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36种心念与相应面相--作者:吉祥法师

标签:
修业杂谈 |
分类: 其它、综合 |
原文地址:详解:36种心念与相应面相作者:吉祥法师
心为相本,看心知相
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
明知当官辛劳,却仍然愿意为人民的公仆,服务大众。
做事刚柔并济。
欣慕善行,亲近君子。
有美好的食物会分送他人。
不靠近小人。
时常积阴德,给人方便。
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
对来乞求的人,不生厌恶心。
克制自己,利益他人。
不促成恶事,不嗜爱杀生。
听到或遇见事情,心不惊慌。
与人约定,不会失信。
不轻易改变行持和操守。
睡前常静思自己的过失。
勇往直前,不耽心过去,也不为往事沾沾自喜。
不让人产生憎恨心。
不文过饰非,不掩饰自己的缺失。
为人做事圆融周到。
受人惠恩和帮助不会忘记。
心量广大。
不欺善怕恶。
怜愍救济孤儿、寡妇和急难的人。
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
不忘故旧的情谊。
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
不多说话,不打妄语
得到别人的赠与,常心生惭愧。
谈吐井然有序,声音轻柔。
当别人正在言谈时,不插话。
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
不嫌弃粗衣淡饭。
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
听到善言善事,行之不倦。
了解别人的饥渴劳苦,而且时常加以体恤。
不挂念他人的旧恶与前隙。
故友有难,竭力济助。
做到上面三十六项,将来(或来世)便可以位极人臣,长寿善终。如果做不完全,则福祸相折;做得越少,福禄越差。做到三十项的人可以荣登刺史,做到十项以上的人,可以做上县令或辅佐官,做到五项或七项的人也会大富。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贱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一位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
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玉带,等我到了典,才发现遗失玉带。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裴度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回答:「爱说笑!大师说话怎么前后矛盾呢?」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这部位,而且胡子均匀变美。做了阴德,脸上的相便会有所改变,你必定享受极贵的福禄无疑!」
于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一位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于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
皇上说:「裴度能够脱险,全是天意(其实是他的福报)!」于是命令裴度为「淮西招讨使」,而平定了淮西的内乱,并且封他为「晋国公」,经常奉命出使边地诸国。四夷的君长,一定会询问裴度的年龄相貌,由此可见中国和夷族对他是多么敬畏和佩服!
裴度事奉四位皇帝,始终表现了很好的品德。他有五个儿子,也都被朝廷赐封爵位(《唐书》裴度传)
(评)
为什么裴度还玉带这件事能使他转短命为长寿,变贫贱为富贵,而且得到这么大的福报呢?
前一篇:中国现在贫富为何如此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