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而微光闪现的夜晚

(2009-07-13 19:21:02)
标签:

财经

股票

教育

人文/历史

岁月

修业

祖国

情感

文化

分类: 但斌观点

    2009年7月11日10点赶到高尔夫大厦的名厨饭堂,进入房间看到深圳众多投资高手围坐在段永平旁边已聊得兴起。找了一个位置,听段总继续聊他这次与巴菲特相见的逸事与感受......他再次强调,吃饭是为了慈善。段总说他刚到美国时没有太多钱,网易让他赚了差不多100倍,他公司的会计也买了,但算来算去、折腾来折腾去没赚多少钱。7月10日一位原君安老领导到我办公室聊天,他说自己从美国回来的时候钱不多,但在3块多钱,买了300万股腾讯,6块多钱被震出来一次,7块多钱一看不对又进去,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的同事扬云开玩笑说:“其实赚1000倍也不难,只要来个10的3次方。”玩笑是玩笑,但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的机会放在面前,有多少人有智慧能看到,又有多少人有勇气重仓,又有多少人有如此的忍耐力!

 

     与上午有关财富话题的聚会不同,更期待晚上在华侨城的丹桂轩与《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著作于一身的吴晓波先生相见。在赴宴的途中,我对同行的两位在高华证券工作的朋友说:“在彼得.林奇《学会投资致富》中有一段讲美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伊莱亚斯。如今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当时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了。现在,他的豪宅已经属于国家公园,并对外开放,供人参观。但距离他的豪宅几百尺之遥,就是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所写小说《七个尖角的阁楼》(The House of Seven Gobles)的故事发生地。霍桑声名远扬,而伊莱亚斯却默默无闻,这种强烈的对比足以说明,在人类生活中孰轻孰重......”

    没想到吴晓波先生这样年轻,比我还小一岁,但落笔是如此的深沉、厚重、充满着历史沧桑感。他说:“他买过一本《时间的玫瑰》......”我说:“非常惭愧,把它当投资散文来读就行了......”

    晚上的聚会,大家的论题由新疆事件开始,围绕着中国及企业家的命运不断向晓波先生请教,晓波确实知识渊博,见解精辟,对我们熟知的一些企业家也有点睛之笔的概括。聊到热情处,我请霍军女士朗读曾深深打动我的晓波先生《跌荡一百年》前言——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的最后几段:

 

    逝者如锈迹斑斑的沉钟,非虔诚而用力的击打不再苏醒。很多历史的真相,唯有在一定距离的后望中,才会显得略为清晰,这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缺陷,也是人性悲哀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时代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的商业历史总是不押韵的,粗糙而缺乏修饰,象极了我们每一个坎坷而迷茫的人生。确切的说,后来者永远无法得到历史的真实,我们只是在无限的接近。就好象我此次试图厘清历史的每一条纹理和逻辑一样,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努力都会被认为是荒缪和徒劳的。
  写作是如此的枯燥。那是一些沉默而微光闪现的夜晚。在疲倦的时候,我会站在阳台前,静视运河的沉寞流淌,仰望若隐若现、神秘的江南星空。我觉得有一些眼睛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在这时,我会想起诗人北岛的《青灯》:
  “把酒临风
  你和中国一起老去
  长廊贯穿春秋
  大门口的陌生人
  正砸响门环”
  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
  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但斌  2009年7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