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谈茅台酒品质与极限产能

(2008-03-14 09:49:58)
标签: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本刊3月13日讯 据《证券日报》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各界比较关心的贵州茅台海外发展战略,产能极限,如何保持长盛不衰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有人说贵州茅台酒常年供不应求,正在进入奢侈品行列,而一代酿酒大师、执掌贵州茅台二十余年的季克良的愿望,却是想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惠民政策的落实而圆梦:全国人民一家一年至少能喝上一瓶贵州茅台,甚至海外喜欢贵州茅台酒的人也能喝上贵州茅台。

产能是否有极限

  贵州茅台酒的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大。季克良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惠民政策的落实,贵州茅台酒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全国即使不是每人都喝贵州茅台酒,4亿个家庭,一家喝一瓶,总量是多少,大家可以算一算。

  近几年贵州茅台提价频率明显加快,但依然出现供不应求的抢购局面。难道说贵州茅台酒的产能已经到了极限?

  季克良说:现在贵州茅台酒的年产量是1万多吨。我们第一阶段(2010年)的目标是要将年产量做到2万吨;第二阶段(2020年)要到4万吨。但我希望这不是极限。

  提高产能的路径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外延扩张,增加产能。第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精益求精的增产。第三是提高技术,在由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中,提高勾兑率和勾兑合格率是关键。

  近年来,贵州茅台相对过去发展较快。1998年,利税大约只有4个亿,上交税金才2.5亿多,利税指标全国排名大概是第六七位的样子。经过九年的努力,2007年,贵州茅台酒的利税大概有64亿元,上交税金36亿多,利税总额成了全国第一名。

三条发展之道

  当记者问道,如何让贵州茅台能够既传承国酒文化,又增强竞争力,走向海外时,季克良老先生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这个确实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也希望经济学家们能够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我在贵州茅台已经45个年头了,压力很大的时候,有人会问,作为国酒你的价格销量怎么还不如其他品牌。发展到目前这个规模,究竟是什么原因,个人感觉有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保证质量。稳定的高质量是贵州茅台始终的追求,"产量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是贵州茅台从未改变的质量观,是持久的高质量成就了贵州茅台的金字招牌。

   第二,不要跟风,要创新。白酒行业变化很大,贵州茅台一直在做自己的贵州茅台酒,根据自己的情况,走自己的路。不急,不浮躁,不跟风。"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20多年前,国际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贵州茅台酒中的复杂香气成分为200多种,但现在,我们通过多种现代检测技术发现,其复杂香气成分是900多种,超过国际所有蒸馏名酒的几百种

传统国酒 梦在海外

  说到最近比较热门的股权投资问题,记者问贵州茅台有没有海外上市或者股权投资的打算,季克良风趣地答道:"如果光搞实业,是个笨蛋;如果光搞资本运作,是个疯子。我想两个都做,因为我既不是笨蛋也不是疯子,但怎样实践是个问题。"产品走向国际,品牌享誉全球是贵州茅台的梦想,也是正在实施的战略。为了占领国际市场,贵州茅台酒的海外销售价都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季克良最后强调:尤其是对传统企业、民族品牌来说,一定要很清楚的意识到:要继承什么,发扬什么,创新什么。把这些把握好才能健康发展,不出问题。

采访结束时,季克良老先生语重心长地重申:"企业的发展不能靠忽悠,要务实,心中要有底气。"而一代国酒大师季克良目前最大的梦想是:一家一年喝一瓶贵州茅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