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会有更多安全感(转贴)
(2009-09-15 00:01:49)
标签:
财经修业杂谈 |
分类: 人文、砺志、修业、奋斗 |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一天老爸很神秘地告诉妈妈,单位有人贪污了五千块钱,就在检察院的人要来找他的前一天,他跳楼自杀了。那时的我还处在懵懂时期。但我清楚地记得,老爸最后感慨地说,胆子真大啊,我要有五千块,我就退休不干了。
我不知道五千块是多少,但感觉是个天文数字,都可以让不到40岁的老爸轻松安顿一家四口,提前过退休生活。
80年代末,先行到广东发展的姨妈是家族里的富婆。我问她,姨妈,你到底多有钱?有没有五万?姨妈说,哇,有五万的话,每个月的银行利息就有三百多,吃银行利息就足够生活了。姨妈没有夸张。那时,我老妈的工资也才260多,还是在深圳。和在内地时相比,老妈已经很满足了。
1995年我大学毕业,进了深圳一家商标代理机构。那时整个深圳才两家商标事务所,相比现在的两百多家,当时的代理业务好做得不得了,我很轻松也很快地就挣到了第一个10万。2000年的一天,和妈妈聊天,我们都觉得深圳工资高,消费也相对低。妈妈说,在深圳这个地方,如果有车有房有工作,再有个80万存款,那就过得相当舒服了。
不久后,我脑子发热,出国留学继而移民去了加拿大多伦多,直到今年回到深圳,才发现我离开这七年,深圳的变化真不是一个“大“字可以概括得了的:深圳市中心不再局限于国贸附近,而是大大向西建设扩展了;一套关外100平方的套房价格已可以在多伦多买到单边独栋的带车库和前后花园的二层别墅;普通型的小车貌似价格降到和国外的差不多,但仔细看看,会发现那些在中国挣饱了的合资厂卖给国内市场的产品比国外的偷工减料太多了;油价已经成功和国际接轨;猪肉价格更是超过了多伦多好几块钱。
更让我不安的是,孩子的教育投入早已今非昔比。我侄女刚满两岁,已经上了一年半的课了。虽然每周才一次,但弟弟说,如果不上怕她比别的孩子少点什么。朋友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报了画画班和奥数班。朋友说,我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所以才报了两个班,他的同学一般都报四五个班。那些孩子都才八岁啊!
相应地,生存的压力提高了对物质保障的要求。周围的朋友说,一个在深圳的三口之家,按照现在的生活标准,除了有房有车有工作,怎么也得有个300~500万才感觉生活有保障。
多么昂贵的安全感,有房有车还得有300~500万;多么遥远的安全感,芸芸众生有几人能做到?难道我们普通人注定要一辈子生活在惊惶恐惧之中?
一对比,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不太糟了?
所以,安全感是要自己来创造的。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能力就有机会,有机会则一切皆有可能;与此同时,还要有乐观的心态,不必事事都拿最高、最好的来做比较。偶尔放低标准,心态好了,安全感就来了,日子也就舒服了。
你要找的东西,可能在一朵玫瑰花里
深圳曾经有一句话闻名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深圳速度”成为一种荣耀,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财富人物自然成了大众的榜样。
但这些成功人士背后的家庭是否幸福,精神是否有所寄托,又有谁真的去关注过?以物质财富的创造为终极目的,这就造成当时间走进21世纪,当我们的社会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要奔向小康的时候,大家普遍感到焦躁和不安。钱永远也赚不完,这山看着那山高,何时才是尽头?人们都拼命挤上快速列车,却不知他们要去往何处。
所以,这个社会的榜样不能光是事业成功人士,还需要有更多在精神层面有追求的人来做我们的大众偶像。作为普通人,与其为了钱努力加班,还不如跟朋友在小巷子里吹风喝啤酒。相信我,快乐的人会有更多安全感。
推荐大家看看《小王子》这本书。书中的小王子说:“这里的人在同一个花园中种植着五千朵玫瑰,可是,他们却不能从中找到自己所要寻找的东西……事实上,他们要找的东西可以从一朵玫瑰花或一点露水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