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博友评论 |
clyygy 在《相信总有人能知道那些文字的价值--新浪网友》 后跟贴评论
发表:2008-01-31 09:41:51
建立正确投资方向的坚持,最终才能到达胜利彼岸。坚持是信心的体现。
做为平安的一名股东,持有量不多,但一直在思考平安值不值得我终生持有、是不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特别是最近平安股价已跌去一半有多。
股价的波动是随着投资人情绪的起伏而波动的,持续思考中。。。。。。。。
A、宏利金融2000年90港元上市的,现在也有280港元左右,因它1:1分拆过,现在股价也有560左右啊,大致测算下:年复合增长率为26%
B、戴维斯40多年持有12支保险股年复合增长率为22~23%
C、此次老美金融危机中老巴等大佬的投资策略也许是我们中小投资者在黑夜中行走前行的指路灯。
(大佬的投资列举下:
1、巴菲特增持合众银行2840.5万股,持股数增至6549万股;对富国银行的持股量则大幅增加8%,至2.797亿股;巴菲特还将美国银行的持股从870万股增至910万股。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瑞士再保险有限公司3%股份。(2008年01月24日 新增)
2、阿联酋的主权基金注资花旗集团
3、新加坡淡马锡和阿联酋的主权基金注资瑞士银行(UBSAG)
4、新加坡淡马锡和戴维斯基金注资美林证券)
D、在我看来平安此次筹资行动是积极主动出击的,至少接近老巴等大佬们的决策水平。近来引来无数网友的漫骂与脚投票、不理解为主流。还特别担心其它金融企业效仿市场是承受不了的,水皮先生也对主板这样融资和未来的创业板融资有不同程度担心——会争夺市场资金。不如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平安此次推出的巨型融资已经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建设,国家级管理层不会想吗?市场人士也会给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的,如平安打个折完成此次筹资,对后来者要想进行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定会受到管理层限制的,国内金融企业只有平安可以充分利用老美危机从容收购便宜资产,其他金融企业错过此时就没有更好机会了,等等就要到下次十年后的危机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之交臂。
E、我最担心的还是老美危机还会不会进一步扩散,再扩散的话也许平安股价会再下个小台阶;如果在此时止住了底部就此形成。多么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F、再等待吧,平安的长线股友共勉前行吧!
平安永久股东
做为平安的一名股东,持有量不多,但一直在思考平安值不值得我终生持有、是不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特别是最近平安股价已跌去一半有多。
股价的波动是随着投资人情绪的起伏而波动的,持续思考中。。。。。。。。
A、宏利金融2000年90港元上市的,现在也有280港元左右,因它1:1分拆过,现在股价也有560左右啊,大致测算下:年复合增长率为26%
B、戴维斯40多年持有12支保险股年复合增长率为22~23%
C、此次老美金融危机中老巴等大佬的投资策略也许是我们中小投资者在黑夜中行走前行的指路灯。
(大佬的投资列举下:
1、巴菲特增持合众银行2840.5万股,持股数增至6549万股;对富国银行的持股量则大幅增加8%,至2.797亿股;巴菲特还将美国银行的持股从870万股增至910万股。
2、阿联酋的主权基金注资花旗集团
3、新加坡淡马锡和阿联酋的主权基金注资瑞士银行(UBSAG)
4、新加坡淡马锡和戴维斯基金注资美林证券)
D、在我看来平安此次筹资行动是积极主动出击的,至少接近老巴等大佬们的决策水平。近来引来无数网友的漫骂与脚投票、不理解为主流。还特别担心其它金融企业效仿市场是承受不了的,水皮先生也对主板这样融资和未来的创业板融资有不同程度担心——会争夺市场资金。不如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平安此次推出的巨型融资已经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建设,国家级管理层不会想吗?市场人士也会给出诸多建设性意见的,如平安打个折完成此次筹资,对后来者要想进行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定会受到管理层限制的,国内金融企业只有平安可以充分利用老美危机从容收购便宜资产,其他金融企业错过此时就没有更好机会了,等等就要到下次十年后的危机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之交臂。
E、我最担心的还是老美危机还会不会进一步扩散,再扩散的话也许平安股价会再下个小台阶;如果在此时止住了底部就此形成。多么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F、再等待吧,平安的长线股友共勉前行吧!
平安永久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