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wang:
老王,如果所有房子的抗震度能达十级,才是最大的功德。这可以是万科的努力方向之一哦
lishaom:
那要看是要在哪里建的房子,抗震度十级没问题,关键是成本对于购房人是否接受的问题。
慧眼:
不等于要大幅提高成本,关键在结构和材料上做文章。想想中国传统上的许多木质结构的建筑(寺庙,塔),成本低廉,但都非常抗震,可以借鉴。看似没有路的地方,可能是最大的机会……
王石: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木结构,由于其质材的柔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成本也不是很高。但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推广木材做建筑材料存在:1)没有如此巨大的森林资源可供采伐而不破坏生态;2)即使木材可以源源不断,结构上,木材并不适合城市的高层集合建筑,更不用说防火规范通不过。
根据地震多发的日本来看,建筑的质材有木、轻钢、钢、钢筋混凝土、混合材料,抗震性能都不错。但高层建筑采用的还是钢和钢筋混凝土,或两种质材的复合。成本上考虑,即使日本,还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建筑机构上,同中国建筑的刚性剪力墙规范不同的是,日本采用框架柔性结构。95阪神地震,证明了柔性结构的优越性。
根据中国国情,建筑材料的选择只能是钢筋混凝土为主。
5.12大地震后,万科的专家组迅速赶赴灾区勘察建筑抗震性能和毁损情况。我曾同专家组勘察了三市、三个县的四个镇。得出结论:目测初步判断,按照国家2002年的建筑规范标准,新建筑可以做到:中震可以修复、大震框架不倒的要求。认真总结5.12大地震的血的教训,借鉴国际上的防震建筑经验,可以在市场承受的范围内,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设防震性能更好的住宅。这正是住宅建设者的思考,也是万科人的思考,是让“建筑赞美生命”的真谛。
备注:地震后的网络暴力,舆论给企业的高压 —— 栖息谷 少天 原创,此小文欢迎转载
关注地震,每天晚上都在关注各种报道,在国内一些超大型综合论坛里看到了地震后的一些争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下面这些话,如果发在那里,只会被骂,或者被版主删掉。栖息谷从未发生过网络暴力以及那些地方引以自豪的“人肉搜索”事件,我在这里说。认可我的观点的请传播,不认可 的,有理说理,不希望在栖息谷内看到人身攻击,无论对谁。
地震发生后,国内各界纷纷组织捐款,对公益活动一向热心的栖息谷众多家人自然也当仁不让加入到为灾区献爱心的行动中。“我们热泪盈眶,只因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由于捐款,国内主流的网络舆论一直在不停地攻击某些机构与明星人物,铺天盖地的谩骂、指责、抵制,甚至各种人身攻击从未停止,只因这些人或者企业 捐的钱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值。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国引以自豪上亿网民的能量?这就是中国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先进生产力?这就是年轻一代看待国民经济的素养?
从一次次突出的事件中,看看我们都攻击了谁——
1、刘德华
最早期传言刘德华捐款10万元。天涯上铺天盖地都是骂刘德华的帖子,说刘德华为富不仁,说他没良心……。凭心而论,这位天王级的明星从80年代起对公益的 热忱有目共睹,即使他真的只捐款10万元,我们有何资格诋毁他?我相信,作为明星,他比骂他的每一个人都对公益要做的多的多。什么时候,金钱能代表人格了?并且是捐赠。
2、刘翔
捐款走向高潮时候,上千万的捐款层出不穷,刘翔捐了50万,大家又开始骂了。他是一个田径运动员,近年的走红他即使接了一些广告,可是,50万对他已经不 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回想一下早年辉煌的马家军,那些退役的冠军们,他们的生活还不比栖息谷的很多家人。再骂他的时候,我们别遗忘他披着五星红旗骄傲的奔跑那一幕。
3、王石
万科的王石,一向是国内企业家的前沿人物之一,他对中国灰色地带最多的房产类公司的运作,想做到透明清白,更是相对于其他领域难上许多。最起码,就我们所知的,王石做的很好。万科捐了200万,仍然挨骂,因为有很多企业捐千万以上。以前这些网络暴力称赞王石的冒险精神及登顶珠峰,现在,同样的话换成了贬义,这位企业领袖又成了只顾自己玩、不顾众生的周扒皮。
明星类的大小事件有很多,那些纯属个人价值观问题,永远分不出正反。王石被攻击的事件,我觉得意义深刻,多说几句。我下面从王石为什么捐200万,来看看这个问题,到底他做的对还是错。
1、企业捐款是一把手热情还是企业管理范畴
王石说,他敬佩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但在万科,200万已经是董事会所能授权的最大数额。这句话被很多网民作为攻击的理由之一。在我看来,这是万科 的进步,是企业的进步。王石在万科,是董事长与股东,但不是万科的唯一拥有者,他无权用一腔热情拿大小股民的钱去做任何事情,即使是赈灾——这与道德是两码事。这里我想问那些上市的国有企业,是谁授权你们捐的那些钱?我们学习近年来流行的理论“执行力”的同时,我们的一把手却在触犯制度,执行力首先是一把手的尊重制度。王石这点做到了,他没有错误的地方。
2、企业为灾区募捐的摊派行为,算不算官僚
看到很多帖子,说单位强行摊派,这种言论大多被“和谐”,至少,也会被网民大骂,骂他捐点钱死不了。我们一边期望中国能更民主更自由,我们自己却在不停地用舆论强奸民意,用道德的大旗去诋毁那些“人各有志”。王石说,万科内部对于慈善募捐的活动中,有一条提示(注意,是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 10元为限,其意是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单位里,即使你家里再困难,急需钱用,但如果你捐的太少,会被别人骂做没有良心,道德的大旗一直在挥舞,大多时候是积极的,但不少时候,是极其卑劣的。我想问下那些骂这条“提示”的网民,假如你的单位领导定一个制度,只要有灾难,募捐的时候每次都扣大家一年的薪水, 这时候你骂不骂?敢骂,敢骂你就不是好人,不是爱国人士!——募捐是自由的,这个时候不需要任何标准与制度,万科的“提示”只是自己防止出现这种官僚,并没有阻拦员工去向其他公益组织直接去募捐。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募捐的财物,不是用某个集体的名义。一些企业让员工去募捐,却以企业的名义去捐赠获得赞扬 ——这并不可敬。
3、可持续捐赠——企业的社会责任
王石的这句话也作为被攻击的理由,说句不好听的,攻击这句话的,基本都未做简单的思考。网络上大家在极力赞扬一位民营企业主,因为他倾家荡产向灾区捐赠,令人可敬,我也觉得这是条热血汉子,但这不是企业家责任。王石说,中国的企业慈善活动应该是个常态,企业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是成为企业负担。微软的 盖茨在慈善上有目共睹,这是个会赚钱的人,微软是会赚钱的企业,多年来全球内陆续为慈善捐款的数目已经是天文数字,香港的李嘉诚也是如此,社会需要这种企业家。试想一下,联想、万科、华为的老板们(或者董事会),都按网民的喜好,把企业卖了全部捐给灾区,那么,未来,灾难再来的时候呢?还有一点,他们面对 的不是这一次灾难,而是各种的公益活动,还有为国家交税,为人民安排就业,给那么多员工发保持生活的薪水……。早年,父亲的一位民营企业家朋友破产,破产的理由不是企业做得不好,而亡于摊派。民营企业家,在一次建地方学校的活动中,大发善心捐款不少。但是,因此,这块肥肉再无宁日。细节不说了,大家应该能 推理的出来。那些鼓舞网络暴力的人们,请首先变卖你的家产然后送到灾区。
我们心系灾区,看看捐赠金额,国家的力量与民间的捐赠几乎持平,大型知名企业(企业主)是这股力量的最关键角色,中国地域辽阔,需要企业去帮助政府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除了舆论善待他们之外,更需要提倡企业的“可持续慈善”,而不是做一单子生意。话说难听点,即使一毛不拔,企业只要依法上税,仍然没有错。 捐赠是雪中送炭,是锦上添花。
最后的结尾,用一句老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向成熟,走向规范化国际化,企业的财富来自人民,他们有责任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但不是必须。我们应该呼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中国企业长期的回报,而不是卑劣的仇富。不做冷嘲热讽的市井小人,不做盲目伤害他人的网络暴民,希望有天,企 业及名流们的捐赠,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我们靠舆论逼迫的,与强盗无异。任何人逼迫攻击别人的“爱国人士”去捐赠,这些“爱国人士”会蹦起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热爱我们的国家,就一起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