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的故事
经济史上最著名的三个疯案分别是: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和密西西比阴谋。
南海泡沫的故事
18世纪初,英国人相信一个有极大增长机会的地方和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贸易。1711年,南海公司在英国注册,它获得英国政府所给的专营和当时西班牙殖民地的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贸易权。当时西班牙不允许这些殖民地和外国人交易,南海公司仅被允许做奴隶运送的交易,利润还要和西班牙政府分成,一开始,南海公司就骗投资者会有源源不断的黄金和白银从南美洲运来,民众也期待着西班牙政府总有一天会开通贸易。公司不断散布西班牙政府开放贸易的谣言,其间民众听说就西班牙政府已经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鲁开辟一块营运基地等等。黄金白银从南美滚滚而来的美景占据每位股票持有人的想象。到1720年,南海公司的股票达到每股1000英镑,在半年间升八倍,一夜横财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当时,社会风气发展到不拥有南海股票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地步。在最高潮时,南海公司的股票总值是全欧洲现金流通量的五倍!
随着股票的一天天增值,许多人放弃工作投身股市,还有什么比又容易又快速来钱更使人着迷的呢!贪婪是没有止境的。股票上市来钱是如此容易,各种各样的公司是试着将其股票推向大众推销,其中有专营西班牙进口翠鸟的,有专营人类头发买卖的等等。那些没有能尽早买到南海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个南海公司的机会,纷纷把大把大把的血汗钱投入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公司。
回头想想,人们会嘲笑当年的民众真疯了。当年也不是没有头脑清醒的人,但他们太早了一步,他们指出这个泡沫会破碎,但是市场用不断升高证明他们是论断的错误。开始还有人听听他们的警钟,随后便嘲笑他们的短视。骗局层出不穷是所以“疯”到了晚期的特征之一,陷入疯狂的民众是行骗的最好目标,他们失去了最起码的警惕。此时骗局不仅限于小人物,南海公司的董事们一方面大量行贿英国政府官员,一方面眼红其他大小骗子把原可以用来支撑股票的资金吸走,开始指出这些公司的骗局。结果使民众也怀疑南海公司是否也是的骗局?一个月内,民众的感觉发生了转变,他们怀疑西班牙政府是否真的会给南海公司想要的交易权。在9月底,股价从月初1000英镑跌到129英镑。许多投资者破产,那些接受南海公司股票做抵押,贷款给投资人炒股的银行一间间倒闭。
荷兰郁金香
“紧接着,郁金香出现浑身上下活力四溢,色彩鲜艳,
但是它却又过分繁茂,充满了傲气,充满了游戏色彩。
这个世界上,除了这里以外,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展示这种染料式的效果了。
不仅如此,通过混合,她甚至可以改头换面,紫色和黄色都是她所喜欢的颜色,
她喜欢穿着针线最最精美华丽的服饰。她只潜心钻研如何取悦人们的双眼,
并且凭借自己的精致华丽艳压群芳,独占花魁。”
1634年,拥有郁金香的风尚席卷了荷兰。这股风潮是如此的之强劲,以至于国家的正常工业都被人们抛在脑后。黎明百姓,甚至社会最底层的渣滓,都兴致勃勃地从事着交易。随着郁金香的升温,这些小小的球茎的价值也迅速增加,直到1635年,据说许多人都将10万弗罗林的财产购买40个郁金香球茎之中,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必须在出售郁金香的时候使用一个比格令更加小的计量单位佩里特,以精确计算郁金香的价值。根据记载,1636年年初时候,整个荷兰一度只有两个“永远的奥古斯塔斯”球茎,一颗由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自营商拥有,另一颗则在哈利姆。投机者是如此心急火燎的渴望得到“永远的奥古斯塔斯”,以至于有一个人提出用12英亩任何身份的继承人均可继承建筑用地来交换哈利姆的那颗郁金香球茎。阿姆斯特丹的那颗也是身价不菲,为了得到它,购买者支付了4600弗洛林,外加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色的骏马,以及一整套马具。
1636年,对珍稀品种的郁金香的需求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哈利姆、莱登、阿里克马、霍恩以及其他城市都建起了专门从事郁金香买卖的正规市场。
现在,第一次出现了投机的症状。股票投机商从来就对新的投机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他们大量交易郁金香,充分利用在股市市场上驾轻就熟的各种手段操纵郁金香市场,使得郁金香的价格起伏动荡,波澜壮阔
最初的时候,就像所有的赌博狂潮一样,人们全部都信心十足,每个人都从郁金香交易中尝到甜头,一个个腰包都鼓溜起来。郁金香的投机者对郁金香“股票”控制性的进行投机,许多人都在一夜之间暴富,一只金灿灿的金钩高高地悬挂在人们的头顶上,以自己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大家。
人们前仆后继,一个跟着一个冲进了郁金香交易中心,就像一群群苍蝇围着蜜罐团团转一样。每个人都认为对郁金香的热情会永远持续下去,而财富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荷兰,无论对郁金香开出多么高的天价,人们都会毫不犹豫照单全付。
欧洲的富人们云集在祖德·兹海滩,而穷困将会从荷兰的国土上彻底消失掉。贵族、市民、农民、技术工人、女佣人甚至烟囱清洁工和年迈的洗衣妇都下海来“玩”郁金香。各色人等,不分高低贵贱,全部将自己的财产变卖掉,换成现金,投资于郁金香。外国人也被郁金香狂潮弄得晕头转向,滚滚金钱狂流从世界各地涌向荷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再度上涨,而且升幅可观。房屋和土地,马屁和马车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到了最后,比较谨慎小心的人们开始思考了,他们认为这种狂热不可能永久地持续下去。富裕的人们不再将买来的郁金香种在自家的花园里,而是转手以高价将他们卖掉,靠差价赚取利润。看起来,注定有人要接最后一棒接力棒,并且承担可怕的损失。
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判断,认为其有道理并且据此抛售手中的郁金香的时候,郁金香的价格跌下去,并且永远也没有再涨起来。几个月的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开始怀疑。很多拥有郁金香球茎的人发现自己太穷了,于是,他们想拿出球茎来卖钱,却无人肯买,即使他们的出价只有原来买价的四分之一,仍然无人问津。人们的信心被催毁了,巨大的恐慌抓住了每一个交易者的心。
和南海泡沫一样,荷兰郁金香最后烟飞湮灭,还有著名的密西西比阴谋结局也是一样的。佛罗里达的土地疯、我们中国90年代的股疯、1986年台湾股市,80年代的日本地产..........每次疯狂的投机留给我们的都是血的教训。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第一个就想到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然而黑格尔告诉我们: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个论断听上去似乎很悲观,其实不然,这就告诉我们,历史一定会重演,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中推测出未来会发生什么。
每个故事,都是气球从吹胀到胀破的过程,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但所有的气球都一样。气球的吹胀的初期,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提供人们无穷的想象。暴富的希望,促使投资大众开始投入。如果是股票,表现就是成交量增加,价格升高。随着股价的升高,它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有些人忍不住,将升值的股票卖掉获利,另一些投资者又入市,股票节节升高。在气球破裂前,通常疯狂到极点的时候,股票能在几天内暴涨一倍或更多,投资者都积极的入货,生怕明天的狂升失去自己的份。
“疯”的特征:
1.可信的想法、概念和产品,能提供快速的增长,带来巨额的财富。
2.社会游资甚多,或通过某些方式“创造”出游资。这些资金集中在某个领域,必定带来滚雪球效应。
3.这个想法必须具备简单又复杂的特性。简单到普通民众能觉的是好主意,但必须负复杂到很难用事实证明其对错。否则气球吹不起来。
4.赚到钱!没有什么比轻松和快速来钱更能吸引普通民众,它传染的速度超过瘟疫。
5气球胀到一定地步,有“专家”说:这气球会继续胀。这些专家通常是偶像人物,代表智慧,、权威依赖。民众相信自己在模仿成功人士。
6.气球胀的时间比常人想象得更久。最初指出球会破的人随着气球不断胀大而被嘲笑。
细细品味一下气球的吹胀到胀破的过程及其间民众的心理过程,我们是否能从上面一些疯狂的故事得到一些提示呢!现实中很多生动、鲜活的投机故事,还一直在演绎。
文章最后以索罗斯赚钱的秘诀作为结尾:“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是它铺平可积累巨额财富的道理,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参考《投机和骗局》
《炒股的智慧》
《二十年前台湾股市泡沫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