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紧缩流动性是个艰难的过程--安邦咨询评论

(2010-11-29 22:22:00)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财经

国内紧缩流动性是个艰难的过程
关于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方向,现在无论是官员学者的讨论,还是市场人士的预期,都比较明显地指向了收紧的方向。然而,想真正收紧市面上的流动性,可没有那么简单。央行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5190.47亿元,刷新3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而在9月,我国外汇占款便达2895.65亿元,当时已创下年内新高。从历史上看,自央行从2007年开始公布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以来,单月新增外汇占款超过5000亿元的情况共出现过4次,前三次分别出现在2007年9月、2008年1月和2008年4月,今年10月份的新增外汇占款数量排名第四。此外,10月贸易顺差和FDI之和为348亿美元,与新增外汇占款之差为428亿美元,较9月增加1.4倍,9月份该值约为180亿美元。这就是说,按照残差法粗略估算的10月“热钱”规模是9月的2.4倍。
众所周知,在我国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外汇占款的变动给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充当着“最后购买者”的角色,而用以买入外汇的钞票,正是开动印钞机印制出来的人民币。在正常年景,这种被动发钞的状况尚可通过央行回笼流动性的操作得以控制,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央票。然而,当美联储开动美元印钞机,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后,溢出的美元流动性便透过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转化为规模庞大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此时央行不得不疲于奔命地进行围堵,但想要彻底将“热钱”拒于国门之外几无可能。实际上,外管局近段时间来拦截热钱不可谓不努力。在10月12日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外管局就多次强调,要“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下一阶段要做好应对和打击“热钱”流入专项行动后续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堵塞监管漏洞的政策措施。然而,10月的“热钱”规模在高压之下依旧大幅增加。
正当“热钱”的涌入使基础货币供应扩大之时,决定国内货币供应的另一重要因素——新增贷款,似乎也渐渐超出了央行的掌控。在9月、10月的新增贷款连续超出预期后,从目前传来的消息看,11月的新增贷款也没有减速之意。日前,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截至23日,11月新增贷款已接近6000亿元。《证券时报》也报道称,中国部分银行11月前半月的信贷投放量已经超过10月份。如此看来,今年7.5万亿的信贷目标基本上肯定会被突破。至于正在讨论中的明年的信贷计划,即使保守地按6万亿来算,也远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且最后的实际新增贷款会不会再次超出计划,也不得而知。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当前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下,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意愿应该是坚定的。不过,受制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央行的紧缩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国内的流动性状况,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市场应该意识到,在当前的内外形势下,紧缩流动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