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6亿多读者等新米下锅
2009-08-24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新趋势
一个普通的高一学生美嘉,在夏天偶然认识了同校的男生阿弘,由此展开了一段伤感浪漫的爱情故事。———这样一部题材简单、语言简洁的手机小说《恋空》,却成为当年日本畅销书冠军,在网站累计点击达2672万,实体书出版后销量超过140万册,续集畅销290万册,而后改编成的电影上映两个月票房突破40亿日元,相关的音乐作品也将上市。
在日本刮起的这股“手机小说”旋风,也正有吹到中国的势头。数字显示,在中国目前6亿多手机用户中,有1.2亿用户通过无线平台阅读手机小说,而随着3G时代对内容源争夺的加剧,中国移动开始在浙江打造手机阅读基地,空中网十万重奖手机小说、盛大文学开出最高一字千元的价格,无线互联网站、内容提供商都在以“悬赏”的方式征集优质手机小说。
《恋空》的例子证明,无论是起源于有线网络、无线手机,还是普通的纸介质,成功的文学内容可以带动影视、音乐、游戏以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产业。与动辄几十万字,甚至过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比,手机小说无论是在题材形式上,还是在读者受众群上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
新媒介带来新文体———“越闹腾越好”?
“手机文学首先要求你的旋律特别紧凑,第二语言越浅白越好,越闹腾越好。我认为长短不是真正的壁垒。”前不久,在空中网举办的手机新文学研讨会上,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如是说。沈曾策划过《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书。
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张颐武则认为“一般手机小说可能还是要短点”。而且在他看来,“手机文学的出现,可能使得目前已经衰落的中短篇小说,以及诗歌得以复活。”
受手机屏幕显示的文字数量限制,《恋空》等手机小说中已经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文体特色,此类小说尽量运用具有冲击力的短句,并且省去大段的人物和情景描写。这也同样印证了无线媒体对传统内容形式的冲击。
在IDG全球高级副总裁熊晓鸽看来,3G时代还将迎来类似的一些行业洗牌,比如说看电影,或者看电视连续剧,为什么一部电影一定是180分钟,或者是差不多两个小时以内?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在发生改变。
在手机上,手机通用屏幕一屏能容纳多少字,这个字数就是手机小说的基本节奏,如何吸引读者一页一页追着往下看很重要。所以,手机小说要紧凑突出故事情节,要加快故事的节奏感,让读者在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的时候追着往下看。
而在要求手机小说原创性的同时,2.0时代也不能忽视手机小说的“互动性”,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同时发表看法,作者必须要结合读者的看法来构思接下来的情节。
《深爱》(DeepLove)就是“互动”的典范。《深爱》是日本2004年单行本艺文小说畅销书,作者Yoshi从2000年5月起设立网站连载故事,甚至发放传单,情节完全建立在读者反馈的基础上。
而从题材上来看,与互联网文学中奇幻类、历史类、官场小说阅读量大相比,手机小说的题材仍以言情小说更为受欢迎,据统计,日本65%的手机小说读者年龄在15-24岁之间,而其中超过60%为女性读者,也正是如此,日本大部分的手机小说与爱情有关。
几大阵营齐投入:国内能否复制日本的成功?
一位深圳超市的普通工作人员郑培才,此前作品从来没被印刷发表过,但是参加广东移动的网络创业大赛中,其创作的手机小说在一个月内获得近八千次的下载量,为作者带来五千元的收入。根据统计,在这次大赛中,广东移动平均每周收到200部手机小说参赛。此外,在随之筹建的网络文学院当中,手机小说也成为扶持创业的重点。
与此同时,中移动也在与硬件厂商、内容提供商合作,在浙江建设手机阅读基地。
今年6月,盛大文学无线公司宣布与日本“魔幻岛”网站达成版权互换协议,《恋空》将被授权翻译成中文在盛大文学无线业务平台发布,同时盛大文学旗下的《鬼吹灯》小说也被授权译成日文在日本手机平台发布。
而与此同时,空中网、盛大文学等公司的文学大奖赛中,空中网将以10万元重奖一部“超级作品”,盛大稿酬最高可到一字千元更是具有相当的诱惑力。据空中网副总裁李旸介绍,“空中网手机新文学大赛”开展两周后,目前已经收到几千部手机小说,“其中一二十篇我们预计会受到用户的关注。”数字显示,每天通过手机阅读空中网小说频道的用户已经超过100万。
复制手机小说在日本的盛况,这是国内移动运营商、网站、内容厂商、包括硬件厂商试水时暗自期待的一件事。早在2000年的日本,移动运营商就推出了用手机投稿发表小说的平台,随后在十几二十多岁的女孩子中风行。目前日本国内以实体书形式出版的手机小说已有30多部,总计销售了1000多万册,在各大畅销书榜的前十名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手机小说。
有报道称,目前日本约有数万个手机小说运营网站。
业内人士指出,手机小说能够风靡日本,一是因为,日本3G普及率和手机普及率奇高,为手机小说提供了平台;其二,日本人在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时间较长,为阅读提供了时间;其三,19-21岁的日本年轻人没有PC,他们将手机当做PC使用。
而这几大条件在中国国内也正逐渐成熟,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在2009年将达到6亿,手机在城市的普及率将达到95%;而且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加大3G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手机上网资费已经大幅下降,而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地离上班地点越来越远,地铁、轻轨的建设也在加快,这为手机小说提供了阅读时间。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在掀起全民手机小说的写作热的同时,日本手机小说盈利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成熟,大网站大部分小说还是免费阅读,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倾向于免费阅读。“而且以往有些在日本很流行的网络模式,因为两国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中国也没有流行起来,比如日本人喜欢3-5分钟的短游戏,但是中国网民更喜欢大型游戏。”
付费方式多样:二三线城市蕴藏巨大空间
空中网副总裁李旸告诉记者,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手机阅读的主体和作者目前以男性为主,“因为男性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手机小说的阅读主体,更多的是在白领之外、与电脑接触时间不多、却有大量时间接触手机的群体,比如说青年学生,而非一线城市的手机用户,是手机小说另外一个重要阅读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小说创作的年轻群体,他们采用的方式也大多是在手机上写作,对于这些新新人类而言,甚至可以创造在手机上每天打几千字的写作速度。
与几十万的互联网小说相比,手机小说的长度往往在几千字或者几万字之间,而随之像有线互联网付费阅读千字几分钱的模式也有所变化,对篇幅较小的小说采取一次性下载收费,对连载的长篇小说也多采取包月收费的形式。而在其中移动运营商获得流量收入,网站与小说作者之间进行一定比例(如30%-40%)的分成。
按照北京阅读纪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开的设想,“一部作品既可以放在空中网等无线阅读平台上,也可以放在收费VIP阅读平台上,然后再出版纸质图书,同时可以向台湾合作伙伴输出繁体版权,向日本、泰国、韩国输出外文翻译版权,并与华谊兄弟合作推广影视改编权。这样,一条由手机文学起头的产业链就联动起来了。”
本报记者李宽宽实习生文苗
数字
中国的成年人将近50%的用户有阅读的习惯,包括通过各种媒介阅读,其中通过数字媒介阅读的,大概占到25%也就是2.2亿人左右。目前我们发现,大概有1.2亿人使用空中网或者其他平台进行手机阅读,其中有大约2500万用户,从来不看报纸、杂志,也不看网站,只通过手机看书、看小说。而且,这部分群体的成长非常快,这个市场留给我们一些思考———我们需要利用手机媒体,满足这些人文学阅读的需求。———艾瑞咨询研究总监侯涛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宽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