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的“原始诱惑”:今年将超500亿美元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6-09 作者:江华
庞大的出口需求和显而易见的回报,让中国原料药出口蛋糕发散出诱人芬芳,国内众多药企垂涎欲滴。
2011年一季度,中国原料药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进出口总额70.23亿美元,出口额53.63亿美元,增长31.31%。
原料药出口已成为中国医药工业的重要支柱。
面对国内外持续增长的原料药市场,国内制药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以分得杯羹。原料药这一投入少、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国外需求庞大的因素,成为国内药企的“原始诱惑”。
据公开资料,我国已注册的原料药生产企业1600多家。而争抢原料药这块蛋糕的企业数倍于原料药生产厂家,数据显示,2010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就达到8563家。
今年保持20%增速
2010年,中国生产出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出口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荷兰、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印度则以34.72%的增幅,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据了解,中国原料药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大类品种较多,其中维生素类占据23亿美元、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3亿美元、解热镇痛类10亿美元的份额。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也接近10亿美元。出口量增幅超过40%的大类品种有心血管系统用药、林可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
IM S预测,2011年中国药品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由于国际医药市场依然在增长,预计中国今年原料药出口将保持20%的增长速度。
从粗放向精细转型
6月5日,东北制药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24.3亿元,用于V C原料药项目、磷霉素项目、左卡尼汀项目、黄连素及中间体胡椒环项目等。
这只是中国制药企业发力原料药的一个缩影。据悉,2010年8563家企业出口原料药产品,其中有21家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则有433家。
大量的制药企业纷纷进军原料药市场,使得不少大宗产品产能过剩,引发低价竞争,加上我国近年来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出口退税前景堪忧、产业链延伸不足等因素,国内制药企业利润已经在下降。
一些企业已经采取行动。随着原料药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原料药企业已经开始从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中间体向精细型的高端产品转变。据了解,中国原料药已获得欧洲EDQ M认证的CO S证书数量为278个,在美国FDA登记的原料药DM F文件数量也达到了740个。
采写:南都记者 江华 实习生 刘智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