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碧桂园高速发展之谜
1992年,在顺德北滘镇一片河滩坡地上,杨国强和他的伙伴建起 了几排别墅式的商品房。这里属于碧江管理区和三桂村,于是起名为 "碧桂园"。
今天,尽管碧桂园拥有中国房地产行业两块"驰名商标"之一 ,尽管已经成为公共公司,在香港IPO募集129亿港元 ,尽管顶上了"最大地主"的称号,尽管产品保持了多年一贯的良好 口碑,尽管杨惠妍已经荣登《福布斯》内地首富,尽管杨国强被披露 几年来慈善捐款约2亿元之巨,碧桂园还是不改其低调本色 ,更多时候,出现在媒体上的碧桂园还是一个一个的楼盘: "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
与这种低调风格一脉相承的是公司的经营理念,杨国强最推崇的公司 是沃尔玛,碧桂园信奉的是"抵食夹大件",翻译成英文,山姆 ·沃顿一定喜欢:everyday
low-price(EDLP,天天低价)。
因为一些项目的拿地操作问题,碧桂园曾被《第一财经日报 》社评质疑:"这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能经得起公众推敲吗? "但另一方面,同行认为,碧桂园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有其独到之处。
碧桂园,果然是"可怕的顺德人"?
碧桂园 VS. 万科
让我们先来作一个碧桂园和万科的对比:
一、虽然自上市以来,碧桂园股价上涨幅度低于主要可比公司 ,其市值仍位居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之首,而且,其动态市盈率低于 万科。
注: P/E参照11月9日市值,碧桂园盈利预测来自UBS Country Garden by UBS
20070828,万科盈利预测来自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200 7年三季报综述》。
二、碧桂园近年收入增速与万科接近,但净利润增长很快 。受惠于房价快速上涨,碧桂园和万科的毛利率均上升 ,但碧桂园净利率提升更加显著。(图表资料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 :万科、碧桂园年报、碧桂园招股书)
三、万科资产周转率今年略有下降,而碧桂园持续上升 。公告资料显示,碧桂园2006年的分红额达到25.14亿元,若扣除高额分红影响,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为0.50,净资产周转率为2.52。
四、通过快速开发销售,碧桂园的预收帐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远远高于 万科。2006年,碧桂园以15亿的净资产支持40亿有息债务 ,万科以149亿净资产支持133亿有息债务。此外 ,碧桂园通过上市改善了资本结构。
(部分资料来自UBS Country Garden by UBS
20070828)
五、万科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负值,而碧桂园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 。2006年38亿的预收帐款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达35亿 ,融资性净现金流为负32亿,主要是因为年底25亿的股东分红。
六、较高的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超高的财务杠杆使碧桂园200 6年的ROE进一步攀升。
这些出色的财务数据背后,是什么一种经营模式?在试图对此进行进 一步分析时,我们选择了Thomas
J.Peters和 Robert
H.Waterman提供的工具7S模型,这两位均是麦肯锡的资 深董事,也都是斯坦福大学MBA毕业,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 ,按照获利能力和成长速度,挑选了美国历史悠久的43家模范公司 ,通过深入调查、和商学院教授进行研讨,总结出企业经营的七要素 框架,简称7S模型。
7S模型强调优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包括架构、制度、风格、人员、技能、战略和共同的价值观 ,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和业绩取决于在每个方面的合理选择和相互的有 效支撑。
一、碧桂园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业务战略:避开主流市场和有实力 的竞争对手,低价买入大片有发展潜力的土地,依靠多元化的物业提 升住宅价值,依靠控制全价值链实现低成本快速开发销售 ,进而快速回款持续发展。
1、相关多元化的业务组合:碧桂园以低密度住宅开发为主业 ,兼有酒店运营,建筑装修和物业管理等业务,并通过5星级酒店 ,学校,社区环境,基础设施等提升住宅产品价值。
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单项业务波动的影响 ,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中心、学校、主题公园、基础设施和综合社 区配套(如自来水厂)等方面的投资可以提升住宅产品的市场价值。
2、高度的垂直一体化:与资源整合恰好相反,碧桂园覆盖了房地产 开发的所有环节,包括项目定位,设计,建筑,装修,部分建材 ,营销和物业管理等;攫取价值链上每一环的利润,并借此实现低成 本和快速度开发。
上下游相关公司的设置有助于合法避税,成本内部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提高盈利水平。
3、立足广东,全国扩张:在每年提供广东省10%的住宅的同时 ,碧桂园上市后加快了在全国扩张的速度,并初步成功地将其业务模 式复制到新市场。
上市后,碧桂园只有17%的新获取土地位于广东,截至9月 ,土地储备5400万平米,已获土地证的3700万平米。
4、独特的市场定位:碧桂园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 的判断,避开一线二线城市"主流"客户群的竞争,主要针对大城市 郊区和三线,四线城市的"主体"客户群。
碧桂园最初的客户定位:对价格高度敏感,对档次、品味考虑较少 ,典型如"毕业5年、成长中的白领阶层"。2004-2006年 ,推出精装修洋房,均价低于3500元/平米。在产品固化和异地 复制过程中,客户逐渐演变为2类:①较成熟市场的低端客户 (如广州郊区),应用低价策略;②边远不成熟市场的高端客户 (如内蒙),售价高于当地水平。
5、低地价,大规模的投资策略。
低价低廉:近5个月,40亿拿2300万平米的地 ,平均楼面地价174元/平米。
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8%左右。
交通便利:"大部分项目选址于距相关城市中心地带10 -30分钟车程,能迅速接驳道路交通网络的城郊区域"。
密度较低:确保开发产品以别墅和洋房为主,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有 利于跨地域的简单复制。
景观优质:新获地块多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便于设计优美舒适的园 区环境,提高产品性价比,例如张家界是5A级景区 ,韶关和池州拥有4A级景区,咸宁是温泉之乡等。
规模庞大:一般地块面积都在几千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几百万平米。
未来一年,陆续竣工面积达1000万平米以上,今年新开工面积达 2000万平米。
政府欢迎:利用许多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筹措发展资金和加速城市化建 设的愿望,实行社区配套先行,主动配合市政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从而获得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6、"批发大盘"的开发模式,低成本,低房价,快速开发。
严格控制成本:碧桂园通过业务链整合,牢牢掌握设计、施工、绿化 、装修、物业服务、酒店经营等每个环节,很少外包 ,从而保证规模扩张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007年上半年结算收入增长48%,而销售成本仅增长45% ,营销成本增长36%。
合理前置设计:在项目选址和土地收购阶段就开始进行规划研究和初 步设计,且设计师会与工程师一起考虑营销中心对产品的构成 ,项目地点和市场前景的建议进行项目设计,在与政府谈判过程中不 断完善设计。
一般项目概念设计1天即可完成,多数项目可以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 几天内开工。
坚决快速开发:同一段时间内,所有碧桂园项目均为同一批次产品 ,极大地提升设计,施工,销售等效率;每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产品的 统一"升级换代"。
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后,立即进行50%以上土地面积的开发 ,从拿地到预售平均7个月,从预售到结算约8-10个月。
以低价换周转:项目价格经常是周围可比项目一半的价格 ,多年来含精装修的公寓房销售均价不足3800元每平米 。产品取得预售证后,全数投向市场,低价快销导致批次日均销售率 达到78%,年度平均积存率仅为2.5%。
7、红筹上市,多元融资:上市前,全靠银行借款和预售款;上市融资净额146.7亿元,除去近期买地的40亿,还有可用资金约130亿元。
二、碧桂园在土地判断、快速开发、成本控制、全国扩张和政府关系 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
土地判断:碧桂园在判断廉价而具有增值潜力的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上 有非常强的能力,敢于进入一线开发商不愿和不敢进入的三线甚至四 线城市拿地,迄今证明行之有效。
快速开发:碧桂园经常是近千栋别墅同时动工,几百个塔吊同时运行 ,其大盘迅速开发迅速销售的能力非常明显,广州"凤凰城"项目首日销售7.5亿。
成本控制:"只要平均售价达到1500元以上的城市碧桂园都有发 展机会"。
全国扩张:碧桂园已经开始把在广东市场的经营模式成功复制到新进 入的市场。例如在广东省外的第一个项目湖南长沙碧桂园 ,从06年10月开盘到07年8月已销售33万平米 ,实现收入16亿。
政府关系:碧桂园通过"住宅楼盘未动,社区配套先行"的方式 ,主动配合市政建设,甚至直接捐款来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 。广州凤凰城项目开盘一年内,五星级广州凤凰城酒店 ,大型商业广场,主题公园,大型交通中心,中英文学校,大型水厂 (日供水8万立方米)等配套设施已陆续运营。迄今一共要做五星级 酒店17座。其中开始运营的两座,即将投入运营的三座 ,在建的五座,仅今年7、8月新规划兴建的就达七座。
三、碧桂园的价值观以"回馈社会"为核心:"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 在而变得更加美好","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 ,这受到其创始人个人价值观的很大影响。
慈善方面,杨国强个人10年匿名捐献仲明助学基金,捐资2.6亿创办慈善国华纪念中学,捐资2500万参与国务院雨露计划。碧桂园集团亦有捐资5000 万修建增城广场,建设四川马边甘洛帮扶基金(每年5000万 )等善举,据媒体估计,累积捐出善款约2亿元。
四、碧桂园通过设置多层离岸公司,在组织架构上有效地实现了业务 区隔,并便于未来的资本运作。
以红筹方式在香港上市,有效规避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定 ;不同业务分别放到不同的海外法人实体内,未来择机单独上市 ;在BVI建立多层控股结构为未来股权操作和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五、高层管理团队以杨氏亲属为核心的创业者和有相关政府及专业背 景的职业经理人为主。
六、碧桂园员工以物业管理和设计施工人员为主,规模随业务扩张而 迅速上升,同时素质有所改善。07上半年,员工增加了3324人 (18%),新人多为大学毕业生。公司薪酬和福利水平具有较强的 市场竞争力。
七、碧桂园实行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 。关键职能的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于总部,职能部门一捅到底 ,直接管理所有项目的相关领域。杨国强本人直管建筑设计院和投资 拓展部,其它部门由高管团队管理。地方每个项目公司大约10人左 右,同一省份的几个项目由1-2名大项目经理协调。
八、低调、亲历亲为和民营企业重个人观察轻考核制度是碧桂园主要 的管理风格。短期内这种管理风格有助于碧桂园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 张,但未来随着企业规模膨胀,地域多元化和业务复杂程度提高 ,这种管理风格能否继续支持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的成长将面临很大的 挑战。
总的来看,碧桂园在7S模型的每个方面作出了比较符合自身情况和 市场需求,且相互配称的选择;在应对市场和资金风险方面能力较强 ,但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和人事风险较大;清晰的业务策略和坚决的 贯彻执行,使碧桂园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
1992年,在顺德北滘镇一片河滩坡地上,杨国强和他的伙伴建起
今天,尽管碧桂园拥有中国房地产行业两块"驰名商标"之一
与这种低调风格一脉相承的是公司的经营理念,杨国强最推崇的公司
low-price(EDLP,天天低价)。
因为一些项目的拿地操作问题,碧桂园曾被《第一财经日报
碧桂园,果然是"可怕的顺德人"?
碧桂园 VS. 万科
让我们先来作一个碧桂园和万科的对比:
一、虽然自上市以来,碧桂园股价上涨幅度低于主要可比公司
注: P/E参照11月9日市值,碧桂园盈利预测来自UBS Country Garden by UBS
20070828,万科盈利预测来自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200
二、碧桂园近年收入增速与万科接近,但净利润增长很快
三、万科资产周转率今年略有下降,而碧桂园持续上升
四、通过快速开发销售,碧桂园的预收帐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远远高于
五、万科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负值,而碧桂园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
六、较高的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超高的财务杠杆使碧桂园200
这些出色的财务数据背后,是什么一种经营模式?在试图对此进行进
H.Waterman提供的工具7S模型,这两位均是麦肯锡的资
7S模型强调优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一、碧桂园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业务战略:避开主流市场和有实力
1、相关多元化的业务组合:碧桂园以低密度住宅开发为主业
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单项业务波动的影响
2、高度的垂直一体化:与资源整合恰好相反,碧桂园覆盖了房地产
上下游相关公司的设置有助于合法避税,成本内部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3、立足广东,全国扩张:在每年提供广东省10%的住宅的同时
上市后,碧桂园只有17%的新获取土地位于广东,截至9月
4、独特的市场定位:碧桂园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
碧桂园最初的客户定位:对价格高度敏感,对档次、品味考虑较少
5、低地价,大规模的投资策略。
低价低廉:近5个月,40亿拿2300万平米的地
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8%左右。
交通便利:"大部分项目选址于距相关城市中心地带10
密度较低:确保开发产品以别墅和洋房为主,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有
景观优质:新获地块多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便于设计优美舒适的园
规模庞大:一般地块面积都在几千亩以上,建筑面积达几百万平米。
未来一年,陆续竣工面积达1000万平米以上,今年新开工面积达
政府欢迎:利用许多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筹措发展资金和加速城市化建
6、"批发大盘"的开发模式,低成本,低房价,快速开发。
严格控制成本:碧桂园通过业务链整合,牢牢掌握设计、施工、绿化
2007年上半年结算收入增长48%,而销售成本仅增长45%
合理前置设计:在项目选址和土地收购阶段就开始进行规划研究和初
一般项目概念设计1天即可完成,多数项目可以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
坚决快速开发:同一段时间内,所有碧桂园项目均为同一批次产品
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后,立即进行50%以上土地面积的开发
以低价换周转:项目价格经常是周围可比项目一半的价格
7、红筹上市,多元融资:上市前,全靠银行借款和预售款;上市融资净额146.7亿元,除去近期买地的40亿,还有可用资金约130亿元。
土地判断:碧桂园在判断廉价而具有增值潜力的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上
快速开发:碧桂园经常是近千栋别墅同时动工,几百个塔吊同时运行
成本控制:"只要平均售价达到1500元以上的城市碧桂园都有发
全国扩张:碧桂园已经开始把在广东市场的经营模式成功复制到新进
政府关系:碧桂园通过"住宅楼盘未动,社区配套先行"的方式
三、碧桂园的价值观以"回馈社会"为核心:"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
慈善方面,杨国强个人10年匿名捐献仲明助学基金,捐资2.6亿创办慈善国华纪念中学,捐资2500万参与国务院雨露计划。碧桂园集团亦有捐资5000
四、碧桂园通过设置多层离岸公司,在组织架构上有效地实现了业务
以红筹方式在香港上市,有效规避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定
五、高层管理团队以杨氏亲属为核心的创业者和有相关政府及专业背
六、碧桂园员工以物业管理和设计施工人员为主,规模随业务扩张而
七、碧桂园实行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
八、低调、亲历亲为和民营企业重个人观察轻考核制度是碧桂园主要
总的来看,碧桂园在7S模型的每个方面作出了比较符合自身情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