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大批量上市的可能性恐怕很不妙
自3月以来,包括温州银行、南昌银行和重庆银行在内的十几家城商行的股权相继在国内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出售这些区域性银行股权的股东包括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它们出售股权是出于对这些银行未来回报、满足监管要求或者筹集资金的能力的担忧。
据北交所发布的公告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于5月份提出将出售所持山东烟台银行13.65%的股权,此前中国华电连续六年为该行第二大股东。这已是中国华电在过去两年中第四次试图出售上述股权,但依然无人问津。另一家试图出售所持城商行股权的公司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据递交给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于5月份表示计划出售所持温州银行全部7.09%的股权。这是华融两年来第二次试图出售这些股权。该公司一位管理人士表示,出售这些股权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持有华融湘江银行51%的股权。而根据政府的相关规定,已经控股某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不得再持有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
除此之外,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以20%的溢价出售所持某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而2011年当围绕这家银行能成功上市的预期高涨时,溢价水平曾达到40%,但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家银行会很快IPO。
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城商行股权被屡屡抛售表明,这部分银行的上市预期正逐渐转淡,原因可能是股权结构复杂且臃肿。有投行人士表示,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停止审批这类银行的IPO申请,主要原因是其股权结构太复杂。除此之外,证监会可能还有另一重考虑。据统计,包括中国核电在内,今年下半年有七家超级大盘股盘对IPO,可能将令A股失血超千亿。值此背景下,叫停城商行上市也是对A股市场的一重保护。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