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武装叛乱活动规律
(2009-12-26 11:20:30)
标签:
军事 |
分类: 其它、综合 |
【《今日
美国报》12月22日文章】题:对叛乱活动的研究可能影响军队战略(作者
从阿基米德到原子弹,科学向来是战争的辅助工具之一。但是随着战争逐渐步入以叛乱为特点的时代,科学研究活动也开始关注冲突本身。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物理学家兼政治理论家肖恩·古尔利是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的作者,他说:“有这样一种危险,如果我们增加的军人数量不够,那么增兵决定反倒会让冲突持续更长时间。”研究发现,“不同叛乱冲突背景下发生的暴力事件在规模和时机上具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为此他提出了“人类叛乱活动的统一模式”。
包括古尔利在内的研究人员对从1969年到2008年爆发的9场叛次战争中的54679起袭击进行了分析,这些冲突通常是同恐怖分子及颠覆势力展开的。冲突发生的地点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塞内加尔、哥伦比亚、塞拉利昂、以色列、巴勒斯坦、秘鲁和北爱尔兰。研究人员对比了这些袭击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寻找其中的数学模式,试图弄明白在不同的战争中,袭击的发生情况是否也存在不同。
事实证明,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反,日常叛乱袭击的发生有着相同的模式。袭击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全球的叛乱分子形成了一种模式:在平静的日子里制造爆炸或袭击事件,然后等待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之后再策划下一次袭击。各组织之间并非直接地相互勾结,而是一种竞争关系,他们时刻关注别的组织发动过哪些袭击。叛乱组织的每次袭击,都是在向其他组织发出信号——塔利班成员袭击车队,大多是为了拍摄卡车燃烧的录像资料,在互联网上向其他组织炫耀。形象地说,这就像是在国际商品交易市场上,各个商家根据竞争对手的报价决定自己何时出手。
古尔利说,发现叛乱组织这样的行为模式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即可以让军事策划人员在电脑上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尝试各种战略,从切断手机信号到压制一些特定组织。他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成本很低,而且不会带来人员伤亡的风险。”他认为,随着阿富汗战争的扩大,从另一个角度看叛乱活动没什么害处。
另外,研究显示,北约在阿富汗投入的军队人数同叛乱分子人数之比必须达到15:1,才能抑制恐怖袭击不断上升的趋势。《陆军时报》10月份的报道称,目前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大约有2.5万人,而国际部队加上阿富汗安全部队,总共兵力为30万人,即便加上奥巴马新增派的3万美国军人,这一比例也只能达到1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