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精神与投资生涯——钟仰浩(转自《证券市场红周刊》)

(2007-12-04 10:39:27)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时间的玫瑰评论
 

人文精神与投资生涯

 

———读但斌《时间的玫瑰》有感   出处《证券市场红周刊》

  钟仰浩

  我读但斌的博客有一段时间了,受他和几位私募基金精英的影响,价值投资的理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从但斌的博客上了解到他出了新书《时间的玫瑰》,我想作为价值投资的一个小粉丝,有必要读读。由于我做报纸编辑,晚上很晚才回去,花了大约 5 个晚上,我终于读完了这本好书。在看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但斌的精神所感动,一个投资家的人文精神。

  在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上结果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震撼不在于但斌如何分析价值投资,而在于但斌的人文情怀,他的博爱精神,与人为善的胸怀,让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可爱。

  在但斌的文章中,许多部分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我相信他也希望大国的崛起可以圆他的投资梦想。因为巴菲特诞生于上世纪伟大的美国,但斌要实现他的投资理想,中华民族一定要再次辉煌,一个民族的进步才是一个优秀投资家应当追求的境界。有了这块沃土,但斌的智慧之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但斌非常注意观察和分析人性问题。他在文中谈了在日本游玩的见闻,在最后部分谈他在美国的感受。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他对国人某些人性少许的遗憾。我自己深有体会的是,平常过马路,许多行人都会闯红灯。我记得一个朋友有一个经典的回答:“大家都走,我们不走,人家会说你是不是傻子。 ”中国人纪律性不强,小聪明很多,对他人缺少关爱。在我看来,这和整个社会、家庭的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文明的进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不良思想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改变的,这点我比但斌悲观一些。

  谈到但斌的人文精神,我不由想起了另外两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一个是旅美台湾作家刘墉,一个是知名管理教育专家余世维,两位都是台湾地区的。这两个人的思想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他们改变了我的思想,开拓了我的眼界,现在多了一个但斌。

  应智慧地价值投资

  既然《时间的玫瑰》重要的是谈价值投资,那我也谈谈价值投资的粗浅看法吧。有评论说,但斌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完全复制者,我不清楚但斌是如何看待这个评论的。东方港湾说:向第一名学习。巴菲特应当就是但斌的太阳,我不清楚但斌会不会有时候用帽子遮遮耀眼的阳光,因为阳光太亮了,会让人犯晕的。

  用我所学的哲学思想理解,巴菲特固然伟大,但他是在美国,他个人的人生追求、性格、伯克希尔公司的理想,以及美国的制度环境和中国大有不同。我希望但斌可以学“拿来主义”,智慧地价值投资。在我所理解的其他一些价值投资专家,如李驰、韩涛、杨骏他们就比较灵活,目前成绩也不错。什么思想到了中国都要进行一些改进的,麦当劳也不例外。

  网上不时有人批评但斌的理想主义,在我看来理想主义没有什么不好,有理想才有前进的动力。在批评者看来,理想主义大都不现实,难以实现。他们可能有一些理由:制度环境,投资者急功近利的心态,无法预料的社会变迁……然而,在但斌看来,一切都可以改变,要考虑到不利因素可以朝好的方面发展。在我理解,理想主义就是认为世界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努力。所以我也是理想主义者。

  从各种角度上来说,我希望但斌的事业以后会非常成功,如果中华民族崛起的程度超乎大家想象,我希望他超越巴菲特。可能有人说,不可能吧!我也知道很难,但“一切皆有可能”,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也当作是理想主义者的一些愿景吧。

  但斌说,如果做投资做得好,是上帝给的智慧,智慧的成果应当是上帝的,所以要还给大众(具体表述我忘记了,大概是如此意思)。其实,我不知道但斌是否是基督教徒,但我理解,但斌是说人要有感恩的心,要回馈社会大众。我不信教,但我相信这句话,我也开始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相信,感恩的心可以让一个人活得更有意义。这次但斌以书稿捐资助学,我希望热爱投资的人大可以买本看看。一方面开拓自身眼界,另一方面,借助但斌之手,做做善事,何乐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