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荔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时间的玫瑰》本来是北岛的一篇散文,但斌把它作为自己投资札记的书名,不仅关乎投资,也直指人生。但斌说过,“一个人在市场里的输赢结果,实际上是对他人性优劣的奖惩。”因而要想赚大钱,先从做人开始吧。
但斌在十几年的投资生涯中,逐渐领悟到价值投资的可贵,从而决心用一生去坚守。他认为,你在伟大企业身上感受的有时候不仅仅与财富有关,它还和人们的思想、信念、远见、奉献等相关联,是让人感动心灵的一部分!
......
信念与恐惧
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有信心
记者:看完您的书,我觉得您有很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且您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几乎成为您的一种信仰,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
但斌:我们做长期投资的,如果对一个国家没有充分的信心,或者对这个民族没有充分的信心,那就没办法做长期投资了。中华民族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民族。中国人的致富能力很强,像福建,那么多人跑南洋,才两三代人就创造了那么大的财富。现在中国的发展环境很好,越来越文明了,像和谐社会啊,关注民生啊,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等等。中国处在一个很好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大地上,待开发的地方有多少啊!所以,中国的经济周期还长着呢。
记者:现在股市波动很大,大家心里都很焦虑、恐慌,一边老怕跌下来,一边又不舍得错过机会。很痛苦的。
但斌:唉,这样的心态,就是十年牛市下来,赚钱的还是少数。有那么多时间去担心天塌下来,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两只股票。
记者:听说您一直在找机会想问巴菲特几个问题,我发现您想问巴菲特的问题并不是有关具体投资的,而是关于信念、价值观、幸福观的问题,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
但斌:有些问题对投资比较关键,它们是指导投资的出发点,比如信念和恐惧的问题。像今天大跌(注:11月8日上证综指跌4.85%),这就是信念和恐惧问题。这还是小小一跌,如果跌个50%、80%,那怎么过?所以我想问问他。
记者:那您能承受吗?
但斌:现在是可以的。
记者:您能承受到什么程度?
但斌:如果是信仰问题,到什么程度都能承受。
常识与智慧
赚钱就这么简单
记者:您书中提到“投资不需要高等数学,只需要常识和智慧”。投资需要智慧,这比较好理解,但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拥有“常识”,他们该怎样运用他们的常识呢?
但斌:比方说,一般老百姓买房子,凭常识知道看江的、看海的、看公园的房子比较好,增值得快,保值的概率也大;而股票,企业好不好,也在那摆着,老百姓凭常识就能判断,这不需要多少智慧。但是你要知道这看海的房子一平方米两万值不值,这股票好到什么程度,值不值这个价,那要靠阅历、智慧、远见,要纵览全球经济走势才能做出判断。
记者:普通的老百姓,受知识结构、眼光的限制,他们怎么买股票呢?
但斌:选三五个股票,不要把钱都押在一只股票上。哪些行业真的是赚钱的,比如银行业、房地产、保险、消费品业,你各挑一个最好的企业,买入就行,长期持有。还有一个笨办法,你看这些股票中哪个基金持仓最高,你买入就行。基金啊,也可以,但我建议买指数基金,从长期来看,(开放式)基金能超越指数的是很少的。
记者:其他的投资渠道呢?
但斌:如果有能力选最好的股票的话,买股票是最好的。没有这个能力选择,就买个临街的店面出租,也可以。楼市嘛,是个老百姓就知道哪的房子好,也不错。至于黄金,主要功能是保值,要想有很好的回报,这不太可能。国债就是比较被动的一个选择,利率低,现在的通胀率没算上房价。
但斌给新股民的建议
要善待自己的财富。投资一定要用自己的余钱,不能透支,不能借钱。
买最好的企业,即便它很贵。要着眼于企业长期的潜力去投资。
莫要投机。不要去猜测,也不要以赌博的心态去赌重组什么的。养成好的投资习惯非常重要。
千万不要以牺牲自己内心的宁静来换取刺激的、有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生活。
多阅读几本书,然后谦逊、耐心地学习,有一点天赋,也许就能成就自己的命运。
采访手记
8日晚上9点多接通了但斌的电话,他刚回到家,尽管他一直说很忙,但电话里丝毫听不出疲倦之意。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这也许和他是干体育出身的有关吧。他的态度出乎意料地谦逊,一开始就一直说“谢谢”,不时呵呵地笑着,这让我这个与财经隔行如隔山的文化记者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但斌一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他给我们的读者推荐一些好书,没想到他推荐的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著作,比如《论法的精神》、《爱弥尔》等,还有中国当代优秀小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