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对上市公司现金流的挤压开始显现等
(2011-02-28 16:37:40)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财经 |
通胀对上市公司现金流的挤压开始显现
在通胀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下,上市公司显露出了“钱紧”的疲态。从目前公布的年报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截至2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123家公司披露年报。这些公司201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总计66.5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29.91亿元,同比下降近五成。在已经公布年报的123家上市公司中,有25家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为负数,其中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低于-1元的公司竟然也有4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披露年报公司数量较少,不过这123家公司几乎覆盖了申万所有23个一级行业,可以说其财务数据具有普遍性。从现金流入项目看,这些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47%。在现金流出部分,上述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增32.12%,增幅超过该项目流入部分约7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足以说明,由于2010年四季度通胀问题逐渐升温,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一方面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致使广大下游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用工荒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也给企业现金流造成了直接影响。
巴西银行体系面临过度放贷的风险
中国的货币超发问题去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高通胀的根源,并已埋下未来不良资产的隐患。而日前Marshall
Wace首席信息官保罗•马歇尔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在过去5年,巴西的信贷增速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倍。而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分别是2.0、1.6和1.2倍。通常来说,这不是问题,因为杠杆率正从低位回升,贷款与GDP的比率“只有”46%;相比之下,美国私人部门债务与GDP的比率达到165%。问题在于巴西这种债务对借款人造成的负担。尽管通胀率下降至6%的可管理水平,但巴西的银行放贷的平均利率接近25%。而消费信贷利率远远超过了30%。这意味着,巴西借款人正在支付约20%-25%的“实际”利率,而大多数国家的名义利率仅有1%-3%。巴西偿债负担已升至可支配收入的24%,并可能随着加息而进一步上升。预计偿债负担到2012年将升至过高的30%。比较而言,当偿债负担触及14%(目前接近12%)时,美国消费者就会“崩溃”。从金融角度看,巴西陷入如今境地是金融体系失效的结果。巴西银行业体系的经营成本与资产比率达到了令人吃惊的4.2%,而中国和印度的银行的这一比率分别为1.1%和1.6%。可见,巴西已面临高利率贷款过度投放的风险。(RHZB)返回目录
“金砖四国”全部进入加息周期
俄罗斯中央银行25日宣布,自本月28日起将再融资年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从原来的7.75%提高至8%。其他多项业务利率也相应提高25个基点。这是俄央行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提高再融资利率。俄央行在公告中表示,之所以作出加息决定,是由于国内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同时在油价上涨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可能流入俄罗斯境内。俄央行指出,虽然近期物价上涨势头有所放缓,但通胀压力仍然巨大。统计显示,2月份俄消费物价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9.7%。物价上涨主要是受食品涨价拉动,但近几个月,一些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也出现加速上涨之势。自2009年4月起,俄央行连续14次下调再融资利率,最近一次降低再融资利率的时间为去年5月31日。从那以后,俄再融资利率一直保持不变,但市场普遍认为,俄降息周期已经结束。再融资利率是对货币和贷款起到调节作用的一种工具,用于设定货币市场的利率上限。俄央行通过再融资利率,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法人和自然人存款利率,以及贷款机构发放贷款。综合来看,之前巴西、印度、中国纷纷宣布加息,在俄罗斯采取行动之后,“金砖四国”集体步入加息周期。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