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林森池:保险股08一季报点评

(2008-05-06 22:03:33)
标签: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林森池:保险股08一季报点评

    第一季業績2008年第一季業績:國壽的,好像很差;平保的,好像很好。國壽賺34億,下跌了6成,平保賺71億,上升了24%。

    市場意見有分析員認為,國壽盈利減少是因為(1)股票浮虧了55億,(2)提取保險準備金多了120%。保險責任準備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提取保險準備金。保險公司收到客戶的錢用來投資,公司資產多了,但如何區分屬於公司和客戶的所佔部分? 準備金屬於負債。中國會計制度較國際會計制度在這方面較為「嚴謹」。公司可否撥少一點準備金增加盈利? 這方面要看公司的原則。政府沒有規定如何計算準備金,是由公司的精算師逐張保單計算。數年前AIG出了會計問題,為谷大利潤,降低了準備金,什至令CEO都下了台。國壽方面,準備金的政策有連貫性。而準備金大幅增加同保費收入增加有關。為何保費收入增加39%,但準備金增加120%?因為大家睇漏了! 準備金屬於負債(客戶的錢),假如客戶退保(或保單滿期),公司要賣股/債還錢給客,資產因此下跌,負債亦會減少(由準備金回撥),搬回利潤表。但事實上保險公司收到保費要把多少比率當作準備金?由公司的精算師逐張保單計算賠款。假如發現舊單準備金不足什至要增加準備金。國壽方面有連貫性。回撥方面,一個客買,另一個客退保,即一個走,一個回撥,會計方面要在利潤表將提取準備金加番拆倉(賠錢和到期)加埋退保。

    2008年第一季提取準備金有440億;拆倉(賠錢和到期) 有360億;退保有140億,共940億。2007年第一季提取準備金有200億;拆倉(賠錢和到期) 有390億;退保有100億,共690億。940億比690億多38%,與保費收入增幅相同。這方面與保單質素「完全無關」! 用上述方法計算,2005 – 2007年國壽貫徹地保持此比率於92%。1022億壽險收入除以940億即92%。代表收1022億保費中有940億是預備賠給客的。2007年第一季有740億壽險收入,準備金690億,比率93%。此比率由05 – 07年平均92%。代表國壽賣的產品沒有太大變動,主要是傳統保單和投資分紅保單。有分析話國壽準備金大幅上升是因為保單質素下降,林sir認為”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 (http://www.phrases.org.uk/meanings/10400.html: A small amount of knowledge can cause people to think they are more expert than they really are).林sir計算的方法是一個「捷徑」,實際上每一年附註中準備金的變化是有計算的,但季報沒有附註,所以才用此方法計,亦十分接近。從準備金的變化看到的意義是「生意好咗」。人壽保單有季節性,通常第一季保單收入佔全年35 – 40%,但投資收入有一個「錯配」,收了一大筆保費,要預備一大筆準備金,但經常性收益,例如定期存款利息(只有3個月相比一年40%準備金)/股息/債息仍未收到。中國會計制度要求所有開支皆在利潤表反映,與國際會計制度不同。浮虧係「影相問題」,任總第一季都唔見咗147億,再影相又賺番。平保在準備金對保費方面,05年87%;06年96%;07年136%;08年75%,精算假定不同。太平洋保險方面,06年97%;07年117%;08年122%,而太保以萬能險為主。超過100%即要以投資補貼,代表保單唔好賺。

    想睇清楚d,要用國際會計制度。國壽07年報p14,保費收入以中國會計制度為1980億;國際會計制度分保費/存款,存款940億,保費104億。國際會計制度把投資形合同(分紅/非分紅)當作存款(即當作客戶的存款),假設隨時可以由客戶提走。傳統保單方面,國際會計制度要求計算死亡率和現金價值。保單頭幾年現金價值很低。精算師要計算整體死亡率有多少,和現金價值。以國際會計制度,由05 – 07年傳統保險準備金只須撥43 – 48%,中國會計制度去到90多%。國際會計制度低很多,中國會計制度較保守。所以用國際會計制度計算是賺多d錢。而且,用國際會計制度,佣金可當作延遞承保費用(可攤銷),拆倉/退保/滿期不用扣利潤,只有賠款/分紅…才扣。已知中國與國際會計制度不同,1022億保費,假如40%是傳統保單,60%是投資型,用中國會計制度賺多少? 自己計一計用國際會計制度賺多少? 林sir今日觀察到,在$35水平,有1200個散戶共沽了600萬股,一轉眼就已被人掃掉,是什麼人大手買? 是否專業買家(professional)?

    如何睇一間保險公司一個專業的投資者,睇一間保險公司,睇兩樣嘢就夠,第一係睇管理層策略,點樣拿多d保單番嚟。舊年林sir擔心國壽保費收入上升只有不足10%。舊年個個都話投連險好賣,國壽賣傳統保單不夠競爭。但其實舊年投連險好賣都無用,舊年股市好,今年股市差,客戶會退保。但今年現在才開始賣投連險則timing好。舊年國壽分紅險分得多,達8%(全行最高),今年個市一靜,d單就拿拿聲去哂國壽。分紅險係有保證投資回報,似保本基金。市況一波動吸引力就增加。再者,最近一個月國壽萬能險的回報有6%,比平保5%高。亦比銀行存款和債券高。林sir認為國壽現正進行大攻勢,國壽市佔率由去年40%升至44.3%。平保市佔率由去年16%降至12%。太保有10%,接近平保。此方面平保現在很危險,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在此情況下林sir點都唔會要平保。第二方面,投資方面國壽做得更加好。表面上倒退,但其實做得很啱key。跌市時就可以分辨出「誰是大人和細路哥」。阿媽話「熊來了」,細路哥即刻返屋企,掉低所有嘢;大人就反而去打熊人去食熊掌和取熊皮大衣。比較一下十大持股量,國壽減持平保/中石油(全沽)/中遠洋/神華,但增持工行/建行/中行/VISA(長棍)。反之,太保/平保浮虧很少,但是平保賣了神華/大秦/萬科/人壽,買盈富基金/2833/華寶債券基金/上投基金,返了屋企。太保賣了中鐵/中石油/中遠洋,買基金。

    現象就是,為了第一季業績,太保和平保賣了很多股票消耗了很多浮溢(令浮溢實現),浪費子彈。太保十大持股的浮溢只剩21億,平保74億,國壽250億。經過此一浪之後,林sir覺得國壽管理層是no. 1,人工又平。楊超人工199萬;馬總人工接近7000萬。國壽投資總監人工140多萬。國壽最高人工的是精算師,600萬。沒有overpaid。林sir認為用一億多人工請幾個人返來拋掉好股買2800,佢唔會happy。當然林sir的前提是股市第二、三、四季會好轉,他就第一季跌了34%,由頂計跌了一半,國壽浮虧55億,咁第二季會否跌50%? 第三季又50%? 咁個市咪0! 哈哈… 而家最好多d熊出嚟唱衰等他可以執平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