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但斌
但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9,502
  • 关注人气:300,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在汽车领域平衡产业与结构调整的做法值得借鉴

(2010-10-26 09:16:23)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上海在汽车领域平衡产业与结构调整的做法值得借鉴
    国内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使得各大城市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对上海、北京等城市而言,汽车不仅关系到环境问题,还是个产业问题。如何平衡二者呢?

    上海似乎从世博会中增添了信心,世博会期间,1300多辆纯电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园区载客超过1亿人次,安全、平稳运行约600万公里。纯电动车的故障里程是5.89次/万公里,比预测好很多。这带给了上海决策层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在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称,上海计划2012年形成1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和300亿元产值规模,其中乘用车占80%以上。并将在多方面加以支持,争取2012年形成2万辆左右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化应用规模,政府和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新购比例占30%以上,新能源公交客车新购比例占30%以上。上海针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措施,包括补贴。上海嘉定区甚至在酝酿出台买房送新能源车(主要为电动车)的激励措施。

    上海的这些做法,显示了地方政府如何在汽车产业上贴近“十二五”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在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初稿中,拟定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要达到百万辆的目标。贴上新能源汽车的标签,将使上海符合中央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大政策,又保留了汽车产业的地位。对于国内一些拼命吸引传统汽车投资的城市来说,上海市的说法和宣传策略无疑值得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