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间醉美是茅台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转载]人间醉美是茅台 [转载]人间醉美是茅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喝过的最好的酒,是季克良亲自勾兑的,应该超过汉帝茅台。那年《南方周末》突然向茅台发难,指责茅台“保肝护肝”之说,茅台召了一帮人去出谋划策,搞应急公关,我的一个好友在此之列,就把我也叫上了,一起去茅台混酒喝。因为住在茅台的茅园宾馆里,在那里吃饭,只要茅台约请的,喝酒时只要你能喝,茅台随便上。第二天,季克良,这位白酒骨灰级人物,亲自下了车间,勾了一盅百年茅台上来。按照当时的价格,一小杯大约三钱,约一千元左右,面对如此佳酿,我先是品了一小点,留香与回味,然后就迫不及待地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势搞了一大口下去,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舌尖顺流而下,直到胃里,说胃还不太准确,应该是到心间。在那里停留了一会,突然之间迸发,就像一种爆炸一下,将那股暖流一瞬间传递至指尖及脚掌心,然后全身都暖洋洋的,我没吸过毒,我想,吸毒可能也就是这种感觉。有个女的,连搞了三杯,后来从茅台大厦出来,下台阶时差点摔了,我再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势将她一把捞住,只感觉她的身上也很火热...........哈哈。
*持有600519超过10年,对茅台公司的研究,让许多行业研究员自叹不如的一位尚未见过面的朋友——中国资本市场,这样说:“喝惯了浓香清香的人,一旦接触酱香,就会爱上酱香,一旦爱上酱香,就不再接受浓香清香。回不去了,物是人非。相反,喝惯了酱香的人,从一开始就无法接受浓香清香。对我这个嗜酒如命,爱酒爱到地老天荒的酒者来说,这辈子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我年纪轻轻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接触到酱香茅台,茅台一出,从此天下再无白酒”。
*什么叫奢侈品?法国干邑世家卡慕(CAMUS)第五代传人,目前的掌门人,西里尔.卡慕(Cyri Camus)给出如下大致原则:1、不是一个每天都要买的东西;2、送给别人感觉很愉快,自己留着感觉也很愉快。3、历史悠久,品质上佳,官感恒定。拿茅台比照一下:是,还是不是?这是个问题,呵呵
*复利魔力的发挥,靠的是时间;酱香型白酒的特点:存储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而茅台酒是酱香型的至尊王者。这两者“时间”的完美结合,使得茅台股票的特性几近完美,塑造了茅台股票在股市中的唯一性:醉茅台,最茅台!
*生产周期已达5年茅台酒,出厂时其实只是半成品。季克良坦言,茅台出厂后至少要再放3年,其喉感口味才能比较完美呈现,并且,存放越久越好。收藏茅台酒,其实是“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说,地盘资金有限的茅台酒厂,把“继续生产”的这一工作,分散到广大藏家的酒库酒柜中。深刻理解茅台这一令人着迷的特性,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并自认为从此找到了打开茅台神秘宝库的一把钥匙,同时也拥有了HOLD住茅台股票的护身符。
*我是喝酒的人,身边也有许多喝酒的人,多年来,只见过原先喝其它酒的人改喝茅台了,却从未曾见过原本喝茅台的人改喝其它香型的酒。这也正是五粮液改酿酱香酒的缘故。
*我问过许多不常喝茅台酒的人为什么。除价格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谁也没把握可以喝到真的茅台酒,感觉茅台也完全不把我们这样的基础消费者放在眼里,所以越不常喝茅台的人就越倾向于“藏拙”。茅台由于自己产量不足,对假酒泛滥也一直没有认真对待,白白放弃了最大的一个市场。甚至形成“买茅台的人不喝,喝茅台的人不买”的局面。试问中国有几亿喝酒的人,有多少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喝过真茅台????
*做股票快20年了,如今方知,此物全凭悟性。懂得它的人,人中之龙凤。懂得茅台酒的人,更是超前了这个时代50年!也就是说,目前30岁的人,到80岁的时候才能明白茅台酒是什么。到那时,他或许才会真正明白,“守股比守寡还难”的真正含义。
*茅台、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从被认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目前被认为值数百亿元,是公司经营者努力的结果吗?大错!一个民族的崛起,靠的是自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民族崛起是无从谈起的。巧了,一个民族品牌的崛起靠的也是自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民族,民族品牌的崛起也是无从谈起的。如果你那张土生土长的中国嘴,一边说着“我就是喝不出茅台有什么好”一边向洋酒抛着媚眼儿,我有什么可能把国家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呢?可喜的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茅台的品牌价值的上升,依赖的正是,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在今后的数十年里,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民族自信心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