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能源汽车驱动未来车世界 作者:李小平

(2008-10-21 11:36:46)
标签:

财经

股票

证券/理财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新能源汽车驱动未来车世界

                             全景网-《证券时报》 作者:李小平

    随着以燃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不断飙升,在资源日益枯竭的未来,节能环保汽车已经成为国内外汽车厂商研发的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当前,混合动力也成了车企的共同选择。从丰田引入国内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到已实现量产即将上市销售的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车型,我国汽车工业开始步入混合动力时代。

    混合动力车将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投入新能源研发的汽车公司已达20多家。其中,丰田、福特、通用、宝马、奔驰等巨头尤其引人瞩目。如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宝马的氢动力车、通用的燃料电池车、奔驰的柴油混合动力车等。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品牌车企也没袖手旁观。比亚迪正积极计划将双模电动车F3正式推向市场;奇瑞则将每年销售额的10%作为研发投入,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吉利汽车计划在未来五年内研发五款混合动力车;而长安的混合动力车杰勋早在年前就已驶下了生产线。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将在今年年底上市,而另一款纯电动车E6将在2009年下半年推出。其中,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汽车系统的成本费用约为5万元,产量提高到20万辆后,成本可降至3万元左右。”

  奇瑞公司节能环保技术部部长方运舟表示:“今年底,采用并联式弱混合动力技术的奇瑞A5轿车将开始批量生产,价格大概比普通的汽油车贵5000-8000元左右;另外,奇瑞也在积极开发中度混合动力技术,预计明年3月采用中度混合动力技术的轿车将开始批量生产,价格大概比普通汽油车贵2万元左右。”

  长安汽车宣传部处长周勤介绍,除长安杰勋外,长安汽车还将研制志翔轻度混合动力轿车、深度混合动力轿车等,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批量生产的时间。

  据悉,现在中国的汽车厂家,小至力帆、双环、中兴、吉利,大到一汽、上汽等企业,无一不在宣传各自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计划。混合动力汽车的竞相上市预示着汽车工业即将进入混合动力时代。

  商业化运作道路不平坦

  虽然国内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情高涨,但目前仍基本停留在样品和展品阶段,距离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运作仍有很大差距。

  2002年,长安汽车制造出了第一款纯电动车样车,并于同年通过科技部验收,但至今没有把它推向市场。这是长安汽车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耗时3年时间,投入上千万资金研发出来的新产品。

  长安汽车坦言:“我们投入电动车研发的资金,迟迟见不到回报,这不能怪企业。纯电动车的产业化需要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这些设施无法跟进。”

  与长安电动车遭遇同样困境的还有很多。三年前,国内一些大城市就开始试运行混合动力公交车。深圳五洲龙汽车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商业化运行的混合动力客车,2005年11月将自主研发的7辆混合动力客车在深圳983路示范公交线进行试运营。

  至2008年9月,上述投入运营的7辆五洲龙混合动力客车平均每辆客车运行里程为25.5万公里,累计运行里程178万公里,平均节油率为26.53%,平均出勤率为95%。即便如此,五洲龙客车的商业化运作除了在国外市场有所收获外,其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异常艰难。

  不仅是自主品牌连连折戟,就是国外汽车巨头的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市场推广也同样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国内销售的主流混合动力车型除君越以外,仅有丰田普锐斯和本田思域两款。有消息称,上述某品牌混合动力车上市首月,销量只能用个位数来计算。

  发展路上多坎坷

  国外经验表明,对新能源汽车给予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均采取给予消费者税收优惠或补贴的措施。

  “暂且不说新车的科技含量能够逾越多少障碍,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高成本买单,仅从配套设置而言,当前的状况就足以限制这个产业的发展。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地方在推广乙醇汽油时,连相应的加油站都很难找到;电动汽车都快上路了,却找不到一座充电站。”天相投资研究员王明存表示。

  据悉,一款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市场可行性调查、新能源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市场配套服务等都需要有完整的系统支持,否则不具有操作性,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板”。

  西南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董建华认为,目前新能源技术中,能够成功商业化的只有丰田汽车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而该技术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也走不到今天,而完全零污染的燃料电池技术仍由于储氢技术和成本原因无法商业化。

  事实上,我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尝试过多种途径,但只能用一波三折来概述。最早开始推广的甲醇汽车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鼓励政策等原因,仅限于山西部分地区;天然气汽车,由于加气站投入过高等原因难以大范围推广,北京、广州等参与示范运行的城市相继退出;乙醇汽车则因“与民争粮”去年被紧急叫停。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但具体的财政和税收补贴政策尚未明确。近期,科技部启动了首批几个大城市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的863计划,这也再次表明了国家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决心。

  在此次高交会上,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再次重申“十城千辆”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推广应先从示范做起,通过示范运行可以进一步检验有关混合动力客车技术、运行、管理和规划方面的能力,增进公众对它的了解,有助于制定其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比亚迪的电动车梦想

    备受关注的比亚迪DM双模电动车在本届高交会亮相。深圳市市长科技顾问、高交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应力认为,比亚迪双模电动车是本届高交会“亮点中的亮点”。

    这款自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动车”性能到底如何,参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在展会期间又受到客户怎样评价?

   比亚迪F3双模动力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向记者透露,比亚迪DM双模电动汽车突破了反复充电、家用插座充电两大技术难关,使电动汽车的使用更为方便。该车充电8-9小时,可以连续行驶100公里,如果通过油电间距使用行驶路程达430公里,十分适合工薪阶层使用,当前该车已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碰撞试验,有望于今年11-12月实现量产上市,但他未透露售价。

    王传福称,搭载铁电池的比亚迪DM双模电动车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了100公里,远远高于通用和丰田双模电动车续航25公里的标准。比亚迪DM是世界首款即将实现量产的双模电动车,而丰田同款车则要到2010年推出,当前比亚迪DM电动车代表了全球最新的技术。

    高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材料必须具备的要求。手机和移动电脑的电池近些年发生过数次爆炸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电池安全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汽车能源载体的电池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镍氢蓄电池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而比亚迪研发的铁电池安全指数如何?对此,王传福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可以证明这种电池放在火里烧都不会爆炸”。

    传统的汽油动力车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市场格局已一目了然。即便如此,汽车巨头福特也还是岌岌可危。但根据比亚迪在此次参展期间的各式宣传,似乎汽车工业即将进入比亚迪时代。

    一位4S店的负责人在看过比亚迪车后感言,新能源车的高造价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丰田普锐斯在华生产两年之后的价格依旧保持在22万-27万元区间,与同级别的卡罗拉相比还有10万元左右的差距。思域混合动力为进口车型,售价近27万元。在精明的消费者眼中,通过使用新能源车型所节省下来的燃油费用远远不能在短时间内填平购车时多付出的成本。

    汽车行业的研究员表示,从近段时间比亚迪的资本运作来看,其宣传的效果确实非常成功,这为其今后的市场化运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比亚迪F3双模动力车就能顺利实现市场化,因此,现在评价比亚迪F3双模动力车能否成功还为时过早。

    王传福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经通过了上市前的一切测试,在10万公里路测、安全性碰撞试验等项目中该车型表现出色。现在正准备将相关报告递交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可以在11月底或12月初拿到新车上市目录,届时比亚迪电动汽车将宣布售价,并全面上市销售。未来3年,比亚迪将进入新能源汽车的领导和突破期,还会推出DM多系列的双模电动车及纯电动车,要用“深圳速度”来提前20年实现人类的电动汽车梦想。

    或许是由于良好的宣传效果,或许是占据了绝好的展台位置,又或许是车模的眼球效应,比亚迪在此次高交会上吸引了诸多游客驻足观望和询问。比亚迪让市场各方充满着期待。

 

动力电池闪现锂电身影

    在此次高交会上,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其研发的汽车动力锂电池隔膜亮相。这是该公司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
    据悉,镍氢电池是目前混合动力车的主流技术,但其技术性能已接近极限,而锂电池则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等优点。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波动,节能环保的锂电池越来越得到新能源汽车的认可。
    今年5月,在锂电池领域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的日本三洋电机宣布,将加强对车用锂电池研发及生产领域的投资,并从2009年开始批量生产。而在此之前,从2006年初开始,三洋曾与德国大众集团携手开发镍氢电池系统。三洋电机发展战略的调整或许也透露着混合动力行业发展的趋势。
    各大厂商对锂电池汽车市场跃跃欲试,特别是欧美厂商急需通过锂电池汽车来挽回在汽车领域的颓势,如通用计划2010年量产Volt、戴姆勒将在2009年量产BlueHubrid、宝马计划3年内量产多款采用锂电池的HEV。在各大厂商正积极投入锂电池技术的研发中,多采用和电池制造商合作开发的形式。其中包括丰田与松下、日产与NEC、大众与三洋、博世与三星等。
    专家预测,到2015年,全球市场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需求与现在相比将增加三倍,市场容量将达23亿美元,预计2009年首次应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占据整个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日美欧汽车大厂预计,2010年前后将正式在乘用车上搭载锂离子电池。
    据悉,目前我国对锂电池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863”计划项目中,国家共投资6600万元,全部用于锂电池的研发工作。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也进展顺利,在一些专利上取得突破,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客车用锂电池就是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