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陈少梅的绘画艺术—与时俱进,余意犹有未尽

标签:
转载 |
分类: 老照片、影象中国、世界 |
《海阔天空》以奔放的笔墨,描绘波澜壮阔的大海,海浪拍岸,海鸥在浪花中翻飞
《丛林山径》是水墨写生
《牧牛图》是首新时代的田园诗寥寥数笔勾出池塘垂柳生动写意又以谨细的笔墨突出牧童和水牛
京郊写生
与时俱进,余意犹有未尽
中国画源于自然,“云霞雕色”,“草木贲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心雕龙》)。陈少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注重师法自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陈少梅以极大热情投入中国画创新的新的探索。1953年陈少梅应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叶浅予之邀回到北京,广游京郊各地,面向自然,深入社会,与时俱进转变画风,但坚持中国画的语言方式和审美韵味。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了《江南春》、《小姑山》、《牧牛图》、《丛林远岭》、《燕山秋色》、《燕山春晓》、《海阔天空》、《丛林山径》、《京郊春景》、《颐和园玉琴峡》等一批作品。这些作品延续着水墨苍劲的传统,但意境、章法已脱去古人成法,有了巨大变化,不再只是鹅冠博袖的文人雅士,而有了耕田的农民、放牛的牧童;峻拔的笔致,清新的意境,体现了陈少梅非凡的艺术才华,是中国画向现代化转型跨出的重要一步,从中可以看到用传统笔墨表现现实生活的广阔前景。
正当陈少梅攀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余意犹有未尽。“ 1954年9月9日,他怀中带着两个干馒头去向老母问安,说自己已用过了饭,不意就在老母面前突然倒下,年仅四十五岁。……这位在艺术上极有成就、在年龄上前途无限的画家,竟无法更多的贡献他的才能和力量了,这又豈是陈少梅先生个人的不幸而已呢!”(啓功天津人美《陈少梅画集序》)“……天公忌才,造就了这么一位难得的智睿之士,又很快地夺去了他的画笔,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留下了千秋憾事。”(范曾《早调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