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笑红尘2011-09-27
20:37:09
我以为《水浒传》中那些所谓梁山泊忠勇之士,只不过是一些地痞无赖、恶霸混混而已。所谓的忠勇、所谓的义气,与如今的地痞混混、乃至市井无赖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整个《水浒传》中也只有林冲是一个例外,所以,他的落草就显得特别艰难,是名副其实的“逼上梁山”。
而吴用、晁盖、刘唐、三阮、白胜等辈不是地痞赌棍、就是混混无赖,所谓的“智取生辰纲”也与时下的抢劫犯在作案手法上不差上下。至于宋公明则是身在公门、拿着俸禄,私通江湖、混迹于黑白两道、给罪犯通风报信,后来害怕事情败露就杀了阎婆惜,逃亡江湖的亡命之徒。宋江之后上梁山的大都是被俘投降、作奸犯科、杀人放火之徒罢了。更可笑的是这群人不惜让卢俊义家破人亡,逼河北玉麒麟入伙。劫持家小、持强凌弱,更是那个不好好教书的先生吴用的拿手本事。
看看林冲是怎样上梁山的,我们就会不难明白;“水浒”为什么与英雄无关。 当初林冲被逼的走投无路 ,欲上梁山入伙,梁山却要林冲交一个投名状,那就是杀一个人,要一颗人头。只有杀了人的人,才可以上梁山,这就是梁山的规矩。随随便便杀掉那些过山的路人,这是真正的英雄所为吗?所以,不论是最初的“聚义厅”还是后来的“忠义堂”,都是在“替天行道”的幌子下,积累着与朝廷谈判招安的筹码,等待着时机漂白他们曾经并不光彩的历史。
整整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回,其实,说穿了就是一部改造罪犯、或者可以说是一部引导社会地痞、混混恶霸、 市井无赖走向正道的教科书。前半部分写的无非是啸聚山林、杀人越货的经历和传奇,为他们与朝廷谈判招安赢足筹码;后半部分写的无非是招安受降、为国尽忠的结局和故事,为他们一生的横行不羁而买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