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但斌
但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7,465
  • 关注人气:300,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通胀对政府改革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安邦咨询评论

(2011-05-04 14:39:41)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财经

治通胀对政府改革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去年以来的通胀,各级政府出台了较多的政策措施,但不少是着眼于应对短期通胀压力的临时性政策,中国更需要全面降低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合理成本的长效政策措施。这对政府改革和提升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全国不少地区蔬菜价格大幅下跌,不过这并不表明通胀拐点的到来,还暴露了政府职能部门调控手段上的一些问题。
不久前,山东一农民因菜价仅8分/斤自杀身亡。虽然农民出售的菜价便宜,但城市菜价并未同比例大幅回落。不少政府部门倾向于认为,除季节性因素,流通环节是重要原因。有学者提出,中国的流通成本占到了商品价格的50%-70%,就减少流通环节。这从逻辑上就有问题,目前的蔬菜流通的各环节,是经过市场充分竞争形成的,如可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经营者不可能无动于衷,早就实施了。真正的原因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菜价的上涨,不少城市对蔬菜种植提供补贴,因此带来的供给的大幅增长最终导致菜价大跌。
对于经济领域的各种矛盾,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转变思路和调控的手段。与其在矛盾暴露后匆忙应对,不如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对于有限的政府财政资金,也应当通过科学调整政策措施,争取做到事半功倍。以各地的蔬菜调控政策为例,得到补贴的农民不会介意菜价走低,有些农民的种植成本甚至接近于零,而对没有拿到补贴的农民,则不能承受菜价下跌的风险。中国运输能力有40%是空载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出去的时候是超载。蔬菜市场的入场费、场租费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政府通过建立信息平台,降低车辆空载率和蔬菜市场的入场成本,才是降低蔬菜流动成本的治本之策。
各种中间成本高企,与政府收费有关。因此,政府“让利”就成了与治理通胀有关的问题。正如我们此前所分析,现在中国有40万亿GDP,政府收了8.3万亿,完全有能力减少税费,比如对蔬菜批发与零售市场的场租费、税收等成本上提供一定的补贴。
目前,不少政府机关在面临通胀的问题时,有压力才急急忙忙应对,而缺乏主动、充分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服务市场的意识。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政府强力、直接介入,不如制订、完善有利于减少流动成本的市场规则。这方面亟待推进的是对商品流通中通道费的整治。
最近某服装公司的财务主管诉苦称:“一个品牌想打进一家商场,公关费用至少也要几万块”。现在北京有五六千家具备一定规模的少(女)淑(女)装品牌,但好的商场也就30家,每家商场的少淑装柜台差不多20多个。公关费用大部分是给采购员、采购经理、介绍人等的好处费,还有合同中要求的公开进店费、经营返点、各种管理费、促销费等等。于是一件商品最终售价的40%-50%都被商场拿走了。通道费像泰山一样压在供应商头上,间接推高了消费品的价格,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少淑装为例,目前业内最低的加价倍率也在7倍以上。如果是职业女装的话,加价率还要更高,几乎到10倍。
多数发达国家都有针对通道费的禁止政策:日本将通道费归为反垄断范畴。美国要求零售厂商不得向供货商收取进场费、要求特殊折扣等,对供应商不能采取大小有别政策。法国禁止零售商要求商业伙伴提供优惠,而不提供任何服务,也不允许零售商将本应由自己支付的费用转嫁给供货商。在全球,商业经济越发达的市场家乐福越难成功,商业经济不发达的市场家乐福容易成功。中国超市领域目前全面效仿家乐福收取通道费的盈利模式。这同样说明中国商业环境需要整顿。当然,商业贿赂在中国同样是违法的,但商业企业不少从业人员的索贿行为普遍存在,说明对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不足。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不少商品绝对价格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少成本不能以税收等常规角度来解释。中国中短期治理通胀也好,中长期降低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成本也好,都需要政府通过改革和提升服务水平,来全面降低经济运行中的不合理成本。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