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信麟於其個人博客中表示,昨晚美股休市,所以沒有ADR可以做參考。歐洲股市在金融股的帶動下大幅造好,卡塔爾準備用150億美元買入歐美金融股和北岩銀行都是重大的短線利好。從北岩被暫時國有化來看,市場短線反映佳。不過卻突顯了問題非常嚴重,英國自從70年代末以來,最為引以為豪的是其所謂非國有化的做法,倫敦能成為世界第二大金融中心也是市場自由化所致。所以主要傳媒和相關方面都大力鞭撻此次英國政府的國有化行為,英國政府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作出此次決定(而筆者個人認為這個行為是打碎了所謂自由市場最後一塊貞節牌坊,影響將會非常深遠)。因此,我們可以從中感覺到問題非常嚴重,私人投資者出價可能是十分低,甚至給政府附上苛刻的條件,所以一旦接受出價,市場的信心可能受到巨大的衝擊,從這點上看,問題的確非常令人擔憂,如果一家金融機構出事,英國政府當然能背得起,如果有5-10家,看看政府怎麼背?美國政府的救市計畫和英國政府的國有化都預示著自由經濟已死。
另外,花旗去年九月份曾經大力批評香港特區政府增持港交所<0388.HK>,說成是「再見,自主性」,特區政府早就對港交所擁有實際控制權,增持一點股權就被上綱上線批評,按持平的原則,花旗應該將英國政府罵得體無完膚才對,而哪位批評香港特區政府的洋奴分析員不知道作何感想?
建議:儘管歐洲股市大幅上升有利於匯控<0005.HK>股價表現,但是市場主要焦點仍然是內地和美國的經濟資料,內地的PPI在一月份是去年全年升幅的兩倍,可想而知即使一月份CPI不如市場想像中壞(7.5%以上),這個先導指標可以說預示接下來通脹非常令人擔憂,所以宏調放鬆的可能性只能是一廂情願,而美國的資料,相信只能是偶爾有一兩個好的,市場短線仍然反復向下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