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是如何搞拆迁的?等

(2010-04-06 16:14:34)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财经

日本人是如何搞拆迁的?
从1986年到2003年,日本的六本木新城建设历时17年,其中,施工只用了3年时间,而与拆迁户的沟通花了14年,包括与住户举行1000多次恳谈会及各种亲善活动。14年,这可是房地产业的一个马拉松纪录!这样做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日本住宅文化中,有重土地轻建筑的观念,人们宁可守着破旧的独门独院而不愿搬进现代化的高楼;二是我们坚守一个信念:要留住老住户!老住户不仅是土地的所有者,还是街区活力的源泉,留住他们就是留住邻里亲情,就能凝聚人气,提升新区的内在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使更多人进住,使街区焕发活力。经过协商,原先住在六丁目独门独院的500多家老住户,全部同意拆迁,有400多户选择回迁,住进新盖的高楼。我们新盖的4幢住宅楼共有840套住宅,有一半供给回迁户。陈功认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4年并不是马拉松纪录,而是很普通的开发周期,是对城市开发非常有利的周期,城市开发过于快速应该是弊大于利,城市开发应该有正常周期。而文明拆迁的效果更值得借鉴,中国的官员也需要学会用这种正经和有效的方式去工作。

 

超级都市时代究竟是祸是福?
你能想象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超级都市”吗?联合国人居署日前的一份报告称,超级都市正在不断扩张,将是未来50年影响世界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自从5000多年前人类出现首批城市以来,城市的规模随着城市化推进越来越大。1975年,全球仅有纽约、东京和墨西哥城3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都市,而如今已有21个。目前,在各个超级大城市中,人们不停地抱怨空气的污浊、拥挤不堪的交通、令人担忧的治安和高得离谱的房价,但每天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拥进这里。印度孟买等前5大城市创造着占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富,同时也以拥有面积惊人的贫民窟闻名;中国中部武汉市近来要建3000万人口超大城市的提议引起激烈争论。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惊人的75%,超级大都市也将成倍出现,对世界来说是历史的趋势还是一场灾难呢?不过,联合国人居署这份报告的一名执笔人洛佩兹•莫雷诺日前在媒体上撰文警告说,城市过度扩张,意味着更多的交通成本、更大的能量消耗、更多的资源需求和更多的耕地被占用等;新的贫民窟大量出现,越来越多人搬到卫星城或郊外住宅区,引发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悬殊。城市发展越不平衡,经济发展差距引发社会和政治紧张的风险就越高,过度扩张的城市发生动荡的可能性随之增大。

 

信用卡贷款额疯狂增长引发市场担忧
已出年报的中、工、建、交四大上市银行给出了惊人的信用卡贷款增长数据。初步统计,四大行信用卡贷款去年新增总计达576亿元,取得最高增幅的是中行,同比增长高至132.4%,最低增幅者为交行,也达50.57%。狂飙突进中,隐患已然埋下,监督力度加大。一位银行卡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大行去年先后受到监管部门“关照”,如银监会上半年进场检查了建行,中行两度受到银监会的信用卡坏账预警。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显得谨小慎微。已披露年报的兴业银行、深发展、宁波银行信用卡贷款增长分别为30.29%、28%、25.66%,仅华夏银行因前年基数小,增幅稍高,为66.67%。在国内信用卡发展格局中,国有大行相对股份行后来居上,在2009年独领风骚,发卡量和信用卡贷款势头凌厉。据公开年报,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国内地)2009年末累积发卡量为2247万张,新增669万张,增幅42.36%。中行称,2009年其做大做强长城信用卡等基础产品,联动推广白金卡、“公务卡”及多种主题信用卡,实现了卡量增长。信用卡贷款增长冠军也归属于中行。2009年末,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247.02亿元,新增141亿元,增幅132.4%。但工、中、建等国有银行信用卡额度的“空置率”较高,其背后蕴藏着较低的客户活跃度和较高的“睡眠卡”比率。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信用卡贷款规模与其发卡量明显并不匹配。

 

搞IPO其实是一个赚钱容易的行当
“做IPO就是一个民工活。”国内某投行总监表示,公司IPO主要分为三大块:股权的历史沿革、公司的业务与技术和公司的财务,这是一条产业链,承销商、律师、会计师各司其责,“实际操作起来很容易,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拥有从业经验超过10年的这位总监,以他最近做的一个项目为例,阐释了这条产业链的内幕。两年前,他带着一个中小板的项目,被现任老板从一个中型投行挖到公司。这个项目最终在2009年年末成功上市,发行价的市盈率超过50倍,上市当天开盘价的市盈率超过60倍,而多家机构至今仍然给予这个上市公司“买入”评级。这位总监所在的投行获得上市公司近6%的募集资金的收入,超过2000万元。做IPO小的投行并不赚钱,而大的投行收入就很可观了。该总监表示,通常一个小的投行两年才能做一个项目,如果幸运地过会了,那么也就能让收支持平,“因为一个保荐人一年工资是100万,一个项目2个保荐人,然后过一个项目,还有个签字费,基本是两个人,也是一个人100万,还要发奖金给项目组的人,也需要几百万元;再加上养项目组,及拉客户等方面的费用,基本上不赚钱”。而像中金、中信等大投行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大盘股基本上都被这两家公司把持;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实力雄厚,保荐人数也多,项目可以接得上,“不停的有项目发”。现在创业板与主板和中小板的项目可以并行,救活了很多小的投行。也就是说一个保荐人可以在做中小板的同时,兼做创业板的项目,让小的投行盈利点陡增。再加上IPO市场行情好,也让投行业竞争激增。

 

融券业务能在多大程度上做空A股?
叫好不叫座,这句话最能形容国内刚刚开展的融券业务。从最近几天的交易情况看,融资买入余额远远超过融券卖出余额,甚至在交易次日(4月1日)融券业务出现了零交易。中国A股实现了做空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们集体做了“叶公”,这一方面与近期大盘蓝筹股上涨和市场回暖有很大关系,市场普遍预期股市会进一步走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的融券机制可能天生存在缺陷。券商融出的股票是自己持有的,客户的融券收益就是券商的直接损失,融券业务实质上就是一场客户和券商之间的对赌。所以除非客户和券商对某只个股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券商才有动力承做融券业务,否则借用某券商人士的话说就是,“不如自己卖出了事,没必要融券给别人”。而在欧美成熟市场,券商在融券业务中只充当中介角色,融券标的股通常由长期持有且不计较短期收益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有基金分析师认为,融券业务操作空间较小,对股市的做空力量有限,而预计在16日正式推出的股指期货才是大规模做空A股的最有利工具。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