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酒亟待内核裂变

(2010-08-10 08:08:17)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创新经营理念 提升管理水平 豫酒亟待内核裂变

  每天,我们仰望太阳的万丈光芒,感受太阳带给我们的温度,感谢太阳带给我们的光明。正因为太阳,地球上的植物才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万物才能生存和发展,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太阳内部,来源于太阳内核的不断裂变。

  “豫酒的一些从业者一直在抱怨,抱怨体制的束缚,抱怨政府的支持力度,抱怨消费者不喝本地酒,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诚然我们缺少很多外部因素,但豫酒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在于内部,在于自身管理水平的低下。”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痛心疾首地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正如李刚所说,造成豫酒目前没落的原因很多,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2009年河南省饮料酒的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实现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三位,但从市场上来看,豫酒在河南200亿元的酒类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4,河南的大部分地级市场由外省酒唱主角,豫酒的发展内忧外患,形势严峻。在此情况下,惟有通过豫酒内部的裂变,才能实现豫酒更快的发展。

  豫酒到底差在哪?

    近几年,河南酒类企业在“豫满中国”的旗帜下,以“抱团打天下”共同出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宋河、宝丰、仰韶、张弓、赊店、皇沟等为龙头的豫酒企业,以做好家门口市场为突破口,调整营销战略,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宋河酒业2010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宋河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云武信心满怀,他认为,2010年宋河酒业将实现12亿元的销售额。宝丰酒业在扎实做好平顶山市场的同时,已经将整个河南省作为自己的核心市场,销售额突破5亿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仰韶在中高端产品仰韶彩陶坊持续热销的情况下,不断参与各种大型活动,提高仰韶彩陶坊的美誉度。张弓、赊店、皇沟等在挖掘本地市场潜力的同时,也不断寻求新的市场进行突破,豫酒整体情况在向好发展。

    不过,豫酒以目前的发展状况同川酒、苏酒、徽酒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河南姚花春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冠超认为,豫酒的兴旺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从市场经济开始,豫酒根本就没有兴旺过。在计划经济时代,豫酒在广告酒时代达到辉煌顶端,之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豫酒在市场经济中呛水,逐步没落,到今天阴影仍然存在。

    范冠超从豫酒存在的差距上谈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豫酒领导班子不够稳定,公司高层走马灯似的一天一个,从而导致各项政策的变化。有的企业成天勾心斗角,想的是怎样让你下来我好上去,领导班子不团结。而行业前列茅台、五粮液、洋河、剑南春等企业,领导班子多年不变,中高层队伍结构合理。

    其次,豫酒缺乏战略思维,缺乏战略选择的正确和坚持。洋河蓝色经典刚面世之初,也并不被人看好,但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坚持,使蓝色经典成为洋河发展的新引擎。在这方面,也有红花郎、国窖1573等很多例子,而豫酒在这方面缺乏坚持。有的企业一两年推出一个主导产品,经常变化,使消费者无所适从。

    再次,豫酒基础管理比较薄弱,豫酒企业内部流程还沿袭老传统,没有升级再造。豫酒必须在权利体系流程、利益体系流程、责任体系流程上创新。

    豫酒经营理念比较落后。市场瞬息万变,3年—5年酒类市场就会有一场革命,而豫酒通常赶不上潮流,营销思路更新慢,同时,豫酒在科研风格的创新上也存在差距。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不光是一个品牌策划的成功,也是其内在酒质的成功。洋河在品质上、风格研究上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豫酒在这些方面却极少有所突破。

    单从历史文化上来讲,豫酒可以说是酒祖酒宗,杜康、仪狄都在河南,但消费者不光看你的历史,他们更多看到的是你的今天。品牌是否与我的身份相符,醉酒后的反应是否严重,产品的口感是否淡雅一些,这才是目前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而这些差距使豫酒至今在河南本地还缺乏举足轻重的地位。

  外部环境仍需改善

    最近两个周的时间,《华夏酒报》记者走访了河南大部分白酒生产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探寻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倾听企业的心声。从交流中,豫酒大部分企业将矛头指向了政府支持力度、税赋过重等方面,这些外部因素严转于cnwinenews.com重影响着豫酒的发展。

    河南林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洪武认为,河南白酒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他说:“四川白酒产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四川省政府正在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实现川酒千亿产业的目标不断努力,为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扶持政策,例如规定了财政奖励支持、财政贴息支持、贷款担保支持、品牌鼓励支持等若干支持方式,河南省对酿酒行业基本没有专门的振兴政策。”

    不但没有政策支持,很多部门还向企业摊派各种费用,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河南省富平春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志芬举例说,环保治污费本来是随着水走,按照水表走数进行收费,但是环保局还要向企业收取污染费,还有以排污费、垃圾费、水资源费等名义对企业进行摊派,企业每天对此都疲于奔命。

    而税收问题则是豫酒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白酒税赋的大头一个是消费税,税率20%再加0.5元/500ML,另一个是增值税17%,豫酒产品多数集中在中低价位上,这样一来,企业收入的近一半用于缴税,负担过重。2001年白酒增加从量税,本意是扶优限劣,可事与愿违,由于对小酒厂税收监管力度不够,结果一些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的小酒厂红火依旧,正规企业却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消费税和增值税属于国税,而酒企对地方上的贡献有限,引不起地方政府对酒类生产企业的重视。目前,地方政府看重的是酒类生产企业能解决就业,保障职工的生活问题,而对于酒类生产企业的发展考虑较少。

    豫酒中的大部分骨干企业都已经彻底改制,像宋河、林河、赊店、杜康等经过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而张弓、仰韶、卧龙等企业仍属于租赁经营。从长期来看,豫酒仍需开动脑筋,尽快使企业彻底改制,摆脱发展束缚。

  裂变产生核反应

    认识到差距,认清存在的问题,豫酒在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善的情况下,必须下力气练内功,在企业内部获得裂变,从而形成“核反应”效应,加快豫酒发展步伐。

    正如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说的那样,豫酒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内部,在于自身管理水平的低下,而体制、政府支持等都不是决定性因素。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点子就能活一个企业的时代,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好,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针对酒类企业而言,要求班子建设、人才引进、产品设计、发展战略、产品质量、内部控制、营销政策、文化传播、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建树,缺一不可。

 “现在企业经营不是暗着下军棋,而是明着下围棋,不能仅仅看重一点得失,必须要有全局意识,稳定心态把企业内部管理好,建设好,运行好,内部事情做好了,市场上肯定会成功的,”李刚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1998年3月,在酒厂摸爬滚打多年的韦万根,当上了河南信阳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即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员工能进能出,取消论资排辈,领导亲属同样对待,这使企业肃清了发展障碍,民营体制使企业一下子火了起来。从两个厂到四个厂,从16万千升到60万千升,从信阳市场网络到河南市场网络,从低端的鸡公山到中高端的维雪,维雪啤酒成为了河南第二大啤酒品牌,在河南中高端啤酒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维雪内部的裂变成为维雪发展的根源所在。

    2007年开始租赁经营河南豫坡酒厂的张建设,从毕业就在厂里工作,对豫坡感情深厚。当看到曾创造2亿销售额的豫坡到2006年只有不到300万销售额的情况下,张建设毅然决然地要重塑豫坡。

  2007年豫坡老基酒上市,最低一款产品市场价卖到100元/瓶,当时在驻马店市场没有多少人认可,张建设不气馁,因为老基酒是公司所有员工的结晶,是经过半年多时间论证通过的产品,他认为老基酒终究是会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所有公司员工同张建设一起,坚持坚持再坚持,换来一瓶又一瓶的销量,到2010年,老基酒已经成为驻马店市场中高端的主导产品,公司全年销售额将突破8000万元。

    按照目前豫酒发展的现状,从内部挖潜增效,从企业内部找原因,或许更加现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持稳定的领导班子,大家齐心合力,把定下来的战略方针真正执行下去,从企业内部形成裂变,从而达到“核反应”的效果,不失为豫酒发展的良策。

 

 

备注:川酒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38户企业进入全国白酒企业百强

  8月5日,《华夏酒报》记者从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获悉,截至2010年6月底,四川白酒产业成绩突出,其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以“六朵金花”为首的38户白酒企业进入全国白酒企业百强行列。
     
  数据统计,2010年1月—6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56户,较去年底增加24户,共完成白酒产量达107.16万千升,同比增长49.13%,增幅比去年末高出27.07个百分点。29户企业产量超过万千升,46户企业产量成倍以上增长。1月—6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2.04亿元,同比增长40.04%,增速超过四川全省工业水平12.44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2.40亿元,同比增长41.44%;实现利税112.49亿元,同比增长35.22%,其中利润64.48亿元,同比增长28.42%。

    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from:中国酒 业新闻网长崔兆全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2010年上半年,四川省白酒产业在整体实力增强的同时,行业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一、对全省工业经济贡献突出。1月—6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食品工业比重分别达27.21%、43.20%和52.67%,比去年底分别提高了1.17、2.86、5.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实现税金达48.02亿元,同比增长45.56%,占全省财政收入6.11%。二、在全国地位进一步提高。
  
  自上半年以来,除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外,按工业总产值排序,上半年全省共有38户企业进入全国白酒企业百强,比去年底增加12户,“六朵金花”全部进入全国20强,比去年底增加1户。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分列第1、3、4位,泸州老窖一度超越茅台位列第二。
     
崔兆全还表示,川酒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名酒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在“六朵金花”的带动下,江口醇、高洲、丰谷仙潭等32户地方名酒企业也迈入全国白酒工业100强行列,已成为支撑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