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未来10年总赤字将接近10万亿美元
(2009-03-23 11:11:20)
标签:
财经股票股市金融危机证券/理财 |
分类: 财经 |
美国未来10年总赤字将接近10万亿美元
美国国会预算局20日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按照总统奥巴马首份财政预算案,美国未来10年总赤字将高达9.3万亿美元,赤字水平将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白宫表示不会改变现有方案。国会预算局当天下午发表最新预算和经济展望评估报告说,国会预算局和国会两院税收联合委员会预计,奥巴马2010财政年度预算案建议的增加能源、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政府开支将使2010-2019年总赤字增加4.8万亿美元。2009财政年度赤字将为1.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2010财政年度赤字将为1.4万亿美元,占GDP10%。赤字水平到2012年将落至GDP的4%,2019年仍将保持在4%-6%。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赤字水平在4%以上属于“不可持续”,超过5%属于高赤字“危险”状态。美联社说,如果国会预算局估计正确,如此令人沮丧的高赤字必然使人更加怀疑,政府在经济停止衰退后将必须考虑增税,除非奥巴马削减这份预算案。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彼得•欧尔萨格说,如果国会预算局估计正确,奥巴马预算案将产生难以持续的赤字。不过,奥巴马当天说,他的方案仍将按部就班执行,“我们不会砍掉能带来真实增长和长期繁荣的投资项目”。(RDHB)
英国金融业进入全面政府监管时代
18日英国金融监管局主席特纳心潮澎湃地向世人宣布了酝酿已久的金融监管机制改革报告,英国政府意图很明显,试图通过这一报告向世界表明英国在改革金融监管上的立场和做法,为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定下基调。这一报告虽然是英国金融监管局出台的,但它却是针对全球金融体系改革而问世的,由此可见英国政府要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上争得主动权的意图。该报告全面阐述了这一系统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制度必须彻底改变;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在经济上行期建立反周期缓冲基金以备危机时使用;加强对“影子银行”、对冲基金等的监管;改革信用评级机构;改革鼓励高风险投资的薪酬制度等。在金融危机发生和不断恶化之后,很多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都要求重新修订巴塞尔协议,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来加强对银行的监管,防止它们进行过度冒险的投资。特纳在报告中强调,监管机构必须扩大监管范围,把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机构均纳入监管范围。如他所说,“如果某些机构看上去或听上去都像一家银行,那么我们就必须把它当作一家银行来监管”。(LXB)
巴西银行净资产回报率居美洲地区银行之首
拉美著名金融咨询机构Economatica
20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在美洲地区净资产回报率最高的5家银行中,巴西银行独占3家,其中国有巴西银行以高达32.5%的净资产回报率居首。在这家机构的上市银行2008年净资产回报率排名表上,巴西最大私人银行布拉德斯科银行位居第二,回报率为23.6%;巴西伊塔乌银行居第五,回报率为21.5%;美国运通银行和智利桑坦德银行列第三和第四位。去年摩根银行和美国银行在美洲地区赢利最多,但其净资产回报率仅为3.9%和2.5%,排在第18和第20位。在赢利排行榜中,摩根银行以56亿美元名列第一,美国银行以40亿美元居第二,第三至第五是巴西银行、伊塔乌银行和布拉德斯科银行,赢利分别为37.6亿美元、33亿美元和32亿美元。巴西利率高是银行利润和净资产回报率高的重要原因。目前巴西名义年利率为11.25%,实际年利率为6.51%,均属全球最高之列。20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在金融危机中,巴西各银行一直安全,至今没有一家银行因金融危机出现问题。该刊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巴西银行日常经营利润已经很高,不需要再去盲目承担风险。(LXB)
美政府救AIG实为欧洲银行作嫁衣裳
由去年8月开始的“拯救AIG(美国国际集团)事件”,绝对比任何一套连续剧还要精采。根据香港《经济日报》的消息,在本月16日,AIG便披露去年9月接受美国救助后,在头3个半月中,有超过900亿美元已支付予高盛及其他欧洲大银行,但因后来的花红事件实在太过震撼,令这件事相对被轻轻带过,但若数影响力,其实绝不可小觑。因AIG救市资金而“受惠”的银行,包括高盛、美林和美国银行。以高盛为例,一如传统投资银行分散风险做法,高盛为了对冲本身所持有的债务权抵押证券(CDO)的证券的风险,向AIG购买了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作保险。随着CDO价值下降,AIG便需向高盛增加抵押品,由去年9月16日至年底,AIG共向高盛支付了25亿美元的抵押品,还有一笔56亿美元的现金。这大大减少了高盛暴露的风险,因为若AIG在去年9月已倒闭,高盛在2008年最少再有近百亿美元的亏损入账,这还不计算其倒闭后引致的市场风险。华府当日出手拯救AIG的理据,是为了防范系统性的风险,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可以说成功。不过,除了高盛及美银外,数10家获AIG支付抵押品的企业,7家为欧洲银行,这除了凸显AIG的国际化的确是相当惊人,接了不少欧洲生意外;在金融市场保护主义日浓之际,华府是否愿意长期为欧洲银行作嫁衣裳,为其风险继续“填凼”一事,相信会成为未来的讨论焦点。(BCHW)
挪威货币或将成为避险新天堂
美元光环日渐褪色,日元和瑞士法郎的避险地位也不保,何处是资金下一个避风港?部分专家说,答案就在挪威。汇丰环球外汇交易策略主管潘达维(David
Bloom)说:“我们认为,挪威克罗诺(krone)是终极的避险天堂。它可能是全球最佳货币。”这种说法几个月前可能没有人相信。去年12月受油价滑坡影响,挪威克罗诺兑欧元汇价贬到空前新低。不过,随着原油价格回稳,克罗诺也展开绝地大反攻。挪威克罗诺今年来兑美元已升值逾3%,涨到6.694克罗诺兑1美元,成为今年来表现超越美元的少数货币之一。克罗诺兑欧元更升值11%,涨到10.925克罗诺兑1欧元。潘达维指出,挪威克罗诺是投资首选,未来18个月对美元可望维持涨势。若干分析师也表示,从各种指针研判,挪威克罗诺在全世界交易最热闹的10种货币中后市最看好。挪威去年第四季经济增长1.3%,预料今年不会步上其他主要经济体陷入严重衰退的后尘。挪威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对克罗诺形成支撑,该行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央行一样,应该不会实施量化宽松而助长通胀预期。此外,挪威还具备经常项目盈余大的优势。在全球交易最热闹的10种货币中,担保挪威公债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价格也最低。(BLMX)
做多A股逐步成为外资共识
跟踪2150亿美元亚洲离岸基金的EPFR
Global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11日当周,中国及大中华基金共有2.71亿美元资金流入,是两个月以来的最大规模;然而,中国及大中华基金以外的其他亚洲基金,上周则录得1.78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但规模少于前周的6.87亿美元。花旗在本周初发布的每周报告中表示,由于对中国带领全球经济走出衰退寄予殷切期望,海外投资者重返相关中国股票基金;但与此同时,亚洲以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则持续面对资金的撤离,国际股票基金赎回仍然以数十亿美元计算。对此,EPFR的全球市场分析师Cameron
Brandt指出:“人们开始看好股票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人们正在寻找可以显示最坏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的迹象。”对于此前的赎回情况,EPFR的执行经理Brad
Durham表示,此前亚洲(日本除外)的基金赎回量确实巨大,这体现了投资者开始远离那些与出口紧密挂钩的领域,转对一些进口有关的领域感兴趣。美国某基金驻北京首席代表表示,2.71亿美元相对于内地庞大的资本市场而言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它传递出一个重要的转势信号,与2008年许多国外的FOF基金都不再配置中国概念相反,外资又重新开始看重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很可能表明认同了中国政府的救市态度和救市措施。亚洲离岸基金“中国潮”的背后,是外资开始逐渐达成做多A股的共识。(L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