数据的情况,刚才我没有讲估值的事儿,因为估值的变化很大。大家总在讨论一个公司的PE是多少,我们自己跟买方机构接触下来,很多人愿意说为什么这个公司40倍PE,某个公司20倍PE,其实我自己有时候觉得PE是情绪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这个市场上给日化行业公司都是40倍PE,这个公司一定可以是40倍PE,这没道理,不同公司经营状况不一样,资本结构也不一样,不能一定享受同样的估值,我的习惯上,我挺喜欢看其它券商的报告的,但一般我拿到一个报告时会跳过前面所有公司和行业分析直接看估值这块,看盈利预测,我假设券商全是神,所有的盈利预测全是对的,看估值那段,盈利预测可以简单算一下,这几年我算的情况,我不知道后面的人看不看得清楚,第三年我们估值的是1.67元,到2015年我们估的是3.25元,如果这是别人的报告我会简单算一下这两年增长差不多一倍,复合增长率差不多40%,对应现在的估值39倍,好象差不多,大家对这个市场,对这个股票的预期实际上已经到达了合理水平。
一般来说我自己的经验,这个数值,PE的数值不到1.2,大家很乐观的时候会给1.2甚至1.3倍的PE,那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个短期的高估,如果这个数值低到0.7、0.8的时候,要么就是券商错误预测,要么就是市场对这个公司出现了错估,我自己看这个公司看了三年,这个公司挺容易看的,你去超市、商店里看它的产品,很容易跟踪它的情况,之前大概都是25-30%的增长,在2011年的时候大家对它估计的增长都是在25%左右,我们当时做了它的经营模式后发现它的增长有40%,很简单的想,40%的增长,当时的估值不到30倍大概是,按我们的预期,当时它大概是在25倍左右,那我为什么不敢投呢?这没什么大问题。
后来我们给这个公司的预期还是40%的增长,这是两年预期,三年预期30%的增长,但现在市场给的估值是40倍,我自己觉得,除非它的经营模型出现比较大的调整,觉得它现在的股价是不是到了合理甚至是有点高的水平了。
这是一个数据,前面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消费品牌的,我就没必要讲了,因为我是化工行业的分析师,其实我搞不太清楚一个品牌应该怎么运作,我看上海家化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跟我们交流,他都觉得我们这些人有两点劣势:第一,我们是看化工的,对成本多少,利润多少,销售价格多少不太懂;第二点是我是男的,很多人觉得在化妆品、护肤品行业,男的没有优势。这些我都承认,但我这个人又比较轴,喜欢看我觉得挺好的公司,我只做数据解读,有的公司不管你的品牌多好、战略多宏大,落不到数据上没有用,我也跟别人讨论过这个事情,他很看好科技类的一些公司,说这些公司可以给50倍的估值,我说那你不能说一个新技术就一定值这么高的估值,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东西跟一个不定期的,不一定给你多少利息的债券没有任何区别,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管它具体的情况什么样,我们只看数据。
从数据来看,第一是它总资产的增长,我们做一个结构分析,2011年的总资产是1,2012年相对2011年上升了43%的总资产,这两块主要是货币资金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构成的,这很可靠,不存在其它技巧去修饰的情况,因为我增加的资产基本全是真的钱。
右边所有权益增加很多,有一块可能是跟它的资本供给增加有关系。
这是和我们当时预期的偏差,我们去年8月份出的报告里做的预期,可以看到比我们预期差的地方是货币资金少,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我们猜错了,不知道它后来买了理财产品,这两者加在一起比我们的预期高了11%,实际上它的总资产比我们预期高了10%,和我们的预期几乎一致。
可以看到经营性应收和存货,这两项减少大概4%,说明它对上下游的控制力变得比以前更强,它的一部分现金可能是这么来的。
利润表的话,大家一般都比较关注你的收入增加,费用增加,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去看具体项,看它的营业利润何经利润的增幅基本上是一致的,你的利润增长主要都是一些经常性项目带来的,如果去掉投资收益,大部分的净利润增长都是从经常性项目来的,或者是从可持续项目来的,那你公司的增长是比较健康的。
我们看到营业收入比我们预期得差,原因是它的成本增长比我们想象得快,这个我们后面会说到,可能是跟它的结算方式和它对代理依赖的程度有一定改变造成的,就我们看它投资收益这块影响比较大,投资收益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天江(音),我们对天江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在我们的估值里尽可能减少对天江判断的依赖,我现在只能说这么多,这个项目和我们当时的预期比差得并不是太多,因为它还有一块资产出售,如果去掉出售,实际上天江收益的增长和我们当时通过天江过去的数据和市场了解数据的估计是一致的,所以天江未来大概三年的增长,我们估的是大概25-40%的增长,应该说在它的估值里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现金流量表,其实和刚才我们说的结论差不太多,在营运资金变动这块比较大,它对上下游的控制增强了,也能看到它的资本开支非常低,资本开支相当于其它企业的五分之一就换来了更高的利润,我想很多价值投资者可能会比较喜欢这种企业,我们对它做了具体分析,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直接看材料,我就不仔细说这事儿了。
我说一下费用率的事情,我们看到上海家化的情况是费用率在下降,特别是消费费用率下降了,它的收入增长居然还有20%几,当时很多人很质疑这事,包括媒体都在质疑,为什么你的销售费用率下降,营销费用几乎没有增长,营销费用增长1%,销售费用增长20%几,当时大家解释,花王等各种情况都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代理,或者是代销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说它把一部分销售收入放到了代理商那边去,如果统计终端销售的收入,它的增长会比报表看到的数据更高,我们做了调整之后,它的销售收入实际增长是40-50%,销售费用率实际上增长了2%,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会有这种表现了。
我想说它的超级品牌佰草集,佰草集这个品牌在国内终端市场它其实是很普通的产品,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它的竞争对手是国内的自然堂,自然堂的销售收入,高的时候是佰草集的两倍,它怎么和其它品牌竞争?我们在淘宝上做了一个统计,大概分析了淘宝4000个产品页面,我们分析了11种不同的产品,它在淘宝上定价的情况,可以看到这里面佰草集的定价是比较合理的,每一个企业都有某一个产品金字塔的情况,资生堂可能更明显,它的产品随着不同品牌呈现梯级下降的情况,佰草集的定价相对来说也比较合理,这里面看到它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是做草本或自然元素的,佰草集是可以跟他们竞争的,在网上,这等于是实际成交的价格,佰草集的价格是有一定优势的,它的竞争对手里,它可以去和一些国际品牌竞争,大家可以看到,下面这个是自然堂的定价,在网上可以看到,自然堂定价是非常低的,它其实没有能力去和其它的主打草本或自然元素的品牌竞争,它靠的是低价,所以销售规模非常大。
我上面还标了红线,红线是在专柜买的价格,可以看到佰草集相对专柜买的价格折价并不是很多,说明它的专柜定价还比较合理。
这是它和各企业二线品牌竞争的情况,可以看到它向上向下都有延伸的空间,就像郭老师讲的,它不一定有能力提价,但它可以推出新的、更贵的品牌,比如做一个仟草集,可以把品牌做得更好,把口碑做得更好,把价格提上去,而不是靠佰草集简单地实现延伸,而是靠子品牌延伸自己的竞争。
这是它两个比较重要的品牌,为什么我说佰草集是超级品牌,我其实挺认同一件事情的,你可以看到其它品牌里往往都有超级品牌,具有向上向下延伸的能力,兰蔻最早就是小黑瓶,它的定位很明确,销售策略很成功,后来慢慢出了卓颜系列,定价很高,几乎接近这个集团最高定价的赫莲娜的水平了。
这是迪奥和雅诗兰黛两个品牌相应的图,你能看到,它的迪奥品牌和雅诗兰黛品牌都有子品牌的情况。
有人很关注双妹,我自己觉得现在它瞄准的市场,一个女孩子只用一个牌子一个月不含面膜需要的价钱,用双妹大概要花一千块钱,一千块钱可以用什么东西呢?在网上买的话你可以用赫莲娜,可以用LV旗下的娇兰水赋活能,这是一个很好的牌子,就是为了向年轻人延伸娇兰品牌而设计的,我让你从20岁的时候就开始用娇兰,如果你比较有钱的话,以后你40岁变成贵妇以后还是用娇兰,这个品牌做得很成功,现在双妹没能力和这两个品牌竞争,不管是口碑还是各方面,如果能做起来还是挺不错的。
清妃被放弃是一种必然,可以看到它在网上可以被大家接受的价格是非常低的,它已经没有什么拓展空间了。
估值的情况,我直接把当时我们的表摘出来,去年8月份的时候,当时股价是40多块钱,我们估了66块钱,但现在做估值平移,财务数据发生改变了,大概是70来块钱,所以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很低估的情况,它存在的价值是,它未来每年的增长达到30%几,如果拿着它的话可以分享利润的成长,这里面我们做了一些科技公司的比较,本来我们做的是下面的一些,最开始我们的想法是做下面的科技类公司,看起来好象跟它比较像,一个是一堆日本品牌,更适合亚洲人,还有一些就是欧莱雅,以后它要去学习的目标,最后没有一个跟它估值比较接近的,怎么解释它的的高估值呢?我用了一个数据,我们发现它的经营指标跟别人不太一样,最后只找到一个跟它比较接近的,爱马仕,我印象中我路演的时候还被一些人嘲笑过,上海家化还能跟爱马仕比吗?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我们看到它跟爱马仕比起来有一个指标非常接近,就是ROIC,两家都在20%以上,其它没有一家超过的,一般都在10%左右,甚至日本一些企业只能做到3%的ROIC,一个回报那么低的东西当然不会给你很高的估值,我们看到最接近20ROIC的就是雅诗兰黛,它的PE也是最高的。
在一个成长股主导的市场,PE主要是被增长率决定的,但如果我们追求回报,追求价值投资,更多的时候是看回报率,不是看增长率。
这就是我的一些观点,谢谢大家。
现场提问:
从长期来看,您认为上海家化从收入和市场占有率来看它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存不存在上海家化为了股权激励而短期内出现佰草集经销商压货的情况?
郭荆璞:
我自己觉得它的天花板跟这个东西没有关系,跟兰蔻有关系,你可以看到上海家化的定价,实际交易价格都在兰蔻的区间里,这是在淘宝上的价格,如果兰蔻降价很大的话,肯定会对它形成非常大的包揽,刚才中金的郭老师也讲了,就是国际品牌的天花板,兰蔻在国际的口碑不错,你可以看到它专柜的定价是比较高的,但我们平时使用,如果上网买,可以买到比较低廉的价格,那有一个情况,如果我去专柜买佰草集,我不如去淘宝买兰蔻,这里面统计的范围包括亚马逊,你在亚马逊上能买到真品,这个天花板在哪儿,其实天花板就在于国际品牌降价到底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通过降价或者推出新的子品牌,LV也一样,LV子品牌比它最贵的系列至少便宜一半以上,它推出新的子品牌或者直接降价都会压制佰草集的上升空间,如果它在推出高端品牌时受到这种压制,利润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对佰草集的收入增长估计是25%,也就是三年翻一倍,但我自己觉得这个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因为开店铺得很快,我看过佰草集的店,简单算一下,佰草集的销售额大概是在10个亿左右,摊到每个它比较好的店上,一天大概只需要十来个客人,也就是说一个商场佰草集店开12个小时,大概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一个客人有进佰草集店买东西就行了。
但它的竞争对手欧舒丹在同样的商场里客流量是佰草集的5倍,成交量是佰草集的2倍,所以佰草集的空间非常大,但它的问题就是现在做得不够好,我在雪球上讲过好几次,家化这个公司刚刚开始挖“护城河”,它离护城河企业还有非常远的距离,这个行业要想有护城河非常难,LV有护城河吗?它最大的护城河就是定价策略,LV这个牌子从来不降价,就在这个地方,它的定价策略很合理但利润非常高,这就是它的“护城河”,或者说就是所谓的加价率,佰草集现在的加价率挺低的,这条红线是它的专柜价格,这是它的交易价格,交易价格很低,现在它还有护城河,等到它想加价提上去的时候,它的护城河就会变浅,现在它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做新的子品牌,用新的子品牌去占领不同的市场,包括它这次推出的“太极丹”,那个东西应该说是个很新的玩意儿,可能有人用过,把VE的胶囊捏破然后涂在脸上,太极丹基本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不像提供面膜,其实它和面膜或面霜没有本质的区别,要说收入或利润增长的天花板,只要一个企业不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不要轻易提价,暂时不会遇到这个天花板,当然前提是兰蔻这样的牌子一下降价50%,去年我们看到倩碧一下降价了30%几,这对国内的品牌压制还是很大的。
刚才说到股权激励的事情,起码我自己不知道佰草集有向经销商大量铺货的情况,因为佰草集很多的营销人员部分还是家化自己的,包括它自己开新店什么的,它向下铺货的情况不太大,如果有的话,其实我们在销售收入里会看到相应的反应,比如现金回流,各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不匹配的情况,我们在财报里也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因为家化的体系比较封闭,你想找家化的经销商去聊很困难,我只能说在草根这边我没有验证过,如果家化想让佰草集做这个事情,比如在大润发销售做这件事情,那么大润发的宝洁经理我知道,起码我可以通过宝洁或联合利华的渠道来了解,没有听说家化做这件事。
相关股票:
以下为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在雪球2013投资策略会北京场的演讲实录,演讲题目是《上海家化:空间到底在哪里》。pdf材料在这:http://xueqiu.com/2552920054/23480643
我今天想说上海家化的空间到底在哪儿,一方面我们肯定要讲业务的空间在哪儿,它股价的空间在哪儿,它的上升空间在哪儿这几个问题。
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你就当一个雪球的用户过来跟大家聊一聊,不用把自己当做分析师,我说好,拿到嘉宾名单的时候我一看,你居然请了郭海燕,那干嘛要请我来讲消费类的东西?刚才主持人说我是化工行业的分析师,其实化工行业很不受待见,我们去上市公司有时候,高管都说,我们不希望别人觉得我们是化工行业的,我们希望说我们是日用品行业或者药类公司。
化工公司看上去盈利不错,可能突然一下就不行了。上海家化,刚才主持人提到它的价格很高,我们现在的预期还是比较好的增长,但它的价格确实是很高的,它的增长空间怎么看,它的股价空间又怎么看?
首先是我们对增长预期比较好,往后三年我们给的是33%的复合增长,14%的销售收入的增长,毛利率提升能带来14%的增长,还有投资收益增加大概5%。
毛利提升不是说毛利率会提升14%,因为我们知道上海家化这个公司净利润大概在10-13%的水平上,它的毛利率提升两个点,差不多它的净利润就要提升15%左右,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估计的上海家化的毛利率从55%到60%之间,三年以后大概会上升到65%左右,是这么一个估计,三年毛利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销售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是有必然联系的,高毛利产品销售增长更高,它就要负担更高的销售费用,因此增速较高,在总收入的占比中提高,带动了平均毛利率的上升。上海家化的产品六神的市场占有率大概超过50%,这种增长不可能希望它持续非常好的时间,它会慢慢降到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的正常增速上去。
高毛利的产品指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夫等,不管市场规模大还是小,它的毛利率一般都在80%左右,这也符合一般人认识中的日化品的数据。平均毛利的上升实际就是高毛利占比增加了,如果以前低毛利高毛利一个50%一个80%,平均就是65%,这实际是不同的增长速度带来的。
上海家化的ROIC非常高,上海家化没有有息负债,现金流充裕,高于同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较低的投入资本造成了高于全球的平均情况。
这是一个财务数据的情况,刚才我没有讲估值的事儿,因为估值的变化很大。大家总在讨论一个公司的PE是多少,我们自己跟买方机构接触下来,很多人愿意说为什么这个公司40倍PE,某个公司20倍PE,其实我自己有时候觉得PE是情绪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这个市场上给日化行业公司都是40倍PE,这个公司一定可以是40倍PE,这没道理,不同公司经营状况不一样,资本结构也不一样,不能一定享受同样的估值,我的习惯上,我挺喜欢看其它券商的报告的,但一般我拿到一个报告时会跳过前面所有公司和行业分析直接看估值这块,看盈利预测,我假设券商全是神,所有的盈利预测全是对的,看估值那段,盈利预测可以简单算一下,这几年我算的情况,我不知道后面的人看不看得清楚,第三年我们估值的是1.67元,到2015年我们估的是3.25元,如果这是别人的报告我会简单算一下这两年增长差不多一倍,复合增长率差不多40%,对应现在的估值39倍,好象差不多,大家对这个市场,对这个股票的预期实际上已经到达了合理水平。
一般来说我自己的经验,这个数值,PE的数值不到1.2,大家很乐观的时候会给1.2甚至1.3倍的PE,那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个短期的高估,如果这个数值低到0.7、0.8的时候,要么就是券商错误预测,要么就是市场对这个公司出现了错估,我自己看这个公司看了三年,这个公司挺容易看的,你去超市、商店里看它的产品,很容易跟踪它的情况,之前大概都是25-30%的增长,在2011年的时候大家对它估计的增长都是在25%左右,我们当时做了它的经营模式后发现它的增长有40%,很简单的想,40%的增长,当时的估值不到30倍大概是,按我们的预期,当时它大概是在25倍左右,那我为什么不敢投呢?这没什么大问题。
后来我们给这个公司的预期还是40%的增长,这是两年预期,三年预期30%的增长,但现在市场给的估值是40倍,我自己觉得,除非它的经营模型出现比较大的调整,觉得它现在的股价是不是到了合理甚至是有点高的水平了。
这是一个数据,前面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消费品牌的,我就没必要讲了,因为我是化工行业的分析师,其实我搞不太清楚一个品牌应该怎么运作,我看上海家化的时候,很多投资者跟我们交流,他都觉得我们这些人有两点劣势:第一,我们是看化工的,对成本多少,利润多少,销售价格多少不太懂;第二点是我是男的,很多人觉得在化妆品、护肤品行业,男的没有优势。这些我都承认,但我这个人又比较轴,喜欢看我觉得挺好的公司,我只做数据解读,有的公司不管你的品牌多好、战略多宏大,落不到数据上没有用,我也跟别人讨论过这个事情,他很看好科技类的一些公司,说这些公司可以给50倍的估值,我说那你不能说一个新技术就一定值这么高的估值,这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东西跟一个不定期的,不一定给你多少利息的债券没有任何区别,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管它具体的情况什么样,我们只看数据。
从数据来看,第一是它总资产的增长,我们做一个结构分析,2011年的总资产是1,2012年相对2011年上升了43%的总资产,这两块主要是货币资金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构成的,这很可靠,不存在其它技巧去修饰的情况,因为我增加的资产基本全是真的钱。
右边所有权益增加很多,有一块可能是跟它的资本供给增加有关系。
这是和我们当时预期的偏差,我们去年8月份出的报告里做的预期,可以看到比我们预期差的地方是货币资金少,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我们猜错了,不知道它后来买了理财产品,这两者加在一起比我们的预期高了11%,实际上它的总资产比我们预期高了10%,和我们的预期几乎一致。
可以看到经营性应收和存货,这两项减少大概4%,说明它对上下游的控制力变得比以前更强,它的一部分现金可能是这么来的。
利润表的话,大家一般都比较关注你的收入增加,费用增加,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去看具体项,看它的营业利润何经利润的增幅基本上是一致的,你的利润增长主要都是一些经常性项目带来的,如果去掉投资收益,大部分的净利润增长都是从经常性项目来的,或者是从可持续项目来的,那你公司的增长是比较健康的。
我们看到营业收入比我们预期得差,原因是它的成本增长比我们想象得快,这个我们后面会说到,可能是跟它的结算方式和它对代理依赖的程度有一定改变造成的,就我们看它投资收益这块影响比较大,投资收益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天江(音),我们对天江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在我们的估值里尽可能减少对天江判断的依赖,我现在只能说这么多,这个项目和我们当时的预期比差得并不是太多,因为它还有一块资产出售,如果去掉出售,实际上天江收益的增长和我们当时通过天江过去的数据和市场了解数据的估计是一致的,所以天江未来大概三年的增长,我们估的是大概25-40%的增长,应该说在它的估值里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现金流量表,其实和刚才我们说的结论差不太多,在营运资金变动这块比较大,它对上下游的控制增强了,也能看到它的资本开支非常低,资本开支相当于其它企业的五分之一就换来了更高的利润,我想很多价值投资者可能会比较喜欢这种企业,我们对它做了具体分析,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直接看材料,我就不仔细说这事儿了。
我说一下费用率的事情,我们看到上海家化的情况是费用率在下降,特别是消费费用率下降了,它的收入增长居然还有20%几,当时很多人很质疑这事,包括媒体都在质疑,为什么你的销售费用率下降,营销费用几乎没有增长,营销费用增长1%,销售费用增长20%几,当时大家解释,花王等各种情况都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代理,或者是代销方式的改变,也就是说它把一部分销售收入放到了代理商那边去,如果统计终端销售的收入,它的增长会比报表看到的数据更高,我们做了调整之后,它的销售收入实际增长是40-50%,销售费用率实际上增长了2%,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会有这种表现了。
我想说它的超级品牌佰草集,佰草集这个品牌在国内终端市场它其实是很普通的产品,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它的竞争对手是国内的自然堂,自然堂的销售收入,高的时候是佰草集的两倍,它怎么和其它品牌竞争?我们在淘宝上做了一个统计,大概分析了淘宝4000个产品页面,我们分析了11种不同的产品,它在淘宝上定价的情况,可以看到这里面佰草集的定价是比较合理的,每一个企业都有某一个产品金字塔的情况,资生堂可能更明显,它的产品随着不同品牌呈现梯级下降的情况,佰草集的定价相对来说也比较合理,这里面看到它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是做草本或自然元素的,佰草集是可以跟他们竞争的,在网上,这等于是实际成交的价格,佰草集的价格是有一定优势的,它的竞争对手里,它可以去和一些国际品牌竞争,大家可以看到,下面这个是自然堂的定价,在网上可以看到,自然堂定价是非常低的,它其实没有能力去和其它的主打草本或自然元素的品牌竞争,它靠的是低价,所以销售规模非常大。
我上面还标了红线,红线是在专柜买的价格,可以看到佰草集相对专柜买的价格折价并不是很多,说明它的专柜定价还比较合理。
这是它和各企业二线品牌竞争的情况,可以看到它向上向下都有延伸的空间,就像郭老师讲的,它不一定有能力提价,但它可以推出新的、更贵的品牌,比如做一个仟草集,可以把品牌做得更好,把口碑做得更好,把价格提上去,而不是靠佰草集简单地实现延伸,而是靠子品牌延伸自己的竞争。
这是它两个比较重要的品牌,为什么我说佰草集是超级品牌,我其实挺认同一件事情的,你可以看到其它品牌里往往都有超级品牌,具有向上向下延伸的能力,兰蔻最早就是小黑瓶,它的定位很明确,销售策略很成功,后来慢慢出了卓颜系列,定价很高,几乎接近这个集团最高定价的赫莲娜的水平了。
这是迪奥和雅诗兰黛两个品牌相应的图,你能看到,它的迪奥品牌和雅诗兰黛品牌都有子品牌的情况。
现场提问:
郭荆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