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蝉联最慷慨慈善家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4-23 作者:叶飙
今年共有100位慈善家上榜,从2005年至今,他们共捐赠了229亿元,比去年增加了72亿元,抛开余彭年和黄如论,平均捐赠额占《2009胡润百富榜》上榜者平均财富的3%,有80位《2009胡润百富榜》上榜企业家入选《2010胡润慈善榜》。
中国富人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怎样的改变?昨天第七度发布的“胡润慈善榜”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因去年宣布捐出名下所有资产,港商余彭年第五次蝉联“中国最慷慨慈善家”。
这位88岁的老人昨天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慈善公众活动,有生之年将继续潜心公益;他更与胡润达成一致,将拿出近千万元善款,资助贫困外国学生来华留学。
余彭年自称“做得不够”
昨日上午,胡润研究院在上海发布《2010年胡润慈善榜》,同时发布粤商、浙商等5个地区子榜单。
此前,余彭年宣布将其名下所有剩余资产(共计32亿元)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使后者的总价值达到82亿元,其中包括17亿元银行存款和估价65亿元的深港两地物业。即使忽略其中物业升值带来的20亿元增益,余彭年5年累计捐赠额亦达62亿元,在单年捐赠和5年累计捐赠中均获第一。
拄着拐杖上台致辞的余彭年却称自己“深感荣幸,但有一点惭愧”,“深感做得不够。”余彭年设问现场诸多媒体:“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并希望自己的观点在有钱人中得到传播。他强调,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委托香港汇丰银行托管、监管。所有财产不继承、不变卖、不投资,全部用于慈善事业。“每一笔钱我要亲自看到,才放心。我这样做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能使贫困人得到实惠,这是我多年来的目的和意愿”。
余彭年的致辞被胡润评价为“难得、感动”,他表示,他设立榜单的初衷,也是希望引导中国人“由富及贵”。
九人单年捐赠额过亿
昨天发布的榜单统计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9日,胡润表示,4月20日的CCTV玉树地震募捐晚会上,包括福耀玻璃的王氏父子、万达的王健林等再次慷慨解囊,但由于在统计时间之外,这次只能另列明细以示敬意。
据统计,有9位慈善家单年捐赠额过亿,考虑到慈善是一项需要持续的项目,是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胡润慈善榜”采用连续5年的捐赠数额体现这种连续性。
余彭年之后,59岁的黄如论排名第二。2009年至今,“闽商首善”黄如论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已经达到14亿元,50岁的陈发树列第三,2009年捐赠额为7亿元,其发起成立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有意效仿“盖茨基金会”的形式。
救灾教育是主要方向
单年捐赠榜中,前50名慈善家的平均捐赠额是1.64亿元。按照胡润研究院分析,救灾和教育是5年来最集中的捐赠方向,黄如论在教育和帮助贫困地区贡献第一,余彭年则因其对白内障病人的帮助,在健康捐赠中首屈一指。
将上榜慈善家按照出生地划分,粤商仍排名第一,有18人上榜。广东亦是最多慈善家设立公司总部的地区,有19人选择广东作为发展基地。现场有记者提问“3%的比例是否偏低”,胡润笑答,3%的比例“已经很好了”,与欧美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每年的捐赠额超过个人财富的1%,你就做了件伟大的事,像余彭年先生这样,将个人财富100%捐出的,又是另一件很伟大的事。”
■专访
余彭年:
我带个头资助来华留学
南都:这次您将所有资产、物业都捐到了基金里。
余彭年:是的,香港、深圳的物业相当于母鸡,母鸡留住,生了鸡蛋用来做好事。
南都:基金会以怎样的方式运作?
余彭年:在香港统一交给汇丰银行托管打理,每一项申请,他们都会派人去调查,确定是在做实在的好事,就会拨款,否则就不拨。北京也有一批工作人员,按照我的意愿做善事。
南都:您会参与善款流向的决策吗?
余彭年:我一定要亲眼看到。这些年,除了给15万多的人治白内障,我还给贫困地区派红包,云南、湖南、内蒙古、我都去过,今年打算去18个省发红包,首先考虑西部地区。
南都:对其他行善途径,怎么监管?
余彭年:比如白内障的,报来了申请者名单,我们会去抽查,也会在现场看,那些面黄肌瘦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假的。
南都:您88岁高龄,今后还将怎样行善?
余彭年:(笑)现在身体还可以,我想再做点好事,但以后不会参加什么活动了,这是最后一次,实实在在做事就好。
南都:有什么新的行善方向吗?
余彭年:今天和胡润见面,已经达成了约定,我出1000万左右,提供200个名额,让国外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来中国留学;我想带个头,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的文化。
采写:深圳读本记者叶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