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博友评论 |
历史的责任 在《马蔚华:繁荣时期更考验企业领导力》 后跟贴评论
发表:2007-12-13 17:46:59
提到茅台,忍不住要谈谈历史。茅台在国民革命战争末期是0.8元—1元/斤,到计划经济时代是8元/斤,现在呢?以后呢?若茅台是个老人,他的人生阅历足以让他对世事变迁有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涵养,更可喜的是他属于“70岁的年纪,三十岁的心脏”那一类(扩充产能)。所以对于没有历史的东西,请保持警惕,证券史上多次发生的“有巨大前景的新生事物泡沫”足以让我们警醒;对于有历史的东西,请戴上上天赐予我们的眼镜(智慧)去认真甄别。
几年来,多次给不同的朋友推荐茅台,不论牛市,熊市,大家的态度总是两点:1、这是家好企业;2、价格太高。而当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会说茅台真的涨的不错,但现在更高了,从此形成眼睁睁地看着上涨的循环。当然不是说做投资或者是长期投资就必须买茅台,其实茅台,招行,万科,平安等等都是我们熟知的企业,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企业,但是我们真的用历史与投资的眼光在看待她们吗?一位朋友曾说过:整天在中信证券的大户室里做投资,却没有买一股“中信证券”。我想贵州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茅台”,深圳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招行与万科,为什么呢?是那种部分男人对老婆的“灯下黑”,必须找情人和小姐去交易才能满足自己对“朦胧美”的追求?而往往这种追求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我个人认为“最熟悉的未必是最美好的,但最美好的极可能就是最熟悉的”。
几年来,多次给不同的朋友推荐茅台,不论牛市,熊市,大家的态度总是两点:1、这是家好企业;2、价格太高。而当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会说茅台真的涨的不错,但现在更高了,从此形成眼睁睁地看着上涨的循环。当然不是说做投资或者是长期投资就必须买茅台,其实茅台,招行,万科,平安等等都是我们熟知的企业,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企业,但是我们真的用历史与投资的眼光在看待她们吗?一位朋友曾说过:整天在中信证券的大户室里做投资,却没有买一股“中信证券”。我想贵州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茅台”,深圳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招行与万科,为什么呢?是那种部分男人对老婆的“灯下黑”,必须找情人和小姐去交易才能满足自己对“朦胧美”的追求?而往往这种追求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我个人认为“最熟悉的未必是最美好的,但最美好的极可能就是最熟悉的”。
后一篇:我只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