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人文/历史情感修业 |
分类: 诗歌文学等 |
微溦
- 哦,我喜欢这个爱丽丝·昆恩。
“对于‘流动的诗’遭到‘思想的火车’撤换,昆恩愤愤不平。她认为,再好的警句格言也不能与诗歌相提并论,因为前者根本不是完整的艺术。”-----
有意思,萨特,他把诗歌列出文学范畴,归入音乐、美术、建筑一类,他认为,诗歌是把自然文字以不同方式自然串连在一起,不必承载什么思想,毋宁说是一门艺术。可是,诗歌,不仅可以承载美,也一样可以承载思想啊。
“这就是我来的地方/我就是这么一路走来/没有什么可羞愧/也没什么不能讲/自我就是自我/这不是一个屏幕/一个人应该尊重/他的过去/而这就是我的过去/我不能把它抛弃/这就是理想/这不容易。”----能让一个人泪流满面,这首诗总有什么触及了这个人的心弦......
想到济慈,他的《每当我害怕》----
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
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
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
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
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
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
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
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
每当我感觉,啊,瞬息的美人!
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
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
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
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
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
诗歌,真好。我喜欢这首十四行诗。
前一篇:为诗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