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博友评论 |
张文龙先生2007年5月7日在《东方港湾2006年投资管理工作与分析》后跟贴评论:
作为一个研究员和投资者,研究巴菲特也有几年了,基本同意东方港湾的想法,有几点需要补充:
1、这个世界上没有估值这回事,重要的不是估值,是收益率。
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收益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5%和10%收益率要求的两个人,对同一家公司的估值会相差一倍。我目前对年收益率的要求保守估计不低于20%。
我相信这也是但总一直有些疑惑的问题。
2、从商业的角度,从企业家的角度看投资
我做分析和投资的初期,也是只学习巴菲特,单纯在证券投资领域,巴菲特的确是很好的老师。但是我觉得巴菲特之所以作的好,有一个原因是他同时还是个企业家。而这一点我们目前很难做到。
所以我觉得从事证券投资,一方面要学巴菲特,另一方面还要和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家学习,特别是那些开创了一个行业的企业家学习。例如洛克菲勒、福特、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始人等,对企业的研究和所谓的估值不是在证券市场产生之后才出现,也不是在所谓的PE、PB、DCF等方法产生之后才出现,而是自从有了商业就有了,商人无时不在估值。
3、以洛克菲勒为例
当洛克菲勒已全身身家通过竞标的方式买下第一个炼油厂时,他为什么敢于出那个价钱,我想他不是在通过各种方法作估值,而是做了一下计算,他经营这个炼油厂,几年才会赚回来,也就说他计算的是年收益率。
总之,所谓的估值只是表象,重要的是年收益率,当然是稳定的保守的收益率,也就是有安全边际的收益率。
所以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不会去关注股价的涨跌,关注的是目前股价,公司没有给我带来的年收益率。股价的上涨意味着我的年收益率的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也就没有吸引力了。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进行证券投资
则可以把投资分成几个层面,企业经营、实业投资(包括杠杆收购、PE、VC、甚至种子投资)、证券投资。其中基础是企业经营。
证券投资可以从实业投资领域借鉴方法:
例如: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选择对象时都注重行业和团队,还有企业文化。
但是风险投资更注重团队,因为行业的不确定性更差,“有好的团队,商业模式是可以换的”
杠杆收购,行业和团队并行看重,
PE,更看重行业,在一个好的行业里,团队是可以重新选择和塑造的。
证券投资既要有好的行业,还要有好的团队,当然基业常青的企业文化非常稀有。
它们的不同在于:
1、企业或者说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风险投资要的是100%甚至1000%的ROE,而等企业上市,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则只有20%-30%的ROE。
2、投资者对企业的掌控不同,如果可以掌控,则可以更换团队,甚至亲自参与,越是在企业发展的前期,例如风险投资,团队越重要。而在证券投资阶段,已经无法掌控团队,则只能选择好的团队,甚至要找到基业常青的企业文化,保证未来的团队也是好的。
总之,从企业经营、实业投资到证券投资,各个层面都是相通的,不可以把自己局限于证券投资。
以上问题也回答了为什么证券投资领域出不了太大的富豪:
投资阶段不同
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是对人性的要求更多,还是更少,、、
赫赫
相信东方港湾在未来十年可以成为很好的一家公司,就像易方达在公募基金中一样,祝福。
则可以把投资分成几个层面,企业经营、实业投资(包括杠杆收购、PE、VC、甚至种子投资)、证券投资。其中基础是企业经营。
证券投资可以从实业投资领域借鉴方法:
例如: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选择对象时都注重行业和团队,还有企业文化。
但是风险投资更注重团队,因为行业的不确定性更差,“有好的团队,商业模式是可以换的”
杠杆收购,行业和团队并行看重,
PE,更看重行业,在一个好的行业里,团队是可以重新选择和塑造的。
证券投资既要有好的行业,还要有好的团队,当然基业常青的企业文化非常稀有。
它们的不同在于:
1、企业或者说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风险投资要的是100%甚至1000%的ROE,而等企业上市,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则只有20%-30%的ROE。
2、投资者对企业的掌控不同,如果可以掌控,则可以更换团队,甚至亲自参与,越是在企业发展的前期,例如风险投资,团队越重要。而在证券投资阶段,已经无法掌控团队,则只能选择好的团队,甚至要找到基业常青的企业文化,保证未来的团队也是好的。
总之,从企业经营、实业投资到证券投资,各个层面都是相通的,不可以把自己局限于证券投资。
以上问题也回答了为什么证券投资领域出不了太大的富豪:
投资阶段不同
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是对人性的要求更多,还是更少,、、
赫赫
相信东方港湾在未来十年可以成为很好的一家公司,就像易方达在公募基金中一样,祝福。
前一篇:热闹的五粮液股东大会-- 翟敬勇
后一篇:坚守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