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但斌观点 |
如果生命中的每一瞬间都是永恒的,千万年之后,我们靠什么来追忆这逝去的瞬间?靠书籍吗?还是靠用金子铸造的纪念碑?股市永恒不变的是运动——过去和将来,“预测笔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想提供一种独特、静止、永恒的“过去”,因为它们在存在的那一瞬间——“现在”——是对“将来”运动变迁轨迹的预测。
股市的波动能否预测?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见解差异很大,这也是一个在学术上纠缠不清的问题。但作为一个市场分析师与一个实践者,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引用“经典回顾”与“预测笔记”中,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市场不仅可以被预测,而且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特别是对主要方向上的大波动。在笔者主笔《君安财经快讯》与《国泰君安财经快讯》的1999年——2000年的两年中,从不间断的读者来信和邮件中知道,不少投资者从笔者的辛勤劳动中,获取了有价值的投资建议,并借此改变了生活品质,对我来说,这是最高的奖赏,是一件想起来非常幸福的事。这种感觉超越了2000年8月凭借《迎接千禧年、一月上演大逆转》、《B股——十年磨一剑》获得国泰君安证券投资研究奖励基金一等奖时的快乐心情。
美国芝加哥大学曾用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股价变动有多少成分是由基本面引起,结论是:纽约股市可以和不可以用基本面解释的波动现象的比例是82∶18。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先生借用此方法来分析中国股市,认为这个比例是40∶60,即60%以上的股价波动没法用基本面因素来解释。上述方法,应用于单个公司或某一类行业研究时或许适用,但作为整个市场的理解,却可能非常地有问题,它容易导致我们被表面的相关性迷惑,而力求定量的解释,比如中国的A股市场,如果我们将市盈率的高低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获得投资回报的评级标准,那么50倍的市盈率已经根本无法让我们获得好的回报,我们可能会就此做结论说:市场将下跌。可事实却不是如此,现在的市盈率已达到了70倍。
“预测笔记”与“经典回顾”也借助基本分析,但它更注重将股市现在的和谐延伸到整个宇宙的角度来思考。它不否认同一个形态有不同的物质结构,但不希望有任何隐秘的框架来束缚想象力。它力求描绘出股市的阴晴圆缺,也坚信“股票价格的运动代表了市场的整体知识,最重要的是代表着股票市场对未来事件的理解。”①当然,如果在它定格拍摄的瞬间,就像一帧电影胶片,由于技术或水平的缘故,仅仅拍出了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时的画面,而无法拍摄出背后的湖光山色、高天流云,请您原谅。但请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将它当成事业在做,而且希望做到最好,并尽可能长久。
备注:一路走来,不同的人生阶段确实非常的不一样,为了让你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我,我将过去做技术分析画图表的一些文章也贴了上来。看人的转变有多大,当然,不进步一定会被岁月淘汰。但斌2007年2月12日