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赛需要客观的标准

(2007-08-31 16:46:38)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但斌观点
                        比赛需要客观的标准
 
    在我理解,投资某种意义上是与永恒时间相抗衡的游戏。如果用体育运动类比,投资应该是马拉松运动而不是百米竞赛。但即便是百米竞技,也需要有一个公平的起点,有一个好的裁判,发令枪响的那一刻,要防止人偷跑,如此才能保证公正的结果。
    这些天,与朋友谈投资,谈到公募基金与信托业绩的时候,不少人引用下面的数据——“2007年3月1日到7月31日,公募基金排名第一、第五和第十五的华夏大盘、华安宏利与建信优选,涨幅分别为80.9%、71.17%和65.63%,而同期那些最好的私募信托,除了上海证大(81.37%)和晓扬一期(85.21%)之外,其他都没跑过名列公募基金十五名的建信优选,如万利富达(58.14%)、上海睿信(55.84%)、景林(60.32%)和晓扬二期(54%),当然也包括东方港湾的(56.55%)。” 其潜台词的意思是:“既然你们私募信托比公募基金收费高昂,却跑输公募基金,情何以堪?”(张志雄先生语)
    本不太想写争论的文章,但凡遇到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倾向性非常明显,都认为这个数据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由此,我想还是有必要提出些意见来讨论。其实,这样的比较结果,在我理解,有一个原则性错误。如果这是一个五年的比赛,这个结果没问题。但如果只是指2007年3月1日到2007年7月31日这个期间,这个结论就有需要严肃探讨之处了。
    国外,计算基金净值,常采用(equalization)等值法,这个办法也是国内基金与信托采用的办法,但国外也有采用(Series)系列法计算基金净值的,即按照每次资金到帐的时间、计算业绩。比如1月1日与3月1日到帐的钱,分开按时间计算业绩,这个办法因为以时间为基数,所以与等值法计算的单一一个净值的比较非常不同。
  而2007年3月1日到2007年7月31日这段时间,以公募基金为例,募集发行100亿的基金完全是超额认购,然后很快可以开始运做;但对像东方港湾这样的信托基金,钱是呈“倒金字塔型”来的。2007年2月28日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信托成立时,我们只有很少的钱,之后的每个月,才有客户的资金不断加进来。截止2007年8月24日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信托项目,信托单位净值186.70,这个净值是不同时间到的资金的一个均衡值。而是还扣掉了手续费与20%的业绩提成,如果不算手续费仅加回这20%,实际的业绩应该是86.70*1.2=104.04。
  所以,一种是开始就募集满的基金,一种是不间断募集资金的信托。来钱方式的差异,是导致2007年3月1日到2007年7月31日牛市中,公募基金与信托业绩有所不同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Series)系列法计算基金净值,我想比较的结果会有极大的不同。
  当然,你可以选一个开始就募集满的信托基金与超额认购的公募基金比较,这还是有一比的。否则的话,这样的业绩比较,就像开跑车与开普通车的在一个赛道比赛,结果可想而知。
  大起大落是投机,每年稳稳地赚这是商业。基金与基金、信托与信托除了业绩,理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想一直稳健、长久地跑下去,这也是我们起名“马拉松”的原因。
 
 
                  但斌2007年8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