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与迷信交织成就“地震恐惧世界波”

(2010-03-05 08:12:4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它、综合

科学与迷信交织成就“地震恐惧世界波”
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通常存在“集群效应”,也就是说,地震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密集地出现在某一特定区域。1月13日,位于加勒比海之滨的海地发生7.3级地震;仅一个月之后的2月27日,距海地千里之遥的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智利和海地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震国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有网友声称,“发现”了三次大地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打开谷歌地图,位置锁定成都,保持同一经度直接往北飞180度,你发现了什么?”会路过海地,到达智利。智利震中与四川盆地震中几乎完全对穿。甚至还有人从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的发生日期中发现了一个“恐怖矩阵”:将“512”、“112”、“227”这三个数字排列,无论横读竖读都一样。虽然上述只是带有某些迷信色彩的谣言,但科学家也“恰如其时”地凑了份热闹。据美国媒体3月2日报道,科学家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9级的超大规模地震,具体地点大约在距离海岸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加拿大主要港市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美国地质勘探局专家亚特华德就指出,西北海岸“有很长时间的地质史,可能重现智利的惨剧”,“这并不是一个是否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智利奇迹”给中国建筑界上了宝贵的一课!
1月12日,海地经历了里氏7.3级地震,当局估计地震致死约30万人;中国汶川地震官方统计是7万余人遇难;而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后,截至北京时间3月3日23时,死亡人数为799人。智利地震震级更高,为何伤亡较少?除了更丰富的抗震经验,更牢固的房屋结构,也许,正如海地著名雷鬼歌手FanfanBozot的哀叹,“智利是负责任的政府,而我们的政府是无能的”。“智利是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灾害影响的好榜样。”3月2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发言人利奥尼表示。据分析,智利伤亡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好的建筑和防震经验。从电视里公布的智利震后灾情看,智利的建筑物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鳞次栉比的楼房依然成片地矗立着。有的虽然斜歪了,却顽强挺立着;有的虽然出现了墙体开裂,但没有垮塌。按媒体的话来讲就是“150万栋建筑‘伤’而不倒”!亲历智利地震的“雨明”在博客中说,“(建筑物)抗震能力强,这确实是事实。地震时,大家都跑到街上的时候,当地警察用喇叭喊话,让大家都回到屋子里去,不要到处躲藏,说屋子里是最安全的。可以抵抗更高级别的地震。”然而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智利政府于1940年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并将不合规范的房屋都强行拆除。另外长期以来其政府与人民的防灾意识较高、防灾准备也较充分,不只平时勤于防救灾演练、建筑物均需通过高耐震要求,救灾更是把握第一时间投入。智利建筑伤而不倒的奇迹,应该给中国的政府、建筑界和开发商好好上一课,避免汶川地震的悲剧重演!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